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工作計劃6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驗工作計劃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驗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提升本校骨幹教師人文素養、專業水平為目標,發揮學校名師工作室“培養教師、開展科研、開發課程”的功能,使名師工作室成為學校教育智力資源的集聚地,成為骨幹教師交流的舞臺、成長的搖籃。
二、工作措施
(一)提升思想素養
1.確立“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理念,建設以“愛心為核心,專業為重點,學術為亮點”的師德建設目標,以“與書為伴,與文同行,啟迪職業智慧,提升學養情懷”的專業素養目標。
2.紮實開展讀書活動,提升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的人文素養。本學期重點讀《一生用來做教師》和《深度教學——構建優質高效課堂的方法》,每位工作室成員在學期末交出一份讀書筆記。
(二)推進業務發展
1.規範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做好教學“五環節”的落實,堅持教學反思,做到經常撰寫教學反思筆記,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在“學習與思辨”中促進專業的日益厚實、睿智。
2.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研討觀摩活動,透過觀摩學習,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藝術,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班主任(德育)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其實提升學校德育工作實效。
(三)做好專業輻射
1.根據《上海市教師發展學校和見習期教師規範化培訓學校》的要求,做好見習期教師的結對帶教活動。
2.認真做好“我的課堂我精彩”名師課堂開放活動,要求每兩週舉行一次課堂開放。
3.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提升專業品位,努力形成教學風格(特點)。區學科名師每月一次為“青年教師工作坊”作專題講座,分享自我的教學得失,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四)開展教育科研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邀請有關領導、專家來校作報告、開講座,爭取得到領導、專家的引領和指導,在教育科研上更上一層樓。
2.進一步梳理教學難點、重點和問題,落實並確定研究課題,積極參加區教育科研的課題申報。
實驗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緊密聯絡本校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裝置和器材,最大限度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推動學校實驗工作進一步發展,大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為培養新的實用人才作貢獻。
二、基本情況:
我校現有9個教學班,實驗設施與裝置配套相對短缺,只能基本滿足實驗需要。
三、任務和要求:
1、加強實驗教學,做到能做的實驗必做;
2、加強電化教學,讓學校現有的電化教學裝置儘可能為我校教育教學服務;
3、開齊開足分組實驗;
4、開齊開足全部演示實驗;
5、定期開展實驗和電教課題研究;
四、具體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實驗教學領導小組;
2、各年級成立實驗興趣小組,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起帶頭示範作用;
3、在全校再次掀起實驗教學熱潮,促進實驗教學進一步發展;
4、為全校教師放映外地優質課教學錄影,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5、定期進行實驗器材使用知識講座,保證教師得心應手的使用和操作;
6、繼續開展科技興趣小組活動;
7、切實搞好實驗器材管理和維修添置工作,確保實驗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實驗工作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指導,建立符合“愛德求真”辦學指導思想的、有我校雙語特色的體育教育課程,提高學生體育素養,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質,以美育人,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二、 課程設定
一) 基本原則
1、 整體性原則,建立顯性課程(包括學科類課程和活動課),隱性課程(包括運
動會、小型體育競賽、體育興趣小組、課間操等)。
2、 科學性原則,要遵循體育教育的規律和國家教育部的課程要求。
二) 基本要求
1、 開足、開齊、開好學科類課程
按照國家教育部制訂的課時計劃行課,即體育課一、二年級每週4節,三~六年級每週3節,體育活動課1節。全校所有班級由教導處統一制課表行課,並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教師,不得隨意停課或減少課時。對學科教師要納入學校的相關考核。體育類學科教學以學生身體鍛鍊為主,著眼於全體學生整體發展,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體育素養和良好的身體素質。課堂教學注意知識性、體育性、科學性相結合,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體育教師要分層(老中青教師)在每學期上2~3次公開課(示範課、教研課、彙報課),並逐一進行研課活動。
2、 開展多種形式,富有吸引力的體育課以及體育活動課
體育教育著眼於普及,兼顧提高。體育課要注意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注意室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體育活動課是體育課必要補充。活動課的師資可以是校內體育課教師,也可以是非體育課教師,還可聘請校外專家,活動課要有計劃、有考核、有記載、有反饋,規範管理。
3、 抓好隱性類課程,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體育隱形類課程潛移默化的發揮美育功能,教育實效性好。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如塑膠田徑場、塑膠籃球場、幼兒體育娛樂場,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堅持每天的課間操、眼保健操等日常體育鍛煉活動;每年一次全校性運動會;冬季“三項”活動;民間傳統體育活動等等。
