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錦集5篇

國學經典作文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錦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品讀《論語》,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書上的每一個字都凝結了孔子及其弟子一生的心血,帶給人心靈上的一種寧靜,讓人感觸多多。

  《論語》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一百多次的“君子”。孔子不正是這樣的人麼?對學生,他以身作則,沒有半點虛假,他遊說列國,就是想把他的思想散播在人們心中,教給大家做人的道理。《論語》中還特別利用季氏之類的小人來襯托出君子的高大,於是,“君子”成了《論語》中的主角。到底怎樣才算君子?古人認為:梅、蘭、竹、菊代表君子。這就表示“君子”需要有堅韌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堅強剛毅,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只對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還很長,責任還很重。但是將“仁義”作為自己的責任,會感到無比快樂。“君子”正是如此,往往將“仁義”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一直向前,不論路途多麼艱險,絲毫不退縮。

  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在沒有做成事情之前,不會誇誇其談,而在做了以後也不一定向世人說是自己做的。君子不會向大家誇耀自己的成功,而想著繼續努力,這不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嗎?

  “君子”是《論語》中的主角,那《論語》中的配角便非學習精神不可了。

  《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確,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惘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肯定。它叫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的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才會更上一層樓。

  我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學習要講究方法,不要一個死腦筋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衚衕,要經常反思總結。並且時刻提醒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能有所回報,不要坐等花開。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璀璨之星,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一部《論語》,受益終身。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微風輕輕地吹著,夜晚月光朦朧.我坐在皎潔的月光下,還不忘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卻漸漸沉入夢鄉。

  曾記得,在我非常小的時候,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從媽媽手中接過我人生的第一本書―《三字經》。從此,兒童嬉戲的地方少了一個頑皮的身影。就是這本《三字經》,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聖潔的陽光照進來,。於是,我每天吟唱著“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懷著一份不捨,我邁出了幼年。如今,《三字經》已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於是,我便向更高的境界探求。而《唐詩宋詞》便是我探求的階梯。一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就使我心曠神儀,一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便讓我對大自然充滿嚮往,對瀑布溢滿了憧憬.我帶者對李太白的崇拜,對杜少陵的嚮往,去更深的瞭解經典,而對經典也又多了一份期望.

  短暫的童年如流水,還沒有真正體會童年的樂趣,我又步入了少年時代.少年入花,在這如花的季節裡,我迷上了《古文觀止》關於國學經典的話題作文關於國學經典的話題作文。那一篇篇古文詩字,充滿了挑戰性。它使我學會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深深的沉入了著經典,暢遊在這知識的海洋,其樂無窮。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腦海貯藏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經典,等著我,等我步入青年,我定會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樂趣。

  呵,也許沒有人知道,我與經典有約!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國學,就是指中國的`知識;國學,也是知識的源泉。

  自打我學了國學以後,知識就增進了不少,說話時也常常運用一些成語,如:畫蛇添足、一毛不拔、鞠躬盡瘁等,“背鼓上門—找打”、“飛機上掛水瓶—高水平(瓶)”等歇後語。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則是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看似寫景,其實並不是的。這首詩是在告訴人們:學習是無止境的,只要你願意學總還是有的。

  我也有對這首詩的看法:知識是學不完的,但還是有的。詩中的“清如許”,就是在問:你學來的知識是有益的,還是對你有傷害的?“為有源頭活水來”指書本是知識之源,但不能全部依靠,就像陸游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那樣。所以讀書前想要思考一下才行。

  國學,這兩個含有重大意義的字,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走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天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國學經典有一次,我和媽媽去看書法展覽,進了書法展覽門口。首先,我看到的是一段文字: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裡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託,是中國書法區別於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誌。我國的書法家有許多,比如:蘇軾、朱熹、歐陽修、郭沫若、朱熹、王寵、唐寅、憨山、王文治、陳鴻壽、等等。其中,蘇軾和朱熹、賀知章,令我映象深刻因為,現在我已經三年級了,已學過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一首詩和永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去了解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圖書如夢,或歡樂,或低沉,或深思,因為欣賞它,才使她變的五彩斑斕

  ——題記

  記得童年,每天最快樂的、甜蜜的時光莫過於傍晚,依偎在爸爸寬闊的臂彎裡,聽爸爸講那永遠講不完的《一千零一夜》,充滿神奇的《木偶奇遇記》,艱險夢幻的《綠野仙蹤》,爸爸堅硬的鬍渣紮在臉上,沒有感覺到一點不舒服,書裡的故事把自己帶到一個個的夢幻裡,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木屋,隨著書裡的主人步入一個神秘的世外桃源,我進入了夢鄉。

  到了小學,書不僅僅帶給我知識了,更多是帶給我一個個讓我所思的道理。初讀《青銅葵花》,還痴迷於那一段段悽然淚下的故事情節。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候,不僅為兄妹之情所打動,更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堅強。還記得有一次老師佈置閱讀《狼王夢》,透過這本書能帶給我哪些人生啟迪?而我的感受最多的還是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法則。兒時的圖書好像一隻彩筆,在自己心田裡繪出五顏六色的圖畫。

  慢慢大了,到了初中,自己越來越感覺到書成了我生活的調味劑。記憶憂心的一次考試失利,面對老師的質疑,同學的嘲諷,甚至父母不理解的目光,那時我正看《瓦爾登湖》,它帶我走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木屋,我去尋找裡面的那份寧靜,並使我變的強大。現在每當我有不順心或令自己不愉快的事,都會去選擇可以平復心情,安撫那顆躁動內心的圖書,“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使自己行駛在一望無際的旅程中,會感到心如止水的靜寧。努力使自己達到古人“悠然見南山”的境地。

  書也讓我變的了博大,“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書激勵我和同學齊頭並進,創造優秀佳驥班。“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樣的愛國情懷讓我每天充滿鬥志,不忘初心,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書帶給我的是感動,是寧靜,更是激勵我遠行的鬥志。賞書,真的能帶給我們一個夢,一個美麗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