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咱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咱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咱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咱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2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夠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由於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由於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是都寄託著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著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是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雖是眾說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說端午節是由於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為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這首民俗瑤,我就想起端午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要聽長輩門去講過端午節的一些規矩,不許玩水,不許吃冷粽子、不許亂說話等一些規矩。

  這一天早上,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著清新粽葉香。這一天人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黏黏粽露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媽媽還特意用大鴨蛋放在水裡煮,煮好以後就用紅紙蘸水,把它染成紅色,再用布擦拭乾淨,裝進盒子裡,掛在我脖子上。

  然後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去看賽龍舟。江面上,龍舟前部的龍頭高高揚起,活靈活現。整條龍舟又窄又長,前面擺著一張大鼓,後面一個接一個的坐著許多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隨著鼓點聲,整齊的划著槳,在水面飛馳著。一時間水花四濺、鼓聲、號子聲與江岸上觀眾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宏大壯觀,熱鬧非凡。青龍中的人不甘心落後,努力向前追去,打鼓的人敲一下,划船的人就用力劃一下,他們齊心協力,還不斷髮出:“加油!加油!”的鼓勁聲。此時,岸兩邊的人,也拼命扯著嗓子喊加油。有的人還一邊喊一邊打手勢,紅龍中的人見青龍追了上來,趕緊向前劃。這時候,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紅龍和青龍的遊行速度不分上下,一會兒你前面,一會兒我前面,大家誰也不讓誰,岸上的喊聲響得快要震破了天:“加油,千萬不能輸,打敗他們!”青龍似乎已感受到了人們對他們的希望,竭盡全力。終於,在觀眾的期待中,青龍遙遙領先了,紅龍不服輸,拿著船漿還在划行。一把把船漿一上一下,在他們的手中上下翻飛。可這時候,青龍已經到了終點,岸上的人們立刻歡呼起來,成功屬於青龍!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粽香中,激烈的擂鼓聲中,讓我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4

  今天是端午節,我很興奮帶著爸爸快步跑到昂立作文班參加端午節活動。

  到了昂立,我與同學們統一著裝聽從老師的指揮隨時準備出發。

  出發了!我們一路蹦蹦跳跳十分開心,剛到富蘭城堡,迎面撲來了濃濃的艾草香,兩根粗粗的艾葉正紋絲不動的站崗呢!樓梯旁也有細細的艾葉,它們像嬌小的服務員一樣,歡迎著我們。

  進到二樓,我趕緊找了一個座位坐下來,爸爸也坐到了八號包間,我的身邊就是艾草,坐著都能聞到香香的艾草味,老師開始講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屈原的歷史淵源,我們聽得聚精會神,還積極踴躍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都誇我們是好孩子。

  老師在做講解時,家長們已經為我們做香囊了,我看著爸爸一手托住香囊的下方,一手在細心的選最好的艾葉,我好奇的問老爸:“選什麼樣的艾葉才是最好呢?”爸爸十分耐心的回答:“不能選那些扎手的根,因為會扎破香袋。”隨後,爸爸拿挑好的艾葉在鼻子邊聞了聞,接著說:“還要選有香味的。”“哦!”我恍然大悟,我也拿起爸爸選好的艾葉聞一聞,哇,香氣撲鼻而來,爸爸裝好後,用手往裡摁一摁,最後輕輕的扯著拉繩,又使勁一拉,一個完美精緻的香囊出工了。香囊做好了,老師讓家長與孩子們站到臺前,讓家長們把親手做的香囊送給孩子,爸爸拿著香囊鄭重地幫我戴上,還細心溫柔的幫我整理衣領,他還說:“祝女兒學業提升聰明伶俐!”後來老師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條藍絲帶,藍絲帶是愛與關懷的象徵,我要把它送給顧家的爸爸,我拿著藍絲帶,笨拙的繫了一個很醜的蝴蝶結,我以為爸爸會一點也不喜歡,可是我看到爸爸滿臉幸福的看著那個蝴蝶結。

  回到座位後,老師還帶我們玩了一次尋寶遊戲,獎品十分誘人,是可以免費吃牛扒的優惠券哦!“開始!”老師剛喊完,我們就大喊:“啊,快點,遲了可沒有了。”我們一擁而上,翻箱倒櫃,生怕輪到自己就沒有了,我找了很久,可我連一張優惠券的影子都沒看見,耳邊總是別人歡笑地說我找到了的聲音,我心裡有點不舒服,為什麼別人找到了,我沒有找到?真是羨慕嫉妒恨,我來到八號包間,爸爸笑著說:“你們真像一群強盜來搶東西。”我也笑了,我用力的翻開沙發,發現沙發角落裡有一張票,我與另一個同學同時看見,可是他先拿走了,真氣人!最後,我以失敗告終,一張票都沒找到。

