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創新> 【推薦】創新作文合集7篇

創新作文

【推薦】創新作文合集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新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創新作文 篇1

  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一旁的橘子皮上,我吃著甜甜的橘子,心中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這橘子皮有什麼用呢?可不能白白浪費了!對啦,可以做個小橘燈!

  我興沖沖地跑去拿了一個橘子﹑一支蠟燭、一瓶植物油、一個勺子以及一把刀,興奮地開工啦!我先在橘子的底部切掉一小部分,並將帶有蒂的部分留下,做為小橘燈的燈座;接著用勺子輕輕把橘子的果肉挖出來,並保留橘絡心,到時候做燈捻;然後把它倒放晾乾後倒入植物油,並安上小蠟燭。

  我看著面前的小橘燈,心裡美滋滋的,但又覺得少了些什麼,對了!我靈機一動,是它少了些色彩!

  我又去拿來彩鉛和水彩筆,為它畫上了五彩繽紛的圖案,比之前多了幾分韻味與美感,我心滿意足地觀賞著我的作品,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黑夜的降臨。

  月兒當空,零零點點的星星鋪滿了一片漆黑的天空,幾縷月光照射進來,但周圍還是黑乎乎的,風吹著,冷極了。我點燃了小橘燈,四周忽然亮了起來,小橘燈散發著橙黃色,寒冷一掃而空,小橘燈在黑暗中變得十分美麗、明亮,令我心裡暖暖的。

  其實創新無處不在,任何一件平凡的物品,都可以成為一件全新的藝術品,只要你好學多問﹑勤於鑽研,有一顆細緻的心,一定可以感受到創新的快樂與滿足!

創新作文 篇2

  一、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文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創新寫作活動,這就要就學生必須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豐厚的積累。就會為“無米之炊”而煩惱。學生只有去生活中積累素材,觀察生活,體悟清理,才能夠真正地培養起學生的創新思維。

  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挖掘寫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創作的源泉之水,作文反映生活,來源於生活。要學會寫作文,就必須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寫作素材,只要我們善於用情感、意識去觀察生活,去走進生活。怎麼樣去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呢?首先是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並熱愛生活。讓學生去仔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特別是用心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百味,進而熱愛生活。比如,組織課外活動,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悟生活,並用語言記錄下來做好積累;鼓勵學生髮展課餘愛好。總之,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多姿多彩的生活,體驗生活的美好。然後是要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發現生活,一個不善於觀察周圍事物的學生,是不可能有寫作靈感的。老舍先生曾說過:“觀察事物,必須從頭至尾,尋根究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不知全貌,不會概括。”只要去用心觀察,用心體驗,就會養成一種對周圍事物抱有好奇心的習慣,就能在不斷地積累中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對於作文創作,如何積累素材?首先,學生要擁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廣博的知識來源於讀書,良好的語感來源於讀書,豐富的詞彙來源於讀書。《語文課程標準》對於七至九年級的學生更提出了有明確的要求:“背誦優秀詩文80篇”、“廣泛閱讀各型別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生閱讀二三部名著”。可見,閱讀積累對於語文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學生如果把這麼多的詩文銘記於心中,寫作的時候不會愁“無米”下鍋。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有豐富的閱讀積累,以班級為一個單位,可以成立了讀書交流的活動組織,安排大量的寫讀書心得的活動,這為學生作文奠定基礎。其次,學生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作家王蒙說過:“生活並不能直接化為創作,只有經過作家心靈的汲取、選擇、消化、感應、醞釀、裂變、昇華、飛躍、變成作家心靈的一種負載、力量、火焰之後作家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這就是說寫作素材的積累、生活上的積累以及相關理論知識的積累是息息相關的,而且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積累。只有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將素材理論化表達出來,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讓學生樹立思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作文教學運用常規固定的思維模式,從而造成學生在思想上僵化,止於創新步伐,不敢向前一步。而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就會以其獨一無二的思維,進行創造性的寫作思考。

