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現> 有關善於發現作文六篇

善於發現作文

有關善於發現作文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善於發現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善於發現作文 篇1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可見作文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只有在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寫作文才會得心應手。

  1、處處留心生活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家裡留心發生的或聽父母講過的一些趣事、傷心的事;在上學、放學的路上,留心看到的景物和遇到的事情;在學校,留心校園裡的花草、樹木等景物的變化,學校和班內發生的事情;雙休日或節假日,留心到過的地方,遇到的人和事。弄清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瞭解人們的所言所行,對這些事和人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些新鮮的人和事都會成為作文中豐富而生動的寫作材料。

  2、堅持寫日記

  寫日記是練習文筆、積累素材、豐富語言的極好方法,也是記錄生活、陶冶情操、加強自我修養的良好方式。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常常會觸動我們,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這些材料就會從我們身邊溜走,等到要用的時候卻記不清楚了。

  每天晚上寫日記時,可以先回顧當天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然後有重點地從當天的記憶中選取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有意義的片斷記下來,發表自己的真實看法,大膽而自由地寫出自己的觀點,作為日後寫作文的素材。也可以寫觀察大自然的日記,如日月星辰、風霜雨雪、花草樹木、鳥獸魚蟲、江河湖海、亭臺樓閣等,都可以收入筆端。

  這樣長期堅持不懈積累素材,寫作文的時候遇到某一主題,就可以從自己的日記素材庫中提取到最新鮮的材料。

  3、善於體驗生活

  唐朝詩人李賀,七歲能賦詩,人們稱他為神童。其實他的成就除了天賦之外,主要得益於他平時的勤奮和積累。他為了把詩寫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飯兜、錦囊,騎上一匹瘦馬出門漫遊。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和了解自然風物,每逢想出佳句就寫在紙條上,放入錦囊之中。

  媽媽看著兒子那記滿詩句紙條的錦囊,十分心疼地說:“唉呀!孩子啊,你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嗎?”正因為李賀不辭辛勞,精雕細琢,他的詩篇才千年傳誦。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想寫好一篇作文,就必須善於體驗生活,只有透過親自實踐,親自體驗,才能寫出真實生動的文章,才能避免文章空洞無物。因此,同學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養花、飼養小動物、到菜場買菜、幫助家長做家務等,都能為寫作積累一手材料。這樣寫作文時不僅有內容可寫,還會寫得生動、感人、真實、具體。

善於發現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女兒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

  節目中講到了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教師鄧莉,神九宇航員之一的劉洋,最美戰士高鐵成等好多我們熟悉的身影,他們都是最美的。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神九宇航員之一的劉洋,她說的一段話很讓我感動,“這顆我們棲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竟然顯得那麼耀眼,那麼的美麗,一顆顆玲瓏的行星,在漆黑的一片的宇宙中,它安安靜靜地煥發出光芒,簡直是一種超越了語言的美”。難怪她說“自己在太空,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

  我和女兒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感覺到了美在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美就在你身邊,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美吧。

善於發現作文 篇3

  “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句話是羅丹說的。

  的確,生活中的`美多不勝數,並不是它們不存在,而是沒有人去探索它們、發現它們而已。一旦這些美好事物為人們認識以後,那些人就會“感悟”地叫道:“原來在這裡!”其實,發現美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在於行動,只有努力探索,才會發現美。彭端淑有一句話——“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由此可見,只要多用心留意周圍事物,就很易發現美。

  就像古代的袁宏道一樣,要不是他到郊外遊玩,他哪裡知道“郊田之外尚有春”?所以說,並非缺少美,只是它們不為人知而已。

  固然,這些景色美需要發現,然而,美不只是指景色美,它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心靈美。心靈美也是一種美的體現,而且是美最廣泛的含義,它達到了美的最高境界——高尚!我們要去理解、體會這一種不平凡的美,學習這種美。因為只有心靈美才會經久不衰!這種美無論置於何處,它們都閃爍著無法籠罩住的金色的光芒。然而,它們不像景色美那樣僅僅用肉眼觀察,而是要用一顆心去感受。

  我鄰居家有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今年8歲多了。他總是默默無聞地做那些別人無意去做的小好事,這樣,他的美就全體現出來了。那次,他的行為我看在眼裡,敬佩在心裡。我當時要到樓下買筆,走到樓梯口時,發現每一級階梯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本來我以為是一些清潔工人做的。哪知看見鄰居家的小孩正在樓底鏟垃圾。頓時,我驚呆了。忽然間,我明白了這一句話“平凡中見偉大”。雖然,他不會說話,但他就擁有一顆無與倫比的會說話的心。那時,我感到無地自容,但在無地自容之餘,我可以用心地感受到他的用心,可以清楚地看見他的不發光之中的發光點——正閃爍著比黃金還亮的光芒。

  倘若那天不是我恰好要去買筆,根本就很難發現這一不平凡的美。那一件事,令我明確了我的人生方向,懂得如何去控制航標,使我的人生之舟朝著目標駛去……

  總而言之,美,是到處都有的,大至世界各地、宇宙太空,小至地球每一處的黑暗的角落,無一不是閃閃發光的。千萬不要因自己的不努力,不用心的探索所導致發現不了美而否定遍佈世界各地的美!