三、體育學科教學的具體管理要求
學校一貫按“條例”要求,安排每週三課、兩操、一活動,並且安排了合理的管理與監控。
1、執行教學計劃和實施新課標情況:
在教研組組織下,每位教師制定年度、學期教學計劃,並在教研組備案同時教務處備案。在教學過程中教研組和教務處對體育教師對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管理和監控。
A、管理和監控從部門分
(1)分管體育工作校長:應明確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以及體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明確體育組年度工作計劃及重點,參加體育教研組工作會,隨時檢視體育課及體育工作,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2)學校教務處:嚴格遵循人體活動規律和場地容量的規定,科學地排課,並嚴格控制教師自行調課的現象,教務處應有對教師檢查教案的權利並做記錄,以備在對教師年終考評時提用。
(3)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制定計劃並帶頭執行計劃,組織好每週一次的教研組會,瞭解教師的工作情況,打破情面嚴格管理。透過看課認真交換意見,如有必要還可以在教研組會上做專題討論,形成共識,同時做好記錄與備課組長一起進行研究,以形成有特點的校本課程。
(4)體育器材保管員:瞭解各位教師近期的教材,隨堂提供教學器材並向學校提供不足器材的添置。除了備有《器材使用情況表》,還應有學校體育課總訂表和各位體育教師《本學期主要教材、器材登記表》。
B、管理和監控從時段上分
可以分成日常、周/月、學期/年度的管理監控。
(1)日常管理監控:在教研組會決議下,由教研組長分管三課兩操一活動的內容和組織,並在下一週教研組會上在組上彙報工作,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如果在使用上有重合,由教研組長之間調節。
(2)周/月管理監控:由教研組長負責執行教研組工作計劃以及上課工作,檢查體育課情況及各項活動情況,調整工作思路及日常活動內容和組織工作,並將工作情況向上級彙報,提出管理建議。
(3)學期、年度管理監控:由分管體育工作校長全面關心學校體育工作,利用教研組會時間檢視教師教案,並抽時間觀看體育課及體育活動,與體育教研組長一起研究學校體育工作,並全力支援體育組工作。
四、課外體育活動與課餘訓練管理具體要求
課外體育活動:
1、 早操:每期安排體育教師配合住校生管理員,組織學生早操鍛鍊。體育教師之間進行組織安排交流,儘可能使早操鍛鍊的組織合理化、規範化。如:住校生早鍛鍊。
2、 課外輔導活動:我們體育活動課作為體育課的延續,把體育課上的教學內容安排到、體育活動課中來繼續練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教學比賽;能力弱一點的學生以班、組或男、女生,在由組長帶領下的小組進行練習。教師在所有安排的組與組之間巡迴檢查並輔導。如:《學生體質標準》實施;一年一度的吳江市田徑運動會。
3、 群眾性的競賽活動:群眾性的競賽活動是由各個年級任課體育教師徵求學生意見、提出學期競賽活動方案、年級組配合、分管體育領導同意後進行的活動。活動中體育教師幫助和配合學生骨幹組織各個體育專案的活動。
五、主要工作安排
時 間
內 容
記 事
9月
1、本學期教學計劃的制定和檢驗
全組
2、吳江市中學生運動會(裁判)
吳方明、徐軍
3、體育教育基地活動
徐軍、查文炳
10月
1、吳江市教學能手比賽(片級)
沈蠶行
2、吳江市團委“15人16足跑”活動籌備
全組
11月
1、分階段六認真抽查
教導處、體育組
2、江蘇省教學能手觀摩活動
徐軍
3、論文的撰寫與投稿
吳方明
12月
1、教師有效訓練和備課檢測
兩校區教師
2、二、三年級親子運動會
教導處、體育組
3、繩採飛揚冬之戀活動的策劃和準備工作
全組
4、繩採飛揚冬之戀的具體實施工作
分工合作
5、學生體質測試
全組和分校區檢測
1月
1、六認真考評
徐軍
2、學期總結,各類表格上交
徐軍
3、成績彙總
教導處
實驗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
總體分析:
從學生的知識基礎看,學生在小學自然、社會學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瞭解一部分與化學有關的基礎知識。從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來看,大多數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邏輯推理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從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看,75%左右的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學習慣,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能獨立完成實驗,但個別學困生自制力差。從學生的學習態度看,各個班的同學90%以上要求進步,態度端正,上進心強,但部分同學學習目標欠明確。各個班發展較為均衡。面對實際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因材施教,使他們得以全面、健康地發展。
二、實驗內容分析:
新課程標準強調科學探究的重要性與有效性,旨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激發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渴望瞭解化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為了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化學學科內容特點,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絡,新教材將原有的部分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全部改為“活動與探究”、“家庭小實驗”等。這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實驗氛圍,為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在實驗中切身體會到過程提供了條件。
演示實驗有:空氣成分的測定、物質的變化、水的組成、碳的單質的化學性質、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與製法、燃燒的條件、合金的性質、溶液、金屬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配製、酸、鹼、鹽的性質等。這些實驗有助於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同時,也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掌握一定的實驗方法並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精神。