  這次端午節真有趣,這肯定是最讓我難忘的一次了。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5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個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端午節有許多古老的習俗和傳說,每一個習俗都是如此溫暖和難忘。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故事。據說當時屈原被拋入河中後,當地人聽到這個訊息,立即划船打撈。他們一路劃到洞庭湖,再也沒有看到屈原的屍體。

  那是一個雨天,湖上的船隻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場面壯觀。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博士時,又冒雨外出,衝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悼念,人們在河上划船,後來逐漸演變成龍舟比賽。人們怕河裡的魚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來飯糰放到河裡餵魚。後來,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一大早插艾葉。艾葉是一種常見的植物,生長在野生的田野裡,毫不在意,但它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天的野秋菊花。太陽昇起前,人們把前一天晚上收集的艾葉放在門口,掛在窗前。且不說可以去瘟疫辟邪,潤肺的甜香就像穿越田野的鄉風,讓老人和孩子都很開心,戀愛中的年輕人也沉醉其中,靠著窗戶捨不得離開。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一般端午節前兩天就開始包粽子。每年端午節前,河岸兩岸到處都是提著小籃子摘粽子葉子的人。在那個季節,在河岸上,有樹、綠色植物和許多習俗。收藏宗葉的人們工作著,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收集的粽子葉要先在鍋裡煮,然後用水浸泡,最後一個一個洗。奶奶在洗粽子葉子的時候,已經泡過糯米和紅豆了。泡好的米放在一個大盆裡,盆旁邊放一把木椅,捆好的草就掛在上面,這樣就可以掛裹好的粽子了。

  奶奶愛端午節,大概是因為這個時候她總能展現自己的才華吧。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奶奶做粽子。我躺在一邊看了一下午。看到外婆的皺紋裡溢滿蜂蜜,我偶爾會偷偷抓幾顆蜜棗放進嘴裡。我很高興摘下我的臉頰,用力咀嚼。不知道他們有多甜!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如此充滿懷舊和親情。現在是端午節,我想起了我家鄉的艾葉和我奶奶做的粽子。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6

  端午節來自於屈原的故事:屈原,一個愛國詩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來豐富國家和加強人民,但沒有被國王採納,他被逐出了皇宮。他非常生氣,跳下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船,把竹筒裡的米順著汨羅江撒向屈原。後來,為了紀念屈原,每個人都把裝滿竹筒的米飯變成粽子,把划艇變成了龍舟。每個人每年都慶祝端午節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崇拜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慶祝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真正的粽子製造者,我的母親。所以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吃很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葉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蘆葦葉做粽子。她在做粽子前做了準備:將蘆葦葉放入水中煮沸,將準備好的糯米和紅棗分別洗淨,準備就緒。

  蘆葦葉涼了之後,她開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邊,夾在中間,把三片葉子捲成一隻圓雉形狀,然後把糯米放在裡面,中間夾幾個棗子,最後用線把葉子綁起來,包一個粽子。她又胖又大,看起來像一個正在睡覺的老佛爺。當她包好粽子後,在高壓鍋裡蒸40分鐘,然後放上3到4個小時,讓粽子美味可口,可以隨時食用!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原料非常簡單,但是包的粽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聞到它就會激起你的食慾。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當我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說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媽媽做粽子有什麼秘訣。她每次做粽子,總是很美味,能激起人們的食慾,讓他們變得貪婪,並準備吃很多。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對於端午節的慶祝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歡的是龍舟比賽。幾十名水手手裡拿著槳,用手在全身划動。擊鼓的水姿勢很高,而且他們有規律地敲打。快點,快點!體育場邊上的啦啦隊充滿激情,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大喊大叫,歡呼雀躍,迫使水手們更加努力地划船。整個龍舟競賽如此壯觀和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粽子和賽龍舟,這兩個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7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裡,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這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似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少不了包粽子,這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這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8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裡,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是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裡,投到了江裡……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著粽子,是否能夠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著籠罩著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夠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夠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9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裡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這裡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要劃龍船。今年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裡。這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洩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0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這剛一打聽到,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跟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跟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這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這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讓江裡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跟《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跟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跟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這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蘸白糖……”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我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心想:今天可是端午節呀,媽媽肯定又在做粽子啦!就在這時,一股粽子的香味飄了進來,我翻了個跟頭,跳下床,“咯噔,咯噔”地跟著香味跑出了房間。

  就這樣,我被香味引到了廚房裡,哈!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真的在做粽子!咦?可是媽媽身邊怎麼還有個忙碌的身影在忙著煮粽子?我愣了一下,接著,那個身影向我走近了——呀!是奶奶!我喜出望外,激動得一頭鑽進奶奶的懷裡,興奮地說:“奶奶,你來我們家了!我太開心了!”奶奶也樂開了花,笑眯眯地說道:“哎喲,我的小孫女兒喲,想奶奶了吧?”

