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駱駝祥子> 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駱駝祥子讀後感

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駱駝祥子讀後感1

  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並不公道,因為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駱駝祥子》中的許多語句,都把二十年代末被灰煙籠照這的社會刻畫的淋漓盡致。主人公祥子,就是例子,一個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青年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次次的打擊泯滅,吞噬,最後自甘墮落,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最初,祥子一心想要一個和平安寧的生活,並夢想開一個車坊來完成以後的工作,有了心中夢想的支撐,祥子的心意更加堅定,不久便用自己掙來的血汗錢買來了第一輛車,不料,卻被當時有權有利的人奪走了。祥子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他並沒有停滯不前,而是繼續選擇了朝著夢想前進。期間,一位廠房老爺的女兒虎妞對祥子產生了些許情愫,並偶然為祥子延續了後代,當時,祥子已經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便藉此用虎妞的積蓄買了第二輛車,結果卻還是依舊。此後,虎妞又因難產離開了人間,此時的祥子,已經被生活壓榨的粉碎,內心的堡壘被現實一次次推翻,他也只能一次次的逼迫自己重建,只是一次比一次支離破碎了。這樣的迴圈直至他喜愛的小福子也因生活的黑暗與世長辭了,一瞬之間,祥子心中最後的底線轟然倒塌,不久,祥子便墮落了,完全和之前判若兩人,掉入了深淵。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但卻把同類驅趕到野獸叢中。祥子所在的那座“文化之城”,把他變成了走獸。老舍寫用這篇文章,不止是為了揭發當時社會中讓人鄙夷的千瘡百孔,更是對