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張小嫻> 讀張小嫻作品《擁抱》有感

讀張小嫻作品《擁抱》有感

讀張小嫻作品《擁抱》有感

【第1篇:讀張小嫻作品《擁抱》有感】

  讀完《擁抱》是在由烏魯木齊飛往成都的飛機上,現在想來當真幸運。

  本來在新疆湛藍通透而明朗的天,三小時四十分鐘之後,被霧霾打攪得像剛做好的小米粥,心裡多少因為天氣而萌生幾分抑鬱。但是還好,看了一本有關於愛的書,叫做《擁抱》,不僅供我打發時間,還讓我的心情多了些許溫暖。

  “擁抱的感覺真好,那是肉體的安慰,塵世的獎賞”。我佩服張小嫻女士的文筆,竟然將“擁抱”二字用一句話解讀的如此精準到位。所以我不敢解“擁抱”這個意味深長的動詞,只是淺談讀完《擁抱》之後,它讓我的心靈如何泛起漣漪。

1.假如能夠逆生長

  這是一本散文集。每篇文章不過300字,文字淺顯易懂,同時讀完每篇文章的共鳴感由心底迸發,像300米每秒的馬達。整本書圍繞“愛情”這個最容易理解卻最難弄明白的話題深度剖,告訴每一位讀者如何在愛情的世界裡蒐集自己的幸福。倘若現在思忖,我倒覺得蒐集自己的幸福是人的本能,而給予別人幸福卻才是智者在愛情裡制勝的籌碼。太多的人像眼盲的老,氣勢恢宏的發誓要找到自己的幸福,卻始終找尋不到方向,最終抱怨生活對他多麼不公。不如去把幸福分享給別人。這世上永遠不缺愛你的人,讓愛你的人替補你愛的人的空擋,或許你會發現天空的霧霾會少點。“一個遠遠的微笑,就掀起洶湧波濤。”可曾想過微笑竟有如此強大的威力,更何況一個心貼心的擁抱。對愛你的.人來說,把幸福分享給他們,他們也會像貢品一樣珍藏。

  這點我們做的不如稚嫩的孩童。他們笑得忘乎所以的時候,你也在笑。他們把幸福傳遞到你的面頰,讓你不由自主忘掉煩心事,然後嘴角上揚的也忘乎所以。他們哭的稀里嘩啦的時候,希望你張開雙臂,用擁抱安撫他,不僅是體溫的傳遞,更是給他無法替代的安全感,僅僅因為一個擁抱。

  如今我們太吝嗇,怯於表達自己的愛。如若是年齡在作怪,不如將自己的心逆生長化,別給自己機會對愛說拒絕,畢竟我們誰都渴望年輕。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便對愛你的人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恩賜。緊緊擁抱的不僅僅是愛你的人,更是人世間情比金堅的感動。

  “昨天,你想得到他,明天,你又害怕得到他。昨天,你怕得到他,明天,你又害怕得到他。昨天,你怕得到他。明天,你怕失掉他。得到也許就是失去;惟有愛,讓人在失去和得到之間惆悵。”——節選自第四章《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2.假如嘗試擁抱自己

  年少時班級作文課一篇《我的夢想》讓幼稚的我們像正在乳期的鳥,嘴巴張得巨大,驚訝於怎麼那麼多人想當科學家。當然,不排除有些人想當老師、護士。然後待工作後再聊起來時,這成為了一個冷笑話。顯然那是敷衍老師的。

  夢想這種東西,就像金器。可能稍顯俗套,但的確都是想擁有卻發現怎麼也觸不到。凡夫俗子的夢想都太奢侈,但夢想卻也像蒙娜麗莎的微笑一般,有種神秘的美好。

  何不嘗試擁抱自己,用自己的手掌估量自己的身形,然後像裁縫一樣剪裁一件適合自己的衣衫。是時候需要點精力定位自己的未來了。年少的時候心氣太高,總認為自己很不一般,殊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現在就應該理智的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放縱二十年青春。“原來最大的懷疑總有最渺小的自己。”擁抱給予自己的溫度足以讓你冷靜,讓你冷靜的正視自己面對自己探測自己,發現自己無非只是浩宇宙的渺小星辰,與其設定一百種未來,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活在當下。

  我們不能小擁抱自己的力量,因為敢於懷疑自己也是愛自己。

  “我們曾經驕傲地以為自己出類拔萃,長大以後,才發現自己比不上別人,於是茫然不知去向。然後有一天,我們才終於明白,人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較,而不是跟任何人比較。所有的夢想,都是用來回味的,不一定要實現。”——節選自第五章《幾許年少的夢》。

