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關於《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閱讀題及答案

《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閱讀題及答案

關於《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閱讀題及答案

  試題內容: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①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神與鬼之間有一點是亙古不變的——祖先與子孫之間具有永恆不變的血緣關係和利害攸關的依存關係。正是為了表達子孫的感恩與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②對祖先的祭祀源於古老的祖先崇拜,這個觀念的產生和靈魂信仰有關。原始人認為,人死後其靈魂不滅,靈魂具有自然精靈那樣的超自然力量,能夠保護本氏族成員,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時期,就出現了祖先崇拜。

  ③在古人的觀念裡,祖先不僅是與自己具有血緣傳承關係的先人,同時祖先靈魂不滅,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賴或者畏懼。就這樣,在很早的時候,祖先觀念便與鬼神觀念相結合,發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觀念。

  ④將祖先作為神明來看待的觀念起源很早。《國語?魯語》中有一段關於歷代“祖先神”的記載:“有虞氏禘(祭祀)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這些列入國祀的“祖先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直接血緣關係,但是作為傳說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為超越氏族的遠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類是有一定血緣關係的傳說中的氏族英雄。

  ⑤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從祖先升格成為“祖先神”,必須對國家、民族、社會以及家族做出過巨大貢獻,就像《禮記?祭法》載“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的標準,只有生前具備了以上的品質,死後才能升格為“祖先神”。

  ⑥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當作神明來崇拜,這與他們的神明崇拜觀念密切相關。事實上,祖先與“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則是超人。人們對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蔭庇子孫,使宗族興旺,事業發達。而對“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蔭庇子孫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災。同時,“祖先神”也具有懲罰降禍的能力,但絕不會無緣無故禍害自己的子孫後代,除非子孫對祖先不敬,或者做出違反族規國法的事,才會受到“祖先神”的懲罰。

  ⑦很多時候,祖先直接被稱為鬼。稱呼祖先為“祖先鬼”,有時是為了凸顯對祖先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節日,對“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別隆重。由於“祖先鬼”愛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嚴禁說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說了祖先名字,就會把“祖先鬼”招引出來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們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別的孤魂野鬼、惡鬼、厲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僅不會作祟害人,還能保護家人不受傷害。

  ⑧祖先除了被稱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時還鬼神並稱,《孝經?感應》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禮記》中也記載:“夫宗廟,鬼神所居。”這裡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靈魂。

  (摘編自鳳凰網“文化國學欄目”,有刪改)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無論是把祖先稱作“神”還是“鬼”,都是子孫表達對祖先的感恩與孝思的一種

  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頭。

  B.祖先可以被稱為神,也可被稱為鬼,祖先與子孫之間具有永恆不變的血緣關係和

  利害攸關的依存關係。

  C. 將祖先作為神明來看待的觀點源於《國語?魯語》,書中記敘了列入國祀的祖先

  神,一類是有有一定血源關係的',一類是沒有直接的血源關係。

  D. 原始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護本族成員,於是出現

  祖先崇拜,這也是我們對祖先祭祀行為的起源。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國語?魯語》中關於歷代“祖先神”的記載說明在虞夏時代,黃帝是氏族共同的

  祖先,被人們當作始祖祭祀。

  B.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後則是超人。人們崇拜的是他能蔭庇子孫,使宗族興旺,

  事業發達,還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C. 《禮記?祭法》的話說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為“祖先神”,就要對國家、民族、

  社會和家族做出過巨大貢獻。

  D.“祖先神”有蔭庇子孫和懲罰降禍的能力,而“祖先鬼”愛作祟人,使人生病,

  所以平日生活裡嚴禁說出祖先的名字。

  3. 根據原文內容分析,下列現象不屬祭祀祖先的是(   )

  A.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帶有很多“汪公廟”,民眾是為了紀念隋末唐初的

  汪華保障當地未受戰亂之苦而建祠供奉。

  B. 浙江文成有座“劉基廟”,供奉著明朝軍師劉伯溫。他輔佐朱元璋一統大明江山,

  古稱其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

  C.自漢武帝開始,中國皇帝每年均會祭孔。漢以後,祭孔活動延續不斷,規模也逐

  步提升,明清達到頂峰,被稱為國之大典。

  D. 壯族人民每逢過節或遇重大危難事件,都要到土地廟跪拜求籤,他們認為土地公

  是一方之王,能夠保佑當年風調雨順。

  試題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C “將祖先作為神明來看待的觀點源於《國語?魯語》”與原文“將祖先作為神明來看待的觀念起源很早”不符合。

  2.B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後則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則是超人”的意思。

  3 D  根據原文A、B、C中的人物都屬於"祖先神",而土地神既不是祖先神也不是祖先鬼,所以不屬於祭祀祖先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