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三篇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三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三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三篇1

  我小時候就一直盼望著過端午節,因為那時候我就知道,端午節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今天是端午節了,饞了一夜的我趕緊起來,我驚奇的發現,我的胳膊上、腿上都繫上了五種顏色的絲線編成的彩繩。我知道五絲繩代表著父母對兒女的希望和心願。這是什麼時候繫上的呀?我百思不得其解。

  哎!我不管這些了,我還急著吃粽子呢!“咚咚!”的我跑到了餐桌前一看,嘿!真怪,桌上沒有粽子,倒放著糯米,竹葉、白線。“這是幹什麼?莫非是我們要自己包粽子,太好了!”我馬上洗乾淨了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把白白的糯米放在了水裡,糯米變得粘粘的。接著,我又把糯米舀出來,把帶著水珠的竹葉擺成十字架形,把那黏黏的糯米、花生、大紅棗放到了竹葉上,包出形狀來,然後再用線纏上。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裡,“咕咚,咕咚!”煮著。只聽的粽子在鍋裡敲著小鼓,聽著那悅耳的音樂,我感到好愜意!

  粽子煮好了,還有好幾個角,竹葉上還帶著幾滴水珠,冒著熱氣,白線纏在粽子的腰上,顯得好可愛喲!我把竹葉開啟,只見露出了白白的糯米,咬一口,細膩可口,糯米里包著花生米、大紅棗,吃起來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最開心!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三篇2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

  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裡,可米全灑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裹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

  於是,我按姐姐說的步驟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我在糯米中間挖去了一個小洞洞,讓它也加入了糯米。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去,並用繩子用力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方法,繼續包了好幾個。現在要下鍋了,先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僅,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裡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卻想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端午節又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為了紀念屈原才吃粽子。至於端午節怎麼來的,那是因為在楚國懷王那時候,被人所騙,因此不再相信屈原。而被騙到楚國,死在秦國。而屈原跳進了淚羅江裡,百姓們知道屈原跳江以後,往江裡投粽子和雞蛋,讓魚不要要壞屈原的身體。從此,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許多人都在江上划龍舟,吃粽子,從此用來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裡,那個過程,那種氛圍,吃著自己做的粽子,坐在凳子上看划龍舟!這是多麼開心的一天啊!

描寫端午節的七年級作文500字三篇3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裡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