3.假如將擁抱凝固

  “生命隨年月流去,隨白髮老去,隨著你離去,快樂渺無音訊;隨往事淡去,隨夢境睡去,隨麻痺的心逐漸遠去。”我們唏噓於人間的光陰為何丟失的迅速而不留任何痕跡。

  說起來人間沒有後悔藥,的確是件可惜的事。我們粗心到未曾用掌紋記錄別人的情感,或是喜悅,或是哀傷。我們後悔於沒有趁著春光正好擁抱和的日光,而是把更多的時間浪費在點選“寬頻連線”上。我們驚詫於自己的生活何時像糾纏在一起的毛線亂作一團,而我們自己卻像傀一樣等待天亮天黑。

  當我痛哭流涕時,一個擁抱就像一床親膚的蠶絲被,我期盼時間停在這一刻,因為這擁抱給我的溫暖好難得。時間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我卻多想將它就凝固在某一剎那,就停在那裡一動不動,好給我機會讓我重複一秒帶給我的驚喜,享受一秒帶給我的愉悅。時間讓風花雪月成為記憶裡的故事,時間讓人與人之間的愛變更的或濃或淡。小月月事件、恐怖襲擊的發生是上帝在控訴我們為什麼缺少關愛,為什麼規避自己對愛的渴望。我們不得不哀嘆,不得不惋惜,我們的心隨著風馳電掣的鐵軌逐漸僵硬,隨著不停轉動的指標荒蕪,隨著肩接踵的人群麻痺。

  多希望每個人張開雙臂,擁抱別人,擁抱自己,擁抱世界。擁抱是個多麼容易的動作,但它能釋放你的愛,表達你的愛。在愛裡滋潤的你會發現亂世也有佳人,會發現霧霾也有光暈,會發現幸福是一件容易的事。別傻傻地狂妄到沒有機會,再影印你過期的愛,時間不等人,不如早早將擁抱凝固,儲存在心底溫熱的微波爐裡。

  “我們在蒼茫人世上尋找所愛,不過是尋覓一個永無止盡的擁抱,有時得到,有時得不到,有時得到過又失去。在這具肉身苦求之前,曾經有人帶著微笑把我抱起來,那就證明我享受過世上的關愛,那麼,即使人生不可能沒有遺憾,我也不該再抱怨些什麼。”——節選自序《是擁抱,讓愛奔流》。

  是擁抱,讓愛奔流。是擁抱,給你我溫暖。最柔情的溫暖無非用雙臂緊緊抱著你,輕聲在你耳畔說一句我愛你,然後幸福地閉上眼睛。

【第2篇:讀張小嫻作品《擁抱》有感】

  我喜歡的作家不多,但張小嫻是我較為欣賞的一位專職作家,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更愛她的溫柔,更愛她身為女人的智慧。

  張小嫻,是繼亦舒之後的香港文壇最受歡迎的言情作家。代表作,比如《麵包樹上的女人》、《荷包裡的單人床》等。說實話,這兩部最有名的小說,我並未曾拜讀過。一直以來,我最愛張小嫻的語錄。那一句短小的句子就像那一米陽光,直射我們心裡最脆弱最敏感的部位,那同樣也是最柔軟的位置。或許,這與我本身就很契合。感性、理性一直都是糾結我的內心。說:“小培,你的心太細膩、太敏感了,你應該認清現實。”我,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應付,這些所謂的現實。可我卻清楚的知道,我在成長,一步步的,流著淚,笑著說:“我懂了”

  《擁抱》裡有一個A,她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可她也同樣抗拒,因為她太想要守護。這個角色,我是完全懂得。她的矛盾,她的糾結,相信每一個善良的女孩,哦,不,我更應該說是善良的女子,都有所經歷的。可是,又能如何了?現實的力量,就是要讓你認清生活,而同樣,生活的力量,也要讓你認清現實。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守護我們固有的財富比如:才情、善良、堅強等等。我們可以為了某些東西而妥協於生活,可是卻不允許自己犧牲美好的心靈。正如張小嫻所說:“遺憾也是一種幸福!”對,因為他是一種值得去做的遺憾。《擁抱》的主題雖然有點多偏於愛情,但我覺得它其實適合於所有,所有關於溫暖,有關於愛情。亦或是一個場景亦或是一個片段。

  《聖經》裡有這樣一句話:“人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所以,對啊,我們就要擁抱所有的愛,所有的溫暖,盡情肆意於在這神奇的熱土上,放飛自己,奔跑在生命的有限軌道上。享受生活,愛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