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廣而告之散文

廣而告之散文

廣而告之散文

  煙雨紅塵編輯部最近有一篇文章——福州晚報:農民工寫成45萬字小說。

  煙雨紅塵編輯部除了轉載福州晚報的報道以外,還加以長篇評論和作者介紹,並對這篇文章在煙雨紅塵網站的閱讀量表示驚訝,50多萬的點選量,對於一位農民工作者來說,應該是一個美好的資料。

  我們並不反對農民工寫文章,其實,農民工寫文章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現在我國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凡是成年人都具備了用文字來表達思想的能力,而且,農民工這個行業並不是什麼社會底層的行業,它的興起已經足以證明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符合我國的現狀,讓更多的農民從貧困中走出來的一條必然之路。

  從農民到工人到今天的兩者結合,這是中國的特色,在戶籍改革還停留在30年前的今天,用農民工一詞來代替我國存在的階層觀念,這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一種行業劃分的新意思,在這位寫成45萬字的農民工的炒作成功以後,我國還將出現“農民-工人-作家”——簡稱“農工家”的.新名詞,這種新的名詞將陸續出現,不斷湧現。

  我在這篇文章的後面跟貼——炒作?不,廣告!有人給我回帖——廣而告之,未嘗不可!

  炒作是有疑問的,廣告是真實的,這就是我所說的意思,很感謝這位老兄的承認和疑問!如果我們不去深挖其中深層次的內因,單從這篇文章的評論,足可以證明煙雨紅塵對網站作者的厚愛,說實話,我沒有看過這本小說,也就沒有資格評論這本小說好醜。

  能夠證明這本小說最好的依據那就是點選率了,這也是煙雨紅塵編輯部寫這篇文章所要充分說明的,其實,煙雨紅塵網站點選量比這本小說高的,多了去了,與其用點選量來論證這本小說的可讀性,還不如用“農工家”的明堂來論述更為有意義。

  一部好的小說需要炒作,一部好的電影需要炒作,一個好的商品需要炒作,一位好的人才也同樣需要炒作,這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並沒有什麼值的奇怪的,評價商品成功的最佳標準是效益,文學作品作為商品的一種,自然也應該以經濟效益作為衡量好醜的標準。

  效益的產生並不是商品的內在質量,而是所製作的商品即將走向市場前的炒作,也就是廣告,沒有廣而告之,就沒有更多的人認識,只有讓更多的人認識,當商品面世以後才能產生最佳的經濟效益,這是每一位成功的製作商所需要具備的起碼知識。

  廣告,已經成為了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天沒有了廣告,我們的生活就會失去很多精彩,美的廣告讓人賞心悅目,即使上當受騙也不會後悔!

  也許,炒作對於商家來說是貶義詞,也許,廣告對於商家來說是褒義詞,其實,究其真實的含義並沒有什麼原則的區別,我們往往把炒作視為以假亂真的一種虛假行為,把廣告視為商品推銷的正常手段,在這虛假行為和正常手段的對立中人們需要的是鑑別!

  我很嚴肅地說明,我完全沒有把這本小說的廣而告之作為炒作來認為,我也同樣認為它是廣告,一個很正常和成功的廣告,因為它已經獲得了50多萬的點選率,如果這樣的廣告繼續下去,很快,它就要跟上我的長篇小說——“在廣西的那些日子”了,我的只有80萬,要是煙雨紅塵編輯部能夠像這位“農工家”的作品一樣廣而告之,我想,100萬的點選率沒有問題。

  其實,點選率並不能說明作品的好醜,我的80萬點擊率也是透過自己的炒作騙來的,很多人上當受騙,可又不好承認,要是承認了,那多沒面子!我就利用了讀者的這種弱點,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