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導學案參考(教師版)
一、學習目標
1、品味語言,把握意象,體味詩歌的語言美和意象美。
2、體會徐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
二、背景資料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中學與郁達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22年8月辭別劍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於泰山腳下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時年35歲。
徐志摩可以說是新詩的詩魂,他的新詩可堪千古絕唱,他的行為與品格受到同仁、朋友、學生的讚賞與愛戴,他對愛情的執著追求雖為文壇風流佳話,亦留有諸多遺憾,但他那天真無邪,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真諦的精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胡適以為,徐志摩的人生觀裡只有三個大字:愛、自由、美,他的作品就是這種精神的融合與體現。
《再別康橋》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可堪千古絕唱的經典之作。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的一切,充滿了這位浪漫詩人所需的古老、寧靜、充盈夢幻色彩的氛圍,康橋是詩人一生“真愉快”時光的所在,如今詩人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湧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於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三、預習練習
給下列加點注音
盪漾( ) 青荇( ) 浮藻( ) 沉澱( )
長篙( ) 漫溯( ) 笙簫( ) 河畔( )
四、質疑討論
1、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詩人選擇這些意象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雲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雲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裡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頭盪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彷彿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裡放歌”。詩人的快樂透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2、《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 建築美,試作分析。
參考答案:1, 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雲彩,金柳,夕陽,波光,豔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雲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裡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透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 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 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C, 迴環復沓。首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迴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築美,是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五、遷移創新(完成時間:20分鐘 完成日期:2010-11-19)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圈養/可圈可點 語塞/敷衍塞責 埋單/互相埋怨
B.挑剔/武裝挑釁 慰藉/聲名狼藉 扎染/安營紮寨
C.提挈/鍥而不捨 花圃/魂驚甫定 祛除/膽怯畏縮
D.機杼/毀家紓難 胼胝/民脂民膏 緋聞/成績斐然
參考答案:B (A juàn/quān sè mái/mán ; B tiāo/tiǎo jiè/jí zā/zhā;
C qiè pǔ/fǔ qū/ qiè; D zhù/shū zhī fēi/fěi)
2、下列各句中,加線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今年的招生、考試、錄取工作進展順利,未發生一起徇私枉法的事件。
B.辛棄疾的詞大多以激昂跌宕、翻雲覆雨的氣勢來抒情言志,風格豪放雄渾,在南宋詞壇中佔有重要地位。
C.在適應性教育中,不唯書、不唯上、大膽懷疑等思想和行為往往被視為出格,但在培養創造性時就必須開禁,否則創造教育就是葉公好龍。
D.老李雖然老態龍鍾,但走路做事卻仍然快捷利索,這同他堅持鍛鍊身體是分不開的。
參考答案:C [“徇私枉法”指曲從私情,不顧國法而錯斷案件。“翻雲覆雨”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葉公好龍”比喻說是愛好某個事物,其實並不真愛好。“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面對這種商場保安隨便拘押顧客的現象,人們不禁要問:他們的職責是保護商場的貨櫃安全和環境安全,不是執法者,怎麼能隨意動用公權,限制別人的人身自由呢?
B.總體說來,山寨文化的盛行甚至氾濫,與其說是對草根創新精神的彰顯和標榜,不如說是對國人智慧財產權意識嚴重缺乏的揭露和諷刺。
C.據新浪網訊息,這場大火持續燃燒了將近一週,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更為嚴重的是,在安全事故頻發,人們危機意識漸漸強烈的今天,給人們的心理上再次留下了憂患的陰影。
D.文章認為,杜小卿雖是舊朝代的知識分子,但其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還沒有從封建制度裡脫胎換骨,他的作品及其行為表現出來的依然不是爭取思想解放的自覺意識。
參考答案: B(A,搭配不當:“職責……不是執法者”錯;C項,雜糅,“給……上再次留下”應為“給……再次留下”或“在……上再次留下”;D項,轉折關係錯。應將“雖”和“但”刪去)
4、閱讀下面這首小詩,在橫線處仿寫出適當的詩句。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 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 ;
, 那凜然的正義, 那博大的胸懷,
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 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參考答案:那無窮的真理 那無窮的奧秘/ 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讓我深深地熱愛、感到敬畏/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 它是那樣廣闊而寧靜
5、閱讀下面一段材料,以第二人稱寫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達對人物的崇敬讚美之情。要求抓住人物特徵,感情真摯,使用兩個對稱的比喻句,不超過40個字。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幹部,2004年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工作出色、群眾信服,小崗村群眾兩度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集體摁手印到派出機關要求將他留任。沈浩在小崗村一住就是幾年,處處為村裡謀規劃、辦實事,大年三十還泡在村裡,幾年來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幾年裡,小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美麗、和諧、富裕、文明的的社會主義新小崗重新向世人展示著它獨有的魅力,躋身“全國十大名村”榮譽行列。2009年11月6日,他因積勞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
參考答案:1、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埋進了這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2、無私獻身農村,你是一尊雕塑;有心創下偉績,你是一座豐碑。
6、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麼?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4分)
參考答案: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徵。
(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手法;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