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邊塞詩詞四首課件

邊塞詩詞課件

邊塞詩詞四首課件

  古有邊塞詩詞絕句四首,這四首詩的賞析價值極高,也是語文教學的課程之一。

  》》》

  邊塞詩詞四首

  涼 州 詞

  蒲桃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

  涼 州 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

  出 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來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

  初、盛唐時期,東北,西北,西南各處國防線上常有戰事,唐朝政府不得不派大軍守衛邊境。統率這些國防軍的節度使都是著名的將帥,他們需要帶一批文人去掌管文書事務。文人進入節度使幕府,有希望由於長官的舉薦而獲得一官半職。在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許多著名詩人都被收羅在邊防節度使的幕下。這些詩人熟悉了邊塞風物和將士的生活、情緒,用各種形式的詩歌來歌詠、表現它們,於是唐詩中大量出現了這一類的新題材。我們把這一類詩歌稱為邊塞詩。我們己講過了高適、岑參的三首七言歌行形式的邊塞詩,現在再選講四首七言絕句形式的邊塞詩。

  第一、二首都題作《涼州詞》。“涼州”是當時新流行的曲調。據說有一位龜茲國王愛好音樂,他在大山中聽風聲水聲,和他的樂師們一起譜成許多歌曲,在西域風行一時。唐朝的隴右節度使郭知運蒐集到這些曲譜,進獻給玄宗,玄宗就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並配上新的中國歌詞。就以歌曲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有“伊州”、“甘州”、“涼州”等十多個曲調。詩人們熱烈歡迎這些新鮮的歌曲,大家都為它們作詞,因此許多人的詩集裡都有以“涼州詞”、“伊州詞”或“甘州詞”為題的詩歌,它們是唐代新的樂府曲名,不是詩題。

  王翰的《涼州詞》寫一個即將奔赴戰場的將軍,在臨陣以前,僚屬給他歡送出徵。葡萄酒是涼州名產,夜光杯是最好的白玉酒杯,也是涼州名物。用這一句來概括宴席的豐盛。將軍還想多喝幾杯,可是軍士們已騎上馬,不便口頭催促,只是撥響著琵琶。將軍一聽,就知道夥伴們在催促他了。但將軍此時已喝得醉醺醺的。他是貪杯酗酒嗎?不是。他是貪生怕死嗎?也不是。他說:我醉倒在戰場上,你們也別笑我。你們看,從古以來,上陣作戰的人有幾個活著回來的?這就表現了將軍抱著必死之心,喝飽老酒,上馬殺敵的豪壯氣概。施鴻保評這二句道:“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他的體會沒有錯,我們應當把這二句看作幽默話。

  第二首王之渙的《涼州詞》,就用另外一種邊塞風光來譜詞了。他先寫塞上邊城,在高山之間露出一片城牆。山下的黃河好象從白雲中流出來。他把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勾勒出來了。於是在這裡聽到有人在吹笛子,所吹的曲調恰是“折楊柳”。這是西北一帶的橫吹曲。從南北朝以來,人民有一種折楊柳枝送別的風俗,因而“折楊柳”的曲子又成為離別時奏的樂曲。現在聽到又有人在吹這個曲子,體會到吹笛人一定有懷鄉怨別之情。於是,詩人說:玉門關外,只有黃沙白草,春風都吹不到,哪裡有楊柳可折。你吹笛的人,也不要怨楊柳了吧。結合前面二句,就可以感覺到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是說玉門關外如此荒蕪寒冷,身居其地,懷鄉恨別之情,極其深刻。“何須怨”不是真的勸他不要怨,而是說怨也無用,這是更深刻的反話。羌笛是西羌人做的笛子,吹笛子的人還是守衛邊塞的大唐戰士,不能理解為羌人在吹笛子。李白有一首《春夜洛陽聞笛》詩,其二句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可以為解釋王之渙此詩的參考。近來有人註釋此詩,知道“折楊柳’是曲名,卻沒有註明這個曲子的意義,因而對全詩的主題思想就無所知了。

  這首詩最早見於《國秀集》。第一、二句雲:“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直上白雲間。”次序與今本不同。其次是《集異記》所引,第一句作“黃沙遠上白雲間”。後來在許多宋人書中,都作“黃沙直上白雲間”①。“黃河”與“黃沙”,“遠上”與“直上”,孰是孰非,引起了後人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