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小鳥觀察日記十篇

小鳥觀察日記

小鳥觀察日記十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鳥觀察日記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鳥觀察日記 篇1

  放學後的一天,我來到奶奶家觀察小鳥掉毛。奶奶家養的是一隻八哥鳥,我來到鳥籠前,只見小鳥用小嘴正在梳理自己的羽毛,它咬住一根羽毛,輕輕一拽,羽毛就掉了。我想:拽掉羽毛它一定很疼吧?小鳥真勇敢!一眨眼功夫,小鳥身上的羽毛就被它用嘴啄掉了好幾根。就這樣,不知不覺,天慢慢黑了下來,我也該吃飯了,明天放學後再來看它吧!

  第二天,我做完功課,就來看小鳥。我發現一夜之間,小鳥身上好似披上了一層淺灰色的“外衣”。那些較堅硬、羽片較大的羽毛已經稀落了一些,露出了裡面的一層小絨毛。我走到小鳥身後去看小鳥的尾巴有什麼變化,只見小鳥尾巴那些較長的羽毛,也已經掉得只剩下幾根了,活像一隻“禿尾巴”雞,難看死了。我想:小鳥和我們人一樣,也需要美麗的外衣來襯托的。

  第三天,我又來看小鳥,只見小鳥身上那些大片的羽毛又掉了一些,我問奶奶,為什麼小鳥這幾天毛掉得厲害?奶奶說,小鳥和樹木一樣,都要去掉舊的,長出新的、厚厚的羽毛,這樣它們抵擋寒冷的冬天,這是自然規律。

  奶奶家養的小鳥毛掉得快,新毛長得也快。這不,今天(第四天)它身上就已經長出一層薄薄的小絨毛了。我想:小鳥過不了幾天,就會長出全新的新羽毛了,到那時,它一定比原來更美麗。

  雖然在短短的幾天裡,我沒有仔細觀察到小鳥掉毛、長毛的全過程,但我十分開心,最起碼我瞭解到:大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就是我觀察後獲得的最大的收穫。

小鳥觀察日記 篇2

  我家有一隻聰明的八哥,可活潑啦!

  這隻小八哥平時會梳梳毛,唱唱歌,高興的時候還會說幾句:你好。

  它全身烏黑,只有翅膀和尾羽上有一點點白色小毛,頭是錐形的',鼻子上有一撮“沖天黑毛”,嘴是灰灰的,像一支利箭。爪子棕黃色,指甲可尖了。

  小八哥平時可好動了,經常在它的家裡上蹦下跳,還喜歡搖尾巴,我不知道它為什麼那樣,就問姥爺,姥爺說:它可能想和我們玩吧。

  我知道八哥會學人說話,就上網查詢:八哥喜歡啄物,喜歡學話,能模仿十幾種鳥的叫聲,還可說:你好、歡迎、請坐、吃飯等。經過我幾個月的調教,八哥終於會說你好了。

  我的八哥有特殊技能,你問是什麼,你猜!什麼,什麼?猜不出來吧,是敬禮,它不是說敬禮,而是做動作,把頭點幾下,算是敬禮。我的八哥很可愛吧。

小鳥觀察日記 篇3

  麻雀,是一種最常見的動物,在我家院裡,就有數不清的麻雀,它雖然長得不好看,但也有可愛的一面呢!下面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麻雀的警惕性非常高,平時它們結伴覓食,如果聽到什麼異常聲音,站在窩邊打麻雀就會不停狂叫,覓食的麻雀就會立即環顧四周,確定有危險後,敏捷的飛上樹梢,如果沒有哨兵,老麻雀將會讓小麻雀在裡面覓食,自己在外覓食。這下,就算你腳步再輕,它們也會立刻飛上樹梢。

  麻雀擁有高尚的勇氣,在老麻雀出去覓食時,幼小的麻雀,它們不會等爸爸媽媽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邊,則是站在窩邊學著爸爸媽媽的姿勢拼命的學習飛翔,它們彷彿在告訴自己:“我要像大鵬鳥一樣飛到很高很高。”然而,它們不知道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從很高的地起飛,如果自己出一點差錯或體力不足時,不是摔死就是殘廢。但是,它們卻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最終展翅翱翔在天空。

