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不該失去的生命散文

不該失去的生命散文

不該失去的生命散文

  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讚譽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談傳至今人,贊不絕耳。大禹治水疏河道改其水,氾濫的洪水如野獸得以馴服。禾苗生長,四野穀物豐登,汝河才有今天九曲十八灣的容顏。

  汝河在恆古時代,人們把汝河叫作汝水,以示對母親河的愛戴。千百年來汝河兩岸的兒女,奔走在汝河之間,越汝河走南北。夏天趟河冬天越冰,多少個春夏秋冬,汝河兩岸的兒女世代祈盼一橋樑貫通南北,這就是對汝水我們母親河的期待和願望。

  上世紀九十年代,鎮上新調來一書記,人們都叫他“山書記”其實他不姓山,因為他在n鎮任職鎮書記期間,帶領百姓治理荒山有功,有一新聞記者以“山書記”為題材報道了他。從此,“山書記”這一桂冠的綽號非他莫屬。

  “山書記”伏牛山系雲夢山中,梨樹灣村人,他出生在農家,其父張道元是山村野夫沒有多少文化。他的父親踏實能幹,飼養幾頭大黃牛,農忙用黃牛耕地,農閒冬天喂牛,夏天放牛。一年下來在賣幾頭牛犢。用賣牛的錢供養兒子讀書,在他父母心境中,老一代讀書甚少無知,生來就是種田的命。他老人家渴望他的兒女不再種田,渴盼他的兒女過早走出大山,去撲捉新的生活。

  張道元,“山書記”張國慶的父親,他一輩子挺會拉攏送禮,白看他是山村野夫有錢他都能用到刀刃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娃子去當兵可是個稀罕的事,張道元為其兒子張國慶把錢沒有白花,參軍就是走出大山的階梯,張道元也就這樣為兒子盤算著。

  張國慶在部隊參軍幾年也沒有混出個人模人樣,他在部隊入了黨,復員後回到梨樹灣務農。後來被鎮書記任命為梨樹灣村委第一書記。在他任村委書記期間,有了和縣級領導接觸的機會。張國慶黨校畢業後任職n鎮黨委書記。後調到m鎮任職黨委書記。

  “山書記”調到m鎮,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拿出治理荒山的勁頭治理汝河。組織全鎮老百姓集資三十萬建橋款,欲打造建成m鎮貫通汝河南北一橋樑,讓汝河黎民百姓出行快捷方便,不再遭受兩岸出行難的困惑。讓老百姓沒有想到的是,人民公僕“山書記”拿走兩空建橋款據為己有拉攏送禮,橋還沒有動工“山書記”就調到a縣“工業局”任職,在“工業局局長”任職期間,他又因經濟問題被判刑,後保外就醫中而死亡,現已作古。

  建橋款飽如私囊,建成的大橋少了兩空橋,整個大橋由於資金被貪,建成的大橋整體不堅固。大橋建好後,汝河兩岸的老百姓是高興了一陣子,再也不跨河岸,越雪冰走南北。

  大橋建成後,沒有幾年的時光,車輛就軋壞了橋樑路面,政府職能機構沒有及時上報,交通職能機構。在不干預的情況繼而軋壞了橋樑,軋壞的橋樑開始下陷。當地政府機構派在政府打工,做夏收防火宣傳員的幾個年輕小夥子,把兩輛做防火宣傳的小汽車堵在大橋的兩端,再也沒有明顯阻止車輛行人的公示。然兒,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有人騎摩托車撞到了橫在橋北端的車輛上。悲哀的是這一撞,使小夥死於非命。

  王大寶(化名)二十幾歲的小夥子,今年夏天準備結婚,他經常穿梭在汝河這座大橋上。二〇一八年夏七月的一天,這一天是他帶著家人,和豐盛的禮物去女朋友家下聘禮的日子,大喜的日子來臨他貪杯無度多喝了幾杯酒,酒醉的他在女朋友家逗留到晚十點,他騎上摩托車行駛到汝河大橋,撞上橫在橋北段的汽車上,王大寶就這樣出事了。

  王大寶的母親匍匐在兒子的身上,哭訴的很是可憐。她哭訴著:橋壞了,我的`兒子因橋壞而失去生命。她哭喊著:……兒啦……兒啦……他時而拍打著兒子撞著的車子,時而又用頭頂撞車子的玻璃。她把車子撞的砰砰響,她老人家埋怨車子不該放在這裡,奪去我兒子的生命。她老人家又埋怨兒子,黑更半夜喝酒惹了禍端。這位母親哀怨哭訴著:兒啊……兒啊……你是孃的天!沒有了兒子,娘怎樣還能活著?老人家癱倒在地上,兩手摔打著地面,不能活了……我不能活了,鼻子一把、淚一把,匍匐在兒子的胸前。

  這位老母親哀怨哭喊著……我的小蛋蛋……我的小蛋蛋……哀怨的哭聲拍打著汝河兩岸的樹葉樹梢不肯遠去。

  夏種到秋收時光荏苒,汝水我們的母親河從沸騰中又平靜下來。汝水她老人家的兒女忙碌中收穫些什麼?有喜慶,還有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