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沁園春> 蘇東坡沁園春

蘇東坡沁園春

蘇東坡沁園春

  引導語:北宋蘇軾的《沁園春·情若連環》這首詞是作者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寄給其弟蘇轍的作品。詞中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壯志難酬的苦悶,下文是小編整理這首詩的相關知識點,與大家分享閱讀與學習。

  【原文】

  沁園春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⑴。也不須驚怪,沈郎易瘦,也不須驚怪,潘鬢先愁⑵。總是難禁,許多魔難,奈好事教人不自由⑶。空追想,念前歡杳杳,後會悠悠⑷。

  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⑸。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書郵⑹。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⑺。須知道,口這般病染,兩處心頭。

  【註釋】

  ⑴連環:連結成串的玉環,比喻連續不斷。流水:流動的水,形容流逝的'歲月。

  ⑵驚怪:感到驚異奇怪。沈郎:指南朝梁沉約,亦借指腰肢瘦損之義。潘鬢( bìn):晉潘岳《秋興賦》序:“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潘鬢”謂中年鬢髮初白。

  ⑶好事:特指男女歡會或婚配。

  ⑷追想:猶回想。杳杳(yǎo):指渺茫。悠悠:指思念貌;憂思貌。

  ⑸凝眸:注視;目不轉睛地看。惹起:引起。新愁:新添的憂愁。

  ⑹相思:彼此想念。後多指男女相悅而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⑺伊行:她那裡。

  【白話譯文】

  感情就像成串的玉珠,悔恨如同流水,嚴重時是休。不必詫異,沈郎易瘦;也不必大驚小怪,白髮先愁。總是很難禁止,許多魔難,你喜歡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想想前歡杳杳,後來悠悠。

  目不轉睛的凝望。後悔上層樓。只是引起惆悵,新愁壓住舊愁。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封卷,密寄書信。考慮到他走,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眼淚收。要知道,這般的心病,兩人心頭。

  【作品介紹】

  《沁園春·情若連環》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早年時期作品。描繪了女主人公從自身的相思,設想對方的相思,道出相戀雙方的共同心病。為詞人真切體驗之作。這首詞以鋪敘手法說相思,婉轉言情卻不單調乏味。

  【創作背景】

  這首詞選自明朝萬曆刊《重編東坡先生外傳》卷八十三,《全宋詞》未錄。是北宋詞人蘇軾於早期所作,為描寫古代女子思戀情人的閨情詞。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寄給其弟蘇轍的作品。詞中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壯志難酬的苦悶。

  上闋一開篇,作者便以“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以及“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朝露漙漙”數句,繪聲繪色地畫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圖。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別具一番景象,但行人為了早日與弟弟聯床夜話,暢敘別情,他對於眼前一切,已無心觀賞。此時,作者“憑徵鞍無語”,進入沉思,感嘆“世路無窮,勞生有限 ”。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議論來。作者追憶:他們兄弟倆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長安,代指宋都汴京 。二陸,指西晉詩人陸機、陸雲兄弟。吳亡後,二陸入洛陽,以文章為當時士大夫所推重,時年只二十餘歲,詞裡用來比自己和弟弟蘇轍。當年,他們兄弟倆俱有遠大抱負,決心象伊尹那樣 ,“使是君為堯舜之君 ”(《孟子》中語 );象杜甫那樣,“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以實現其“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 ”(《上神宗皇帝書》)的政治理想。而且,他們兄弟倆“ 筆頭千字,胸中萬卷 ”,對於“致君堯舜”這一偉大功業,充滿著信心和希望。撫今追昔,作者深感他們兄弟倆在現實社會中都碰了壁。為了相互寬慰,作者將《論語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孔子家語》“優哉遊哉,可以卒歲”,以及牛僧孺“休論世上升沉事,且鬥尊前見在身”詩句,化入詞中,並加以改造、發揮,以自開解。結尾數句,作者表示自己在懷才不遇的境況下,要避開政治鬥爭的漩渦,以從容不迫的態度,姑且保全身體,飲酒作樂,悠閒度日。整首詞,除了開頭幾句形象描述之外,其餘大多是議論、成為一篇直抒胸臆的言志抒情之作。

  這首詞的議論、抒懷部分 ,遣詞命意無拘無束,經史子集信拈來,汪洋恣肆,顯示出作者橫放傑出的才華。詞中多處用典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四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的詩句 。“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三句 ,“優遊卒歲”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中魯國大夫叔向被囚後“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的話;“且鬥尊前”,化用杜甫《漫興》中“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的詩句。作者將上述典故靈活運用,推陳出新,生動地傳達出自已的志向與情懷。

  這首詞脈絡清晰,層次井然,迴環往復,波瀾起伏,上片的早行圖與下片的議論渾然一體,貫穿一氣,構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整體:頭幾句寫景,以“孤”、“青”、“野”、“殘”等字眼傳神地渲染出早行途中孤寂、悽清的環境和心境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一句,由自然景色轉入現實人生。其後,詞作由景物描寫而轉入追憶往事。“用舍由時,行藏在我”,由往事回到現實。結拍數句表明作者已從壯志難酬的苦悶中擺脫出來 ,獲得了內心的平靜和慰安。全詞集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融詩、文、經、史於一爐,體現了卓絕的才情。

  【名家點評】

  著名宋代文學學者孔凡禮《蘇軾詩詞選》:“這首詞託男女之情恨,抒極不平的心曲。”

  著名學者、作家周汝昌《千秋一寸心》:“相思風花,唯有坡公,餘而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