  除此之外,麻雀還有堅定的信心,如果飢腸轆轆的它們發現高層樓房上有食物,它們會不惜一切的向高處飛去,掉下來也不灰心,最終享用了美味的食物。

  麻雀,你是我心目中的“藍天驕子”。你是可愛的小生靈,我願你生活快樂,美好。

小鳥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大舅給我買了一對相思鳥。一看,“好可愛呀!”我不禁叫出聲來。哦,這是“仙鳥下凡”嗎?一對寶石般靈活的黑眼睛周圍繞著一層米白色的小圈兒。聽媽媽說這兩隻“仙鳥”和畫眉同屬畫眉科。它身披草綠色大衣,兩根長長的灰色尾羽傲傲地抖動著。它的肚子是純白的,一點兒汙漬也沒有,它喉嚨那裡是嫩嫩的黃色。它的嘴巴又尖又細,大約3釐米長,和人云亦云的鸚鵡截然不同。還有那雙小小的腳,和尾巴的顏色一模一樣。經常緊緊地抓住籠子裡的橫貫木條。它的體形十分優美,呈流線形。呃,有一隻例外,有些胖胖的。我給小鳥取名:嘟嘟,給另外一隻取名:思思。

  相思鳥可愛吧!

小鳥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早上爸爸出去給大爺送東西。回來時他左手裡有一隻小燕子。我看了以後非常高興。爸爸說“看你平時很喜歡小鳥,今天特意給你抓了回來……

  我接過小鳥以後我開始製作小鳥的飼料盒,不一會大功告成。我找來了一些小米放在了它的飼料盒裡。它渾身黑色的毛橘黃一樣的小嘴,和兩隻黑色的眼睛。尾巴像剪刀,可愛極了。

  可是我為它準備的美味它就是不吃,只是時不時喝兩口水。看著它這樣我想這樣能行嗎?這樣它不就會死掉嗎?我看著它心裡很不安。它本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它只要看到自己的同類出現在天空中時,它也會叫幾聲,好像要追趕上它的同伴。於是我也沒理這一種情況,和它玩了一上午貓捉老鼠的遊戲。

  到了下午它有些鬱悶了。飛到一個角落很長時間不動地方。這時我想它會不會是思念它的同伴,會不會是思念它的母親呢?我想,我是不是應該把它放出去呢?我在內心裡做了思想鬥爭。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把它放出去。它畢竟屬於大自然。

  於是我打開了窗戶對著小鳥旁邊的牆拍了幾下,小鳥好像明白了一樣,飛出了窗戶,它還叫了兩聲好像在謝謝我,我也自言自語道不用謝。你飛走吧!去尋找你的同伴,去尋找你的家吧!我站在窗臺裡久久不願離去……

小鳥觀察日記 篇6

  我們家養了一隻小鳥,它的名字叫小白白,它是一隻活潑可愛的小鳥。它那全身白色的羽毛塗滿了天空,它的嘴巴很大,是紅色的,你瞧他那紅色的眼圈、黑色的眼球多美麗呀!我發現他吃東西的時候頭一點一點的,真可愛,他有時跳著走,有時走著走,它跳的很高,尤其是它走路時走不好就摔倒。

  它很可愛吧!

小鳥觀察日記 篇7

  第五節課前王詩博拉著我往教室外跑喊著:“肖遙星,快去看你的動物,斑鳩,一隻死斑鳩”。

  我跑去一看,一隻珠頸斑鳩側躺在花圃邊垃圾桶下,瘦條的身材,小小的頭,頸與肩之處的黑白點紋,像披肩一般。我馬上把它放回發現地點,照了張相,又在電話亭趕快打電話給馮老師。馮老師馬上趕了過來,幫我聯絡做標本的相關事,太好了!馮老師一邊與師大生命科學學院聯絡,一邊與我們分析這隻珠頸斑鳩的死因是否與禽流疫有關。