  “好,粽子已經煮熟了,大家快來吃吧。”媽媽一邊說,一邊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耶!終於可以吃粽子啦!”我一蹦三尺高,立即跑到餐桌前,盯著那盤堆成了一座小山的粽子,口水流個不停。

  這些粽子形態萬千,各不相同。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菱形的……一個個用綠色的粽葉包裹著,顯得格外可愛。我拿起一個三角形的粽子,粽葉被一層一層地剝開,頓時四周彌散開一股特有的清香,我貪婪地嗅著,心裡美滋滋的。這小巧精緻的粽子可是我最愛的棗粽呢!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頓時紅棗的甜、糯米的香以及粽葉的特有風味融為一體,在唇齒之間迸發出來。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風,一次又一次拂過我的心潭,蕩起一片漣漪,使我回味無窮。每當我滿足地狼吞虎嚥每一個粽子,奶奶總是一邊慈愛地看著我,一邊笑著說:“瞧你這副模樣,慢點吃,可沒人跟你搶!”

  吃完了粽子,我們坐在沙發上一起觀看賽龍舟的節目。參加賽龍舟的三支隊伍都準備好了,在裁判員的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剛開始,第二支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著,一下子就領先排在了前面,而第三隻隊伍卻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勢氣高漲,我也暗暗為他們加油鼓氣。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於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到了衝刺階段。第三隊奮起直追,在比賽的最後一刻超過了第一隊,獲得了第二名。我情不自禁地為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暗暗叫好。

  其實,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等習俗。

  我真希望每天都過端午節!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2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今天,我和我母親來到了外婆家包粽子。

  包粽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了!”母親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著蘆葉、肉、米粒等材料,母親已經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後,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後以粽繩紮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就好了。”外婆繪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錯過某個細節。

  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粽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粽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母親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不久之後,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為了吃粽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後終於好了,我拿起一個粽子,“燙燙!”趕緊放下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著空調,開著風扇,粽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粽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鹹,粘在嘴裡,很有韌性,慢慢嚥下去,感覺棒極了。

  接著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真希望下次端午節來得快一些。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3

  盼望著,盼望著,快樂的端午節就已經悄悄的來臨了。我喜歡端午節,但終於讓我有了一次體驗的機會。

  這天,我一大早就起床。出門就聽見喜慶的鞭炮聲以及人們的說笑聲,哦!還有那些賣粽子的商販。這樣的日子反而讓我更喜歡。於是,我便買來米以及包粽子的葉子,加入了“他們”的行業。首先,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將米洗乾淨,但也總是糊里糊塗地了事,然後我再將買來的葉子上的可怕的毛清洗乾淨,在清洗的過程中,那毛真是“可惡”,像一群小小的調皮的小蟲一般,“爬來爬去”,到現在還隱隱作痛,不過總算洗完了。隨之,我像大人一樣,將這些白白胖胖的米裝入自己所裹好的葉子中,雖然裹的不是很完美,但畢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也罷了……經過這一系列的步驟,粽子包好了,嚐了一口“太美味了!”我感嘆道。我體驗到了“端午節的味道。”

  不僅是體驗到了“端午節的味道”,我還體驗到了“端午節的樂趣。”端午節有龍舟賽,都說龍舟賽是有趣的、快樂的、激烈的,果不其然,我在電視上看到的的確是這樣的。他們有統一的服裝,和他們那條龍舟上的人數都是規劃好了的,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要數他們的龍舟。看吧!那多麼美麗的龍舟上的花紋,還有它的龍頭以及長長的船身……比賽已經開始了,每隊都像火箭一樣衝了出去,鼓聲越來越激烈,打起的水花濺在他們身上。時不時還會聽見他們的怒吼聲。開始是紅隊領先。“快!快!超越紅隊,黃隊加油!”我在電視機旁邊大喊道。如我願,黃隊使出吃奶的勁兒,一下子就超越了紅隊。但好景不長,藍隊超越了黃隊……這樣的比賽,不是有趣和激烈嗎?但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都獲得了自己應有的名次,這樣的比賽,透過他們自己的努力獲得該有的名次,不是很快樂的嗎?我更加關注的是龍舟賽的第一名,“啊?龍舟賽的第一名不是紅隊,也不是黃隊,而居然是藍隊!”我吃驚道。真是萬萬沒想到啊!