  要想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學生樹立思維意識開始。作文是針對對整個世界感受的文字描述;而世界又是十分複雜的,還隨時發生著許多這樣那樣的變化,這就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任意”選材的範圍。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採取針對性的訓練,使其保持對世界生活熱愛和關注的心態,並能夠準確而快速地捕捉到所需要的資訊,表達出學生自己的獨特感受。

  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成就感,激發學生創新的意識。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證明自己的存在。能得到他人的讚賞,內心的愉悅之情是十分奔湧的。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宜地進行讚賞教育方式,透過一些讚賞和肯定,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一旦得到了第一次的肯定,就想得到更多的肯定。就會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激發自身的創新意識。學生在寫作中就會充滿激情,以認真積極的態度對待,強化了自身的創新意識。

  三、對作文訓練作科學合理地安排,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對作文訓練作的科學合理的安排,在傳統的作文教學,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地位,很多的作文都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還硬性要求學生必須按規定的題目寫,具體到作文的範圍、題材以及體裁都是由教師指定,不能擅自更改。如某位教師指導學生寫《我的爸爸》,作了不少硬性規定,有位學生寫的《我的爺爺》,教師罰學生重新寫作,原因是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這種限制型寫作,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效果也不明顯。如果將題目改成《我的……》,讓學生自由發揮,展開聯想的翅膀,必定能寫出真正的情感,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對作文訓練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比如說寫作的自由權交給學生,只是適當地引導學生寫日記、週記等文章。

  對作文訓練的科學合理地的安排,還需要一個能為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的良好環境。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勾起學生的創造慾望,開發出他們心靈深處的財富,寫出才情並茂的作文。並採用開放的表達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拓展創新思維活動空間。所謂開放式的表達指的是教師在寫作訓練的範圍上不作限制,讓學生自由地選擇體裁、任意選擇題材以及不規定文章的字數等內容,學生想表達什麼,就表達什麼,為學生打造個性化的寫作訓練模式。此時,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會猶如長江之水奔湧出來,在這個寫作的過程中也得到鍛鍊和進步。我們在這裡提到的開發式的表達,並不完全是任由學生胡寫亂寫,而是在學生的思維未成形之前,給學生一定自由空間,然後教師在加以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狀態時,教師不可以用許多條件限制了學生地思維,讓學生更多地運用自身的思想情感完成寫作,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非一蹴而就,必須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堅持在作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充分揮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彰顯學生的個性創作。學生可以在體驗作文創作中,吸取經驗教訓,獲得所需要的養分,進而掌握作文創作的技法,積累作文創作的經驗。作文教學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的作文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作文 篇3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並不斷創新和不斷積累的歷史。在以往的筆談中,我曾多次從不同方面談到創新。我認為,一個企業如果缺乏創新精神,那麼這個企業就不可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與之同步,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今天,我想從學習與創新的角度與大家談點心得,以期在今後的工作中與大家共勉,為共同打造學習型企業再上一個臺階。

  縱觀許多成功企業的管理,在它們實施的諸多方法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創新。在多年的.企業經營中,我們也非常注重這一點,可以說,浮來春集團走到今天,“創新”是我們堅持的理念之一。事實證明,創新是企業興旺的不竭動力。我們不難發現,創新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也會找到企業人本管理中人與創新的結合點。企業文化中創新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創新,管理理念的更新本身就是一種質的飛躍,是一種創新的過程。我們將多種文化很好地結合,將保證我們對創新有著更豐富的理解,為創新營造更好的氛圍。因為創新不僅可以維繫著企業的發展,更可以給企業帶來超時代的意義。

  創新靠的是人,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創新的潛能。怎樣才能做到創新呢?只有當我們處在“無知之知”的境界或狀態下,沒有偏見,客觀地認知世界,實事求是做事的時候,只有當我們會學習的時候,方能實現創新。也就是說,要創新,首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學習。