活動與探究有:探究蠟燭及蠟燭燃燒時的變化;探究吸入的空氣和撥出的氣體有什麼不同;探究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探究水的淨化過程;探究物質構成的奧秘;探究碳的單質的化學性質;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質;:探究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探究質量守恆定律;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探究燃料燃燒的條件;探究鐵製品鏽蝕的條件;探究物質溶解時溫度的變化;探究什麼是飽和溶液;探究如何繪製溶解度曲線;探究自制指示劑在不同溶液中的變化;探究酸、鹼的化學性質;探究酸、鹼的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用PH試紙測定一些溶液的PH;測定溶液酸、鹼度對頭髮的影響;探究如何提純粗鹽;探究初步區分氮肥、磷肥、鉀肥的方法;探究有機物的組成;探究如何檢視服裝面料的纖維種類等。透過這些實驗,讓學生從實驗成果中體會到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體會到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實驗過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學生對實驗的認識並提高實驗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學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實驗目標: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和保證,化學課程要求學生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並對實驗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能進行藥品的取用、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線、加熱等基本的化學實驗操作。
2、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實驗的目的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並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學會配製一定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4、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改造性質檢驗和區分一些常見的物質。
實驗工作計劃 篇5
堅持以《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教科研工作的專題化,樹立教師天職是為了每個學生全面生動的發展的觀念,注重校內和校際交流,努力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全面推進師生的整體素質。
一、工作重點:
1、明確實驗的目的意義。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努力做到建設符合標準;裝備綜合配套;管理科學規範;使用注重實效。
2、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教育研究活動,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研究與討論,精心組織好公開教學活動,突出專題,保證科學學科的教學質量,並積極撰寫論文。
3、開展教師自制教具活動,以便豐富教學材料,充實實驗設施。
二、具體工作
(一)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
1、對照三室佈置標準,認真完善三室的各種制度,使之有據可依,有規可循。
2、按照儀器配備目錄標準,進一步整理、擺放各種儀器,儘量做到合理、科學、規範,並使之與帳卡一致。同時要作好相關實驗器材的申報,採購,訂購儀器等工作;
3、實驗員必須擬定科學教學計劃,各年級科學教學工作須按計劃進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填寫演示實驗計劃、分組實驗計劃、演示實驗單、分組實驗單等表格。上實驗課前,要求學生預習實驗內容,上課要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要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和愛護儀器,節省藥品的思想教育,還要加強指導,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實驗筆記和實驗報告,使實驗順利完成。
4、實驗結束後,及時清洗、清點儀器,並填寫好實驗教學的“記錄單”,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同時簽字。每學期把“通知單”“記錄單”整理裝訂成冊儲存起來。
5、嚴格履行借交手續20xx年小學實驗室工作計劃5篇20xx年小學實驗室工作計劃5篇。借領儀器時,並做好記載。按時歸還,歸還時認真檢查儀器是否完損。
6、愛護儀器,妥善保管。嚴禁把儀器放到教室裡落灰落塵,影響其精密度。
7、加強三室衛生及環境的佈置。做到經常清掃、擦洗,經常通風換氣,保障儀器無黴變現象。做好實驗到的防火、防塵、防潮、防鏽、防腐蝕、防壓、防震、防碰的工作。
8、材料歸檔
(1)每學期(學年)按時將各類材料分類裝訂後歸檔,並按時填寫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範,便於查閱;
(2)在材料歸檔的過程中注意材料的質量與數量符合相應的要求;
9、做好年終儀器的清查工作。
三、科學教學工作
1、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各項教學活動,借鑑先進經驗,爭取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2、定時,定點,定內容,形式多樣的開展教育研究組活動,積極撰寫札記,教後感,反思教學得失,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3、認真做好學校要求的各項工作:及時更新完善自己的部落格,積極上傳各種優秀的教學資源,來充實學校的網站資源。
4、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教育研究組要組織每位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並充分利用好《科學課》、《科學課程標準》等專業性學科期刊,定期組織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檔案和教學業務知識,注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並且做好記錄。每位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專業知識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水平,積極參加校級的教學評比等活動,在實踐中鍛鍊自己;工作中,要加強同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組內形成一種和諧、默契的同事關係,以求大家共同進步。