  原來,端午節的體驗是這樣的,啊!它是快樂的、有趣的以及“它的味道”是那樣的美……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4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姥姥念起這些歌謠,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每年端午節前後我們小孩子便會挎上籃子和姥姥、姥爺一起上山去採艾草。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聞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和採集艾草的過程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和夥伴們都爭著到山上去採集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並且把快樂分享給大家。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之一,今年端午這一天姥姥、姥爺早就準備了粽葉、糯米、大棗、豆沙和草繩……一些材料來包粽子,糯米要用涼水泡一泡,包出來的粽子才會粘。等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我和姥姥便會坐下來包粽子,先拿出一片粽葉把它捲成三角錐體形狀,往裡面裝入糯米和大棗,再將多出的粽葉折回包好,再用草繩一捆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不長時間我們就包出了滿滿一盆形態各異的粽子。可以下鍋煮了,只見姥姥把包好的粽子像趕鴨子似地倒入鍋裡,和粽子一起入鍋的還有圓溜溜的雞蛋,一小時過去了,終於可以出鍋了,姥姥和媽媽一起把粽子和雞蛋從鍋裡撈出來,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吃雞蛋。

  吃完了粽子我又和姥姥學起了縫香包,姥姥一邊縫一邊對我說:“以前香包一是避邪,二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的時候正是夏天,蚊蟲四飛,老百姓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就紛紛用艾草點燃,用艾草煙燻蚊蟲,後來有人建議,可以用布來包裹檀香……延續到後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後,再串上一根布繩,掛到脖子上,每人一串,預示著蚊蟲汙物不敢靠近,慢慢地流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的傳統習俗”。邊說邊縫,一個漂亮的香包做好了,帶在脖子上一絲淡淡的香氣散發出來。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這時電視正在播映的節目是“賽龍舟”,只見每支龍舟上都有好多的人奮力的揮舞著小槳整齊地划著,我們被節目中緊張的氣氛和壯觀的場面吸引著,姥爺告訴我:“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的蹤跡。從那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用划龍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延續到現在端午賽龍舟就成了一種習俗”。

  今年是我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端午節,我過得很有意義,我參與了採集艾草、包粽子、縫香包還了解了賽龍舟的典故。

  和家人在一起過節很幸福!

  

高二敘事作文端午節800字15

  隨著端午節的漸漸臨近,商場、超市裡已擺滿琳琅滿目的各色粽子,預示著節日的臨近。大街小巷彷彿充滿了粽子的香味,空氣都帶著淡淡的粽香,忙的都有些遺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爸爸住院有半個月了,幾日來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過的,送孩子、上醫院、做飯,幾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裡的各色粽子,幾乎忘卻了端午節的來臨。

  爸爸在家的時節,此時家裡早已是粽香滿屋,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嬉鬧著,等待那美味的粽子在滾燙鍋裡翻騰個夠了以後,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粽衣上的絲線,剝除掉美味最後的保護,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撥出一口熱騰騰的蒸汽,閉上眼睛,品味著那濃濃的粽香從嘴裡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真是一個美呀!

  爸爸一直說我手笨,怎麼也學不會包粽子,試過許多次,一直不得要領,如今,爸爸不在家中,只有靠媽媽一人了。抽時間回家了一趟,說是幫媽媽包粽子,其實,也就是打一個下手,自己實際也幫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著的竹葉,看著媽媽熟練的擺動著,不一會,一個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我擺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緊,就是包不住,媽媽看不過去了,及時喝止了我,把我趕到了一邊,只好坐到一邊看著媽媽包了。

  媽媽的白髮又增多了!這一陣由於爸爸生病,媽媽益發的操心,白髮愈發多了起來!

  如今我家端午節倒是講究不多,無非是包個粽子,家門口插上幾株艾葉而已,完全不如家鄉那樣了。家鄉的端午節端是熱鬧不凡,龍舟、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沒有回家鄉了!

  看著媽媽包完粽子,煮在鍋裡,才匆匆而去。傍晚時分,砰砰的敲門聲響起,開啟門一看,原來是爸爸,手裡提著一兜的粽子,往家裡一放,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著那兜粽子,只覺得兩眼發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久久無法平靜。

  那一個個的粽子,就是濃濃的愛意!濃濃的深情!那一顆顆的米粒、一個個的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心,一片片不捨的情啊!

  悠悠端午節,濃濃粽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