  發現創造都是在知識積累與繼承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積累、沒有繼承就沒有前進的基礎,就沒有創新的源泉。學習是人的本能,是出自個人內心的需要,學習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所謂窮則思變,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或自身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他就必須不斷地加強學習,更好地完善自己,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不被社會所淘汰。古往今來,凡成才者,莫不重視學習,莫不善於學習。在這裡,學習是一種動力,一種來自主體對其本身作用的動力。為什麼要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到或者感覺到舊的不夠了,要前進,就得創新。而沒有學習,就沒有這個“認識”或“感覺”,也就沒有創新。

  只有學習,才能更好地思考,學習和思考是通曉知識、造就才能的統一體。人類之所以被稱為高階動物,就是因為人能夠獨立地思考;人之所以有差異,在於人的思維品質不同。思考,如果安於所習,溺於所聞,那怎麼能與傳統的觀念和意識挑戰?怎麼可能創新?所以,需要更好地思考,就必須學習。

  高素質的形成,創新能力的造就,離不開學習和實踐。二者緊密結合互相滲透,缺一不可。從本質上講,實踐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因為創新最終要以不同的實踐形式來完成,來體現;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把我們學習的、思考的加以檢驗,才能不斷吸收新的經驗、新的思想而向前發展。

  我們要學習借鑑別人的先進技術、先進經驗,並在此基礎上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實踐中創新,在學習中突破。

  構建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只有學習,才能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學習,才能為創新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只有學習,才能把握創新的機遇,不斷拓寬創新的思路。

創新作文 篇4

  一、摒棄1專統1乍文教學,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捷克教育學家誇美紐斯}兌:“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慾望激發起來。”作文課也不例外。我們要主動給學生營造和諧而輕鬆的寫作氛圍,展開廣闊而自由的寫作空間,撥動寫作動機的心絃,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隔週的作文課上,我主要訓練學生從生活小事中感悟人生道理的寫作方法,變AB劇為連續劇,學生們思想的閘門被再次開啟,學生們的習作生動而真實,細緻而感人,這讓我真正意識到:只有尊重學生作為寫作主體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為他們提供充分展示自我並完善自我的機遇,把自我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都盡興地釋放出來,才能改變被動寫作的局面,創作出最真實最生動的作品。

  二、打破常規日記寫法,點燃學生寫作激情

  堅持寫日記不但可以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也可以逐步提高寫作水平。但常規日記讓學生有心理負擔,久而久之會產生一種應付心理,或抄寫一篇,或胡寫一氣,這樣的日記根本達不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我的做法是,學生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四人共用一個日記本,每天輪流寫日記。周-A同學寫,週二B同學寫週三C同學寫,週四D同學寫。這樣每週每人只寫一篇日記,而且因為大家共用一個日記本,所以在書寫和內容上都會格外認真.寫日記時我要求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提倡原創,嚴禁抄襲,鼓勵學生認真觀察生活,關心身邊人身邊事,善於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在批改日記時,我從書寫和內容兩方面進行評價,並評選出質量最好和進步最大的日記加以表揚,或推薦給大家欣賞。每學期還要評選出最有文采的小組、最有生活氣息的小組、最有創意的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等。這樣學生們寫日記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認真觀察,反覆斟酌,精心構思,把每週一次的日記看作是展示F{己才情的機會,努力寫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三、加強課堂練筆訓練,夯實學生寫作基礎

  在備課時,我會根據每節課的重難點給學生設計靈活多樣的課堂練筆,有時寫一段景物描寫,有時寫一篇寓言,有時寫一段心理活動,有時寫一封信……課堂練筆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寫完後可以隨機抽學生朗讀,可以在小組內交流,也可以老師收回進行批改。這種方式簡單易操作,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每學期我還帶領學生從本冊課本中評選出卜大“感動心靈”的人物(事物),並組織學生為這些人物(事物)編寫頒獎詞。如本學期我們評選出了魯迅、醜小鴨、花木蘭、鄧稼先、貝多芬、斯科特、魯濱遜、劉連滿、斑羚、馬等十個人、物,同學們寫的頒獎詞中心突出,簡明扼要,情真意切,富有文采,一點也不亞於“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

