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據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大忠臣屈原的。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賽龍舟。我最喜歡吃美味的蜜棗粽,每逢端午,我的奶奶就要包粽子了。我跑去觀看,奶奶包的正是蜜棗的粽子,她先準備好粽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奶奶捲成漏斗形的粽葉裡包好,用線緊緊扎住。然後把鍋好的粽子放進鍋裡數,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數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的胸口都有一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他叫香包,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一個個香氣迷人。
我真是太喜歡端午節了,一個有美味粽子和歡聲笑語的日子。端午節真是個有趣的節日!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2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每年的端午節。
今天我要和家人們一起包粽子了!奶奶先給我做了一個示範,並知道我做了一個,一開始我覺得十分簡單,可是,一離開奶奶的指導,我自己包時,手卻怎麼也不聽使喚,總也包不好,裡面糯米好似不聽我話,一下子“跑”了出來,真是個不聽話的小孩,後來我又認真學了一遍,首先把竹片浸泡在水裡,再撈出來,然後把它折成一個三角,接著把糯米倒進去,最後把繩子紮緊,繞幾個圈,最後打個活結就完成了。我做了三個,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是是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是覺得很開心,過了一會兒,一桌的菜都上了,粽子還沒來,我焦急的等待著,終於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粽子端上來了,我和弟弟爭先恐後的搶著吃,真美味!果然自己透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感覺就是不一樣,我們開心的吃著端午節的團圓飯,一家人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瞧!過端午節多好呀!不僅可以和家人們歡聚一堂,還有很多好吃的,尤其是美味的粽子,希望下一個端午節趕快到來!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3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裡……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4
6月24日上午,冷泉小學全校同學在老師們的組織下舉行”迎端午”活動。
活動第一部分是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同學們坐在教室裡,觀看者端午節的紀錄片,同時廣播中還就端午節的一些知識,設計了問題,同學們機制靈敏的回答著問題,歡聲笑語充滿了每一個角落。
包粽子活動拉開了帷幕,學校準備好包粽子的食材,專門供學生包粽子。這時,學校電視臺也播放出包粽子的影片,同學們積極性都很高,認真地模仿著電視上的方法窩葉,放米,捆繩一個工序也不馬虎。
大家說著、笑著、比著,沉浸在濃濃的溫暖氣氛中,一個小小的粽葉和糯米在大家手中翻轉著,一點點的變化著,鄭龍龍的快樂包進了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裡,雖然一個個奇形怪狀的,但依然阻擋不住濃濃的粽香。
中午,粽子煮熟了,同學們每個人都分到了幾個粽子,歡聲笑語又一次散滿了每一個角落。
在一片歡樂和諧的氣氛中,迎端午活動是結束了。透過這次活動,大家瞭解了有關端午的知識,收穫到了一個個美味的粽子的同時,也品嚐到了自己動手實踐的快樂!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5
清早,我從夢中醒來,看了看日曆,啊!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說著,我一下子從床上跳下來,趕緊跑出房間,大聲喊到:今天是端午節,大家快點吃完早飯,我們快去包粽子嘍!
首先,我們把糯米、紅棗和粽葉全部洗乾淨,洗乾淨了之後,又把糯米、紅棗和粽葉泡了幾個小時。然後,我們拿起粽葉折了一下,粽葉就像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再把泡好的糯米和紅棗放在粽葉上,猶如有人在小房子裡安全的住著。最後把粽葉包起來,漂亮的小房子就這樣把門給關上了。我們把粽子纏上繩子,放在鍋裡煮。煮上之後,我不時的去廚房裡看一下,還一直問奶奶:好了沒?好了沒?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終於,粽子煮熟了,開啟鍋蓋,一陣清香迎面撲來,我兩眼放光,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把繩子解開了,就可以看到白白的糯米和紅紅的大棗。咬了一口,粘粘的甜甜的,真是美味無窮!在吃的過程中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是我過的最棒的一個了!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6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為何不吃餃子呢?
“為何過端午節呢?”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笑眯眯地對我說:“端午節是紀念楚國的一位大臣屈原的。”我又問:“那為什麼要包粽子呢?”媽媽不厭其煩地說“那是因為要把粽子扔在江水中,讓小魚、小蝦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
中午的時候,粽子熟了,三角形,鼓鼓的,很是好看。我讓媽媽給解開一個粽子,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吃了一口,那糯米軟軟的,像一塊軟軟的棉花糖,好吃極了!
