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五年級作文> 我的國史老師——《國史十六講》-五年級作文

我的國史老師——《國史十六講》-五年級作文

我的國史老師——《國史十六講》-五年級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國史老師——《國史十六講》-五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的歷史如同流水源遠流長,我對國史更是蜜蜂喜歡花朵一般,看到國史書便會欣然讀起來,可是幼時的我讀後覺得索然無味,昏昏欲睡,對國史的興趣一天一天減弱。今年暑假,我在書店無意中發現了這位“國史老師”——《國史十六講》。讀了一會兒,發現這本書內容突出重點,講得既深又透,講出了一個所以然,給了我具有歷史深邃感的啟示,再一次激發了我讀中華文明史的`興趣。

  《國史十六講》講述了從中國起源到清朝滅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紹了各個朝代不同的風情,各國的友好往來和各式各樣的古玩。就這些足以讓我們大開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歡第7講與第16講。他們分別講述了中國的興盛與衰敗。讓我一會為祖先喝彩,一面為他們憂慮。

  唐朝被人陳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國”,從李世民到武則天,從盛唐氣象到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從佛經進國土到佛教繁榮,都能體現出唐朝那時是如此興盛、龐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國家統一,南北朝運河的開通,幾座雄偉的京地的修建,與國內的貿易擴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國。唐代的中國發展成了世界大國,亞、歐兩洲各地的商人,留學生……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眼界格外開闊,對其他各國的文化光采博收,將印度的佛教以中國本土的學識與儀式來變化著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陽的話,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陽,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呀!雖然擁有賢明、武功與文治都無與倫比的康熙皇帝,還是政績頗為可觀的雍正,但經受了八國聯軍的踩踏,清朝變得不堪一擊,最後滅亡了。

  樊樹志教授說過:“這是一個不容易到達的境界。誰不能至,心嚮往之。”雖然我沒經歷中國的文明史,但我能從《國史十六講》中深深感受到一窮二白任人宰割,繁榮昌盛受人喝彩,讓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發奮努力吧,使祖國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