  透過寫作文AB劇、小組日記和課堂練筆,學生對寫作文不再是無從下手無話可說,而是充滿一種熱情,他們願意“用我手寫我心,用我心口1.真情”,希望我們的學生都能愛上寫作,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創新作文 篇5

  中國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對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取捨,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清朝書法家翁方綱和劉墉,一個對古人書法刻意求似,一個卻博採眾長,自成一體.翁問劉:“哪一筆是學古人的?”劉反問翁:“哪一筆是自己的?”這在文壇的記錄中留下了詼諧而又富於哲理的一筆.

  人們總是喜歡以古為師,但只有在“師古”的基礎上,求不同,求發展,才會有獨特的風格,才會有更大的進步.翁方綱師古而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稱道;但劉墉師古而不泥古,在古人字型的神韻中,加入自己的風格,則尤為可貴.因為只有這樣,書法才會發展,才有前途.事實上,翁方綱所崇尚的歐體也正是當年歐陽洵融各家筆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沒有靠描摹而成的風格,沒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梵高,正因他狂放不羈的用色和汪洋恣肆的激情,結合著他古典繪畫的功底,才做出了萬世流芳的《向日葵》;畢加索,憑著自己敏銳的感知,才步出傳統油畫的道路,而成為不朽的印象派大師.當音樂學府的老教授們面對電聲樂器,大嘆“世風日下”的時候,理查德·克萊德曼大膽地把所學的巴赫和肖邦用新樂器結合,才有瞭如此深邃宜人的《星空》.古文化,是歷史沉澱出的精華,是一個學者、藝術家必備的素養和基礎;而創新,不泥於古的精神,則是他們的靈魂.曾聽說,有偽造名畫的畫師,他們的作品可以假亂真,令人難辨真偽,技藝也該是叫人歎服的了.但他們不是大師,因為,那作品是“人家的”.創新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了.

  藝術上是這樣,在生活、社會各個方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歷史車輪不斷向前,正是因為有了吸收和捨棄,才有了新事物.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侷限於僅用手工勞作,才去發明機器;人們不侷限於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製飛機;人們不侷限於僅用煤作能源,才去探索電力的奧秘……如今,人類已可以遨遊太空,而無數科學家卻仍在努力地探索著,在研究、發展新的、更科學、更普遍的規律,讓人類社會不斷向前.我們不能沒有歷史,但也不能忘記,那僅僅是古人的業績.君不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只有師古而不泥古,推陳出新,才有存在和發展的可能.

  我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於質疑,敢於放開思路,敢於創新.一味拘泥於書本和公式,只會變得頭腦僵化,不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大世界.

創新作文 篇6

  活力四射地看那一抹陽光,勇敢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將陰影留在身後,青春的我們在這個嶄新的時代不允許自己的生活有一點遺憾!我們,新時代的我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著,為證明自己的力量而存在著。我們,新時代的我們,是堅強的,是勇敢的,是不畏艱險的。夢想,在路上!

  回望古今,旖旎的山山水水,寶塔青銅上斑駁的紋理,見證著我們祖國曾經的豐功偉績,可是,一切的輝煌只是過眼雲煙。又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青春舞臺,新時代的我們在這個新時代裡奮勇向前,追求自己的夢想。夢想,在路上!

  乘風去旅行,我們走遍千山萬水,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成長,也許汗水浸溼了頭髮,也許淚水朦朧了雙眼,也許受到成長的痛苦,也許嘗過成功的喜悅,漸漸的,我們明白了什麼是青春,青春就是希望,即使可能會落空,也依然相信自己的夢。青春就是一條不悔的路,走過了就無法回頭。青春就是一本厚重的書,在這裡面,有歡樂,有痛苦,卻不能因為扉頁空白而停下前進的腳步。新時代的我們有自己的夢想,我們不會被挫折打敗,也不會向風雨認輸,年少的青春,讓自信化作黎明的翅膀,掃除黑夜的陰霾,追逐夢想的腳步。夢想,在路上!