吃完午飯,我便找來了我的平板電腦,開啟百度,讓它給我“講”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平板電腦“說”,端午節有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的習俗,講了屈原因為愛著自己的國家而跳江自盡。
我不禁唏噓感嘆,原來每端午節背後都有著一位讓人永久懷念的英雄人物,有一段永遠值得人們感動的故事。記住端午節,就是記住一種精神:忠心與愛國。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7
有人喜歡團圓的.中秋節,熱鬧的節,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粽子,聽媽媽說:“傳說當年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吞噬屈原的屍體,紛紛把米團扔進江,後來演變成包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我最喜歡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在端午節的前一天,買回來了粽子和糯米,還有我最愛吃的葡萄乾,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粽葉用開水燙一燙,洗一洗,然後就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粽葉做成三角形,再把糯米往裡放,裡面再加上一點葡萄乾,再三卷二卷的,粽子就包好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聞到了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一看,只見奶奶把煮好的粽子端了出來,粽子的香味飄滿了整個屋子,我輕輕拿了一個粽子,剝開咬了一口,真是好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被楚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人陷害,被流放到了偏遠地區,後來得知楚懷王被秦王扣留起來直到病死,他悲痛欲絕,感慨道:“國家淪陷了,陛下也病死了,我活著又有什麼用處呢?”於是,他往腿上綁了兩塊大石頭,跳進汩羅江裡自盡了。
漁夫想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惜沒有打撈到。楚國的老百姓紛紛把平時積攢起來的糧食投入汨羅江,為的是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但是由於米粒容易被衝散,於是人們拿葉子包住了飯糰投入汨羅江。後來飯糰慢慢發展成了粽子,而屈原投江而死的這一天,也恰好就是五月初五。所以,後來人們在五月初五這天紀念屈原,也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她先把粽葉拿出來,捲成三角桶狀,再往裡面放入糯米和紅棗,不一會兒,一個粽子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也試著包了一個粽子,可糯米偏偏漏了出來,我沒有放棄,又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幾次,終於做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媽媽把粽子煮好以後,我扒開粽葉,咬上一口,香甜軟糯,我大聲地喊道:“太好吃了!”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它讓我學會了一個新技能:包粽子。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9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能夠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著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裡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了就能夠下水煮,隨著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先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著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此刻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取的品種也多。但是吃著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0
再過兩個月,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長輩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在春秋時期,有位叫屈原的大臣,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可是後來被人誣陷,罷了官,被趕出了京城。在他流放時,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江自殺。愛戴屈原的人民爭先恐後地趕到江邊向江裡投飯糰,並且還劃小船尋找屈原的屍體。漸漸地,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所說的端午節。
在端午節期間,各地經常會舉行龍舟賽。比如在杭州西溪溼地的洪園,就會舉辦國際龍舟賽。這天上午,所有人都像趕集似的從四面八方聚攏來,說說笑笑,非常激動。起點上停著許多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開始了,“咚咚、咚咚……”選手們打起鼓兒,這可真有節奏感!划龍舟的小夥子不甘落後,跟著鼓兒的節奏飛快地划著,嘴裡喊著響亮的口號:“嘿呦、嘿呦……”向終點奔去。龍舟賽可真熱鬧啊!
除了龍舟賽,家家戶戶還要吃粽子呢!每逢到了端午節,我們家就會包香噴噴的粽子吃,味道別提有多好了!
端午節時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1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這擁擠的人群中,站在這人群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佈去年***——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都蓄勢待發。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著,拼命地前進著,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划著,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閒著。他們不斷喊著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眾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衝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粽子。現在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這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
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後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裡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裡餵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3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理解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女兒節、五五節、端陽節等等……
我十分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好處。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因為我最愛吃粽子!
端午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了床。看到外婆在包粽子,我便自告奮勇前去幫忙。我照著外婆的樣子一點一點包起來:首先,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捲成圓錐狀,然後加入糯米和蜜棗,接著把上面多餘的粽葉壓平再繞個圈,最後,在我準備給粽葉繫上繩子時,粽子“嘩啦”一聲散掉了。雖然失敗了,可我並不灰心,又嘗試了多次。終於,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勝利做出了人生的第一個粽子。外婆見了誇獎道:“你真能幹,竟然這麼快就會包粽子了!”我聽了十分高興,於是興奮地做了第二個。這兩個粽子很是小巧玲瓏,看上去頗為可愛。
我將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過了許久,伴隨著鍋裡沸騰的聲音,一陣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又過了一會兒,外婆告訴我:“粽子很快就熟了。”
粽子一熟,我就迫不及待地揭開鍋蓋,找到我親手包的小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糯糯的。甜甜的,回味無窮。吃著自己包的粽子,不僅嘴裡甜蜜蜜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端午節啊!
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5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因為我愛吃粽子。
媽媽出去買了很多包粽子用的材料,我就和媽媽一起包起了粽子。我們先把糯米泡在水裡,把包粽子用的葉子在水裡煮一下放在冷水裡。弄一層糯米在粽葉上,放上兩顆蜜棗,然後再放上一層糯米,把糯米包得嚴嚴實實,捆上繩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就包了很多粽子,後來還包了很多肉粽。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裡煮了一會,我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後來煮熟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真是太好吃了!一下子吃了兩個,肚子飽飽的。
吃完粽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媽媽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由於受到奸臣陷害,五月初五這天他投江而死,以此表達他的愛國之心。老百姓為了防止魚兒吃他的屍體,就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江中。為了紀念屈原我們每年端午節都要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