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等待> 【實用】等待作文三篇

等待作文

【實用】等待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等待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等待作文 篇1

  我厭惡等待同時心懷恐懼,人生有太多的痛苦與遺憾只因為有太多的等待。迷茫中我們等待,所以白駒飛馳,一去再不復返,只留下千載白雲悠悠飄蕩,伴隨著苦笑與長嘆;選擇時我們等待,所以錯失良機,努力付諸東流,只留下枯藤老樹蕭條敗落,伴隨著懊惱與悔恨;失利時我們等待,所以一事無成,直到年老體衰,只留下幾縷斜陽昏暗無光,伴隨著惆悵與憂傷……

  為什麼說人生苦短?因為有大段的篇幅都在敘述空白,這些白板,它們的名字叫等待。等等,再等等,於是歲月無聲流逝,皺紋爬上昔日那美麗的臉龐,疾病纏上當年那健康的體魄。漠然回首,才發現已從大好青春變為老態龍鍾。於心何甘?與心不甘。便開始瘋狂地尋找,末了,剛知道人物全非,這才垂胸頓足。殊不知去了的,就再也不會回來,直到永遠,永遠……

  漸漸的,長大一些了,也明白世間萬事皆有兩面性,等待也並不是一無事處的。至少可以磨礪我們的耐性,使其更加堅強,也就能在風雨中更好地成長。於是等待開花結果成為了一種平和的心境。

  在這種心境中,我幻化成莊周夢中的彩蝶,雲淡風清地怡然輕舞;變化成牧童短笛中的閒雲野鶴,天馬行空地無所羈絆。等待,讓我的生命化繁為簡,思想過濾雜質,心境歸於平和,歸隱與“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的田園,但覺人淡如花,一身寵辱皆忘。

  伴著等待,陶淵明的朵朵菊花點綴了朦朧的南山,龔自珍的片片落紅幻化成軟軟的春泥,宴殊的獨自徘徊落寞了竹徑通幽,溫庭筠的脈脈斜輝籠罩了悠悠的碧水。

  ……

  幾十年的人生,一切匆匆,除了等待還有很多事要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等待作文 篇2

  我等待著一個承諾。因為那是一個重要的承諾,就像“國家寶藏”不容錯過。我不會知道它什麼時候才會破殼而出,什麼時候才會來到我的身邊。

  那個承諾,是一次等待。而等待是一部漫長的電影,也是一閉眼的'過程。當時間順著鬧鐘的腳步聲離去,從前稚嫩的孩童也成為了一個青年,但對於那個承諾的等待還一直放在我的心上。

  孩童時期,他時常帶著我在臺階上蹦跳。怕我磕著,就抱著我一起跳。他的腳步,既蠢萌,又笨重。他那雙操勞了一生的手,大又溫暖,給人一種厚實的感覺。他很喜歡揹著我或抱著我,摟著他的脖子,我就會安心很多。

  他也會帶著我去小店裡買糖果,那糖果的滋味,是我的摯愛,甜得心都快融化了。他就像那糖果,佔據了我的整個心。我時常騎在他的肩頭上,大喊“衝呀!”而他也會應和著我。這個肩頭,是我兒時的樂園。

  那是他第一次讓我等待。

  出門前,他對我說:“你等我一會兒,我馬上回來。”說罷,他便將門鎖上了。我等待了很久,躺在床上都快空洞了。“不行,我得出去,可是他說過不能……”而後,我又等待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出去。

  我瘦小的身軀從門縫裡擠了出去,並快速地溜了出去。正當我欣賞著外面的風景時,一個阿姨朝我伸出手。那時我還不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所以便順著她牽著我的手走了。在路上,她到超市裡買了袋糖給我,我很高興,於是便更願意跟她走了。

  而他,一路飛回家後,發現我不在,便眉頭緊皺地又奔了出去,一路詢問著:“請問你有沒有看到一個小女孩,綁著倆小辮兒,大概這麼高……”最終,他從一個賣肉的鋪子裡得知我被一個女人給牽走了,於是一路焦急四望,終於在一家飯店前找到了我。

  我被他一把拉過,緊緊抱住。我感覺到了溫熱的淚,男人一生絕不能哭幾次。他問我:“沒事吧?害不害怕?沒關係,不怕了,我來了,我在這兒呢!”頓時,我覺得我的心被融化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哭,而我居然也跟著哭了,哭聲貫徹了心底,淚水直從嘴裡和眼裡衝出。我們牽著手,緊緊地。

  他——我的父親,如果當時不是他,我可能就已經不在了。他說過他會回來,他遵守了我們之間的承諾。我所等待的這個承諾,一直都在,自它破殼而出後,便一直像天使一般在我的身邊守護,不願離去。

  謝謝你,爸爸!

等待作文 篇3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與生俱來的,不論高低貴賤,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為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學會平等待人。

  然而,那些圖書館的讀者卻不贊同圖書館的‘允許任何人入內’,他們反感農民工等位於低層、工資較少的人群,用鄙夷、厭惡的眼光看待那些人,覺得允許那些人隨便進圖書館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由此看來,他們不懂得平等這一道德。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一定會瞧不起那些讀者,覺得他們缺乏愛心,沒有憐憫之心,不懂得知識匱乏的人對知識的渴望,是不懂得平等,沒有道德教養的人。然後再反過來想想,如果我們成為那些讀者中的一個,有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坐在你的旁邊讀書,你會不會厭惡他呢?不,不能這樣,就像剛才所說的,如果我們也像那些讀者一樣,就會遭來置身事外的人的譴責的目光。所以,我們不能用高低貴賤來衡量他人,我們要學會平等待人,善待他人。

  其實,在法律面前我們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地位或高或低,家庭或富或貧,做了一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外的事,都會給以規則裡同樣的懲罰。

  那麼,我們應怎樣做才能達到人與人之間平等呢?亦或說,怎樣做才符合平等待人的平等待人的標準呢?

  想要做到平等待人,首先,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是平等的精髓,尊重他人,也就是說做到把心放寬,給人以尊重。其實,對於那些農民工來說,知識是高貴的,他們每次進圖書館,首先會自覺把自己“打掃”一下,可以看出他們對書的尊重,對知識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付出多少,別人就給你多少,就好像空氣,吸進去了還要再吐出來,平等與尊重是相互關聯的,學會了尊重,也就做到了平等待人的第一步。

  其次,我們要學會善待他人,處身置地的為他人著想,多考慮他人的感受。如果我們是那些農民工,在感受到厭惡的目光之後會怎樣?可能會感覺自己和別人不同,覺得自己很卑微,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甚至會遭受心靈的創傷。所以,我們應學會善待他人,多考慮他人的感受,這樣,他人才會覺得和別人之間沒有差距,覺得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

  最後,我們要消除內心的歧視。當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刻起的,他就被上天賦予了做人的資格,然而,世間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當走在大街上,會看到西裝革履的工作人士,也會看到衣著簡陋的社會弱者,他們都是人的。前者,人們會對他們更多的是尊重,而後者,人們或許會有一些同情,但是,甚至有些人連同情都不會施捨與他們,把他們歸納到騙子一類,這樣就造成了歧視的心理。其實,消除歧視心理很簡單。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的,然後,把心放寬,以一視同仁的心態對待他人,以公平對待他人就可以了。

  學會平等待人,讓平等的陽光沐浴這個社會,讓平等春風吹綠這個世界的。讓我們攜手共創和諧的社會,共創祖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