5、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位教師應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認真鑽研新課標、教材,分析學生實際,編制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媒體,認真寫好教案。全組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並講究備課的實效;深入落實探究--研討教學法,注重讓學生體驗科學發現、科學研究、科學創造的過程,形成自主的科學態度,發展科學素養,教師要認真組織學生參與科學實驗與科學實踐。
6、科學特色活動
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須同學科的整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積極開展具有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實踐性、創造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
(1)讓學生製作科普手抄報,使廣大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質。
(2)開展讀科普書籍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以達到從課外書籍上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的目的
以此來組織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
(3)組織學生進行創作科學幻想畫的活動。為進一步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以及大膽想象、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培養孩子成為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熱愛家鄉,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創作出與科學有關的敢於大膽創新,有意義的畫作。優秀作品頒發獲獎證書。
實驗工作計劃 篇6
為了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教育裝備管理,我校將紮實開展實驗教學工作,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採取多項有效措施,並做好計劃工作。
一、實驗教學指導思想
透過實驗,為了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生物學知識、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生物知識,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生物實驗教學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二、具體工作
1、明確職責、制定好管理制度
以生物組長為首,組成由組長、生物學教師及實驗員為單位的團隊,針對每次的實驗目的、過程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及時做好準備工作,並對每次實驗進行總結。
2、穩定開展實驗教學工作
為提高實驗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學校每年都加強對實驗教師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有實驗室規範化管理、實驗技能規範操作等。
3、及時做好準備工作
學期初、期末各進行一次帳物校對,做到兩者相符,並做好有關的報損記錄。平時經常檢視實驗儀器和實驗用品,能修的及時修理,不足的及時購買。
4、完善實驗教學結構、探索教學新模式
針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缺乏創造性、沒有思考的時間,將嘗試運用“生命化課堂”的新理念來進行探索實驗教學,提倡自制教具與改進教具,鼓勵學生參加自制教具的活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節省經費。首先由教師在課前向學生公佈題目,其次學生根據所學過的知識,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經師生討論,由學生在實驗室獨立完成實驗,最後得出結論。
5、加強實驗教學,積極準備實驗,強化操作訓練
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有效的組織、監督、準備、指導等項工作,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學生實驗。在做好課內實驗的同時,合理安排時間,認真組織好學生,指導學生做好課外實驗,實驗室定期向學生開放,使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得到充分鍛鍊,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動腦能力大大增強。從而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功效,有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三、實驗教學進度
按學校統一進度教學
四、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合理安排實驗課,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創造條件。
變實驗大班上課為小班。實驗課實行小班上課是最佳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人數少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參與實驗,也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指導更多的學生。教師可以邊講解實驗邊演示,並請部分學生參加演示,其他同學觀察並給予評論,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學校給予必要的支援
1、按期配齊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裝置。
2、為實驗室提供適當的經費,以購買實驗過程中的相關耗材。
3、應將實驗教學考核和實驗教學檔案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考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