  我們是新一代的驕傲,奧運會,世博會等活動,哪裡沒有我們志願者的身影?地震,泥石流等天災,哪裡沒有我們幫忙的汗滴?我們拼搏著,只為了證明新時代的我們,不是頹廢的一代,而是充滿希望朝陽的一代!再回首,林浩承擔起班長的責任,地震來臨時,他義無反顧,冒著生命危險救同伴;再回首,同一中學的學生被深深埋在地下,卻放聲歌唱,唱出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唱出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唱出他們臨危不懼,對災難沉著冷靜的態度;再回首,再回首,一幕幕場景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我為新一代的人們而感到自豪與驕傲!夢想,在路上!

  新一代的我們是執著的,我們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只是為了一個蛻變的夢。毛毛蟲經過在繭裡奮力的掙扎,最終才變成蝴蝶飛向自己曾嚮往的藍天;一顆平凡的沙粒在蚌中忍受磨難,最終才變成珍珠受到人世間所珍愛;而我們也一樣,只有經歷過風的捶打,雨的滴答,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遙望中外,王羲之為練書法染墨了一池水,匡衡鑿壁借光,蘇秦孫敬懸樑刺股,愛迪生為發明電燈,失敗一千多次,仍然毫不氣餒。這都是我們的榜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一定會比他們更加刻苦努力,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夢想,在路上!

  時針旋轉,紅塵輪迴,在歷史中行走,鳥瞰古今中外,先輩們的足跡深刻腦海,我們的未來自己把握,拼搏!用青春的熱血譜寫時代新的篇章!夢想即將到來,我已做好準備,用新的時代迎接夢想的到來!

創新作文 篇7

  千里冰封,一株梅傲雪綻放,以其獨一無二而倍受景仰;茫茫人海,一個人以腥風血雨制敵,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而奪人眼球。

  的墊腳石,帶上創新啟程,灑下一路芬芳。

  是喜新厭舊的,任何重複都必然使人產生疲勞。這就是小瀋陽淡出觀眾視線的原因,缺少創新終使“大俗即大雅”變為“俗不可耐”。而劉謙以創新再度成為全國觀眾的焦點,因創新而勝利,成功之路上灑滿花香。

  哥倫布,捨棄舊思想,逆向航行。用創新開啟世界,開啟成功之門。因創新,印弟安人從此不再寂寞;因創新,地圖上蔚藍的汪洋平填新綠的一抹。他帶著創新啟程,在海洋之中用浪花拍起成功的風向標。

  創新不僅需要的頭腦和的意志,要做他人之不敢做,以勇氣彰顯創新的輝煌。

  唐納德,英國一家玩具公司的創意總監,在人才輩出的年代,高科技玩具早已不足為奇,而唐納德在大同小異的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制勝法寶——一個令人六歲的小女孩。他說只有孩子才知道孩子要什麼,大人的眼光猜不透孩子的世界!就這樣,他想別人之不能想,做別任之不敢做,在市場上以新產品叱吒風雲,在創新的成功之路上灑滿芬芳。

  創新是成功者的名牌,更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滾滾車輪。

  紐可門發明抽水式汽輪機,瓦特借鑑其理論,以熱蒸汽機聞名世界,狄塞爾踏著瓦特的腳印,又進一步推陳出新,以內燃柴油機家喻戶曉。

  歷史的車輛一圈圈的轉動,創新則是它的動力根源,帶著創新啟程,車轍緩緩延伸,鋪出一路芬芳。

  創新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俯視華夏大地喊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創新是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愛迪生,用燈泡將黑暗照亮後的炫麗霓虹。

  創新是“魔法媽媽”JK羅琳在言情書海中揮動魔杖創造新世界的神話。

  蒼茫沙漠,仙人掌以獨特的新綠奪人眼球,在人海中競爭,難道不應該用創新讓成功熠熠生輝嗎?帶上創新啟程,灑下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