善於發現作文 篇4

  促進科學進步,體味人間細膩情感,謀事創業離不開一種精神——善於發現。

  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列文餐克發現了細菌,焦耳發現了熱和功的關係,總結出焦耳定律。是他們的偉大發現使科學進入新的篇章,也為人類創造了無盡財富。

  還記得那首《遊子吟》,細心的孟郊發現母親為將要遠遊的自己用密密的針腳縫衣服,“意恐遲遲歸”,感動萬分,才寫下了千古絕句“誰言雨草心,報得三春暉。”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歌頌母親的偉大。

  《三國演義》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發現周郎心懷詭計,才及時妙用草般借箭,巧借東風,乘船脫身。《西遊記》中多專虧孫悟空火眼金睛才發現妖魔鬼怪的真面目,護得唐僧取西經。孫中山先生髮現要革命自己還知識淺薄,才發此“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的宏偉志願。

  冰雪融化了,發現草木萌發,百花含苞待放;陽光被烏雲遮住,但發現了風吹雲飄的壯麗景象;萬花已謝,但能發現小小的果實已在枝頭,預示豐收。善於發現會使我們的生活時時充滿希望。

  善於發現也是創新的必要精神。發現生活中存在的不便,才能夠發明更方便的儀器。發現許多事物已庸俗,才會有高雅的事物誕生。發現周圍人的性格愛好,才能更融恰地與之相處,做一個人人愛戴的友善者。

  善於發現,發現是一種學問,一種智慧。善於發現能為生活增添色彩。

善於發現作文 篇5

  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或是特別突出的閃光點,一些潛在的優點卻很難發現。但有的時候,或許在別人的缺點暴露無遺的時候,換個角度想想,還能發現他她的優點呢!

  記得上一週美術課上,石老師(即美術老師)讓我們畫“漸變效果”,可以由一個物體慢慢變形,直到變成另一個物體。我們繪畫時,石老師會不定時地“巡查”,看到滿意的作品會收上講臺展示給大家看。陳麗捷同學的“誇張畫法”使她的作品格外突出。當然,這次她的作品也拿來展示了。

  白紙上一排整齊的圖案有序地排列著,應該是一幅不錯的作品吧!可是細看內容,不禁讓人哭笑不得:第一個圖案——石老師的卡通形象,蓬亂的爆炸頭,猥瑣的表情,與石老師溫柔親切的形象一點都不相像,但圖畫的下面卻明確地寫著:石老師;第二個圖案——石老師變成了“石老吃”;接著,“石老獅”、“石腦溼”、“石老痴”......各種各樣有意思的詞語無一重複出現。可是,這些詞語雖然有趣,卻把石老師“變來變去”,最後竟然變成了“石老屎”,相應的圖案則是一坨還冒著“香味”的“黃金大便”!這是明顯的不尊重老師的做法呀!可是,石老師卻把這幅不尊師重道的畫展示出來了,還引得大家鬨堂大笑,而且最讓人驚奇的是,石老師在展示這幅作品時還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微笑。

  我真的不明白,若其他老師看到他她的學生這麼做,必定會大發雷霆,而絕不會露出笑顏的。可是石老師卻......不過,聽了石老師的一句話,我便清楚地明白了:“陳麗捷這幅畫真的挺有創意呀!不錯!”

  呵呵,原來石老師看到的只是作品的創意呀!

  其實,善於發掘他人優點也是一種樂觀的心態,不會因為別人的缺點而激怒自己,這不是很好麼?

  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不僅讓自己保持樂觀,而且對方也一定十分高興,這是一種兩全其美的好品質呀!

善於發現作文 篇6

  探索,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你去探索了,你才會發現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可思議的,有趣的,新鮮的東西。

  有人曾經問過聞名遐邇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你與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愛因斯坦回答說:“一個普通的人在乾草堆裡找一根針,他找到針後就定會停下來了。而我,,卻會將散落在乾草堆裡的針全部找到。”原來,智商人群中遙遙領先的愛因斯坦,就是因為具有了那種探索精神,所以他才能鶴立雞群,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從中可以看出探索是成功的關鍵。

  牛頓,從小就具有探索精神,讀初中的時候,他製作了一架小風車。藉助風力可以磨麵粉。一天,他將風車帶到學校,表演給同學看,。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同學問他:“為什麼風車能轉動?”他答不上來。在別人的嘲笑聲中,他的小風車被弄得粉身碎骨了,他傷心不已。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別人促使他勉勵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多想為什麼。”之後,他開始琢磨風車與風的關係,他的構造,並一一作了實驗。還將老鼠怕凍代替鋒利的風車,用水代替動力的水車,終於他成功了!牛頓的成功離不開探索的幫助,失去不了探索的基礎。

  我們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說過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探索精神是如此的重要,不可缺少。

  探索像宇宙一樣廣闊無疆。唯有探索,我們才不會在前人的屋簷下徘徊,我們才不會在前人的圍城中困死。我們青年人要學得一身過硬的本領,煉就一身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展示自己的才華!用你的手,用你的心,用你的腦去探索吧!

  讓我們帶上屈原的叮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記住陸游的教誨: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探索會讓你“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