小鳥觀察日記 篇8

  尖尖的腦袋,一雙燈泡似的眼睛靈活地轉動著,身穿用紅鑽石綴成的紗裙。它們是誰呀?哦,原來是咱家的一群血鸚鵡。

  你可別把它們想成鸚鵡了,它們是純種的熱帶魚,是我老爸的最愛!要知道,當初老爸費了千辛萬苦,在花鳥市場挨家挨戶尋找,才挑中了它們這幾條,顏色特別紅豔。聽爸爸說,它們的祖先生活在熱帶,所以養它們的魚缸水溫要恆定在25-30℃。

  血鸚鵡平時非常文靜,就連吃魚食也是細嚼慢嚥,從來不爭不搶。它們無聊的時候,就會自娛自樂一下。玩啥呢?追逐打鬧?不!它們只玩一個遊戲--“造房”。

  它們的家也有花園、客廳、臥室,這些可都是它們一點一點用細小的白石子堆積的。你瞧,這兒就有一條血鸚鵡在堆石子呢:它先用嘴巴含住一顆小石子,然後游到一邊吐出來。它們不斷往返,積少成多,有的地方就堆成了小"山丘",有的地方被挖成了"窪地"。在一塊大岩石的後面,有一個斜坡,順著斜坡有一個小坑,這是它們的床。你看,多麼溫馨的一個家呀!

小鳥觀察日記 篇9

  清晨,陽光頑皮地跳進了房間,讓我充滿力量,但更讓我歡喜的是家裡兩位新成員——兩隻漂亮的虎斑鸚鵡。

  它們警惕地走來走去,環顧四周,好奇地東張西望,好像在說:“這是哪裡呀?你們又是誰呀?你們不會想吃了我吧?”它們時而用憤怒的豆豆眼盯著我,好像在說:“幹嘛把我帶到這等鬼地方來?"時而膽怯地望著我。

  一個月後,小鸚鵡的可憐與柔弱,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飛到了九重天上。當我輕輕觸碰它們光彩奪目,光鮮亮麗的羽毛時,它們便會立刻怒目圓睜,用嫩黃色的尖嘴緊緊咬住我無辜的手指。小鸚鵡大搖大擺的炫耀著,而我也苦練著觸控它們的速度,準備一雪前恥。

  經過多次搏鬥,我柔弱無力的手指變成了可憐的俘虜。

  清晨,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照料我好戰的小鸚鵡,剛走到籠子旁。頓時驚呆了,我疑惑地看著鸚鵡們樂此不彼的啃食木塊,小腦袋上下襬動,好像在磕頭。它們如此享受鮮美的木塊,卻急壞了我,各種可怕而古怪的念頭。從我心裡冒出來,他們會不會得胃結石?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上網查相關知識。原來,鸚鵡們在磨牙呢!真是虛驚一場。

  這次觀察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快樂,還讓我瞭解了鸚鵡的生活習性,這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小鳥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晚上,我心血來潮,想觀察一下我家小繡眼睡覺的樣子。

  我赤著腳,踮著腳尖,躡手躡腳地小步走向鳥籠,發現鳥籠被布遮住了,可我並不放棄,發現布上有個小洞,於是便小心翼翼地湊過去,剛準備去瞄上一眼,誰知我腿一軟,摔了下去。“撲通”一聲,把小鳥們驚得滿籠子飛。這次突襲失敗告終。

  可我不死心,在旁邊等候片刻,又湊過去瞄。這次我可小心了,雙手撐著地面,脖子伸得長長的,還好小鳥沒有發現我的窺視。只見小繡眼左右看了看,前後瞧了瞧,確認沒有人,就擰過脖子將頭埋入羽毛,可它還是警覺地將眼角露了出來,一副擔心有人攻擊的樣子。又過了一會兒,小鳥才放心地將頭全部埋進了羽毛。我也長長吁了一口氣,可心裡有個問號:小鳥這樣睡覺,脖子不會扭嗎?

  這次觀察讓我增長了知識,也和小鳥加深了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