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昌齡> 出塞王昌齡影片

出塞王昌齡影片

出塞王昌齡影片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王昌齡的出塞!

  《出塞》

  zuòzhě:wánɡchānɡlínɡ

  作者:王昌齡

  qínshímínɡyuèhànshíɡuān,wànlǐchánɡzhēnɡrénwèihái。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dànshǐlónɡchénɡfēijiānɡzài,bùjiàohúmǎdùyīnshān。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註釋】

  ① 但使: 只要。

  ② 龍城: 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③ 飛將: 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④ 陰山: 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賞析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凡是歷史上膾炙人口的詩歌,都有著獨特的思想藝術魅力。王昌齡這一首有名的邊塞七絕,其妙處在於;篇幅雖小,而容量特大.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他透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四句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詩的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七個字,即展現出一幅壯闊的圖畫: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塞。詩人只用大筆勾勒,不作細緻描繪,卻恰好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渲染出孤寂、蒼涼的氣氛。尤為奇妙的是,詩人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三字加以修飾,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這是詩人對長期的邊塞戰爭作了深刻思考而產生的“神來之筆”!接著,詩人觸景生情,寫出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這一句既敘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嘆中暗示當時邊防多事,表現了詩人對於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這一句,又從空間的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這樣,詩人便創造了時空交織的意象,把讀者帶到萬里以外的邊塞,引進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去回憶、體驗、思考。這兩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漢時的邊關,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戰爭一直持續不斷。已有多少士卒血灑沙場,至死未歸;又有多少戰士仍然戍守著邊關,不能歸來。詩人藉助闊大、悠久的時空意象,表現戰爭給秦、漢以來歷代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立意既高,又看得深遠,真可謂“發興高遠”。

  【賞析二】

  這是王昌齡寫的一首著名的邊塞七絕。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內容在其中。詩人以自己內心的深厚感觸注於筆端,對當時的邊塞的戰爭狀況做了細緻的高度的描述。詩人透過對時間和空間的整體上的把握和意境的經營,把景物和敘事以及抒情和議論緊緊的想結合在一起,在這28個字裡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得全詩給人的感覺是既讓人充滿激情又印人深思。

  全詩的第一句以秦時明月漢時關開始,立刻在我們讀者的眼前展現了一幅雄壯的畫面,一輪皎潔明亮的明月照耀著邊關。雖然詩人這裡只是一筆概括,但是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邊塞的壯闊和蕭條,為全詩染上了孤獨蒼涼的意境。接下來,詩人因為看見這樣的景色而觸動了內心的情感,寫下了下面一句萬里長征人未還,這一句既是在抒發詩人內心的感情但同時又是在描述著一個事實。在詩人深深的嘆息中我們感受到邊塞戰事不斷將士久久不能歸家,體現了詩人對眾將士們的深深的同情。而這兩句同時又從空間的角度讓讀者看見邊關的山長路遠,讓我們跟著詩人的意境回到了歷史的長河中去思考體驗。秦漢時的邊關到現在還在月亮的照耀下依舊存在著,可是戰爭卻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多少將士用鮮血染紅了戰場,而如今還有很多的戰士依然在守護著邊關,不能歸家。詩人藉助這樣巨大的空間意境,體現了因為長久的戰亂給秦漢是的的人民帶來的深重的苦痛和災難。

  在接下來的第三句是對堅守邊關的將士發出吶喊,希望能夠再有一個像李廣那樣的飛將軍來帶領戰士們打敗敵人,讓敵人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來侵犯我們。“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透過抒情和議論的相結合,直接抒發了戍守邊防的戰士們的鞏固邊塞安全的心願和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讓讀者一下子充滿了昂揚的鬥志和深厚的愛國情誼。與此同時,這兩句又包含了濃濃的諷刺意味,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的昏庸和將帥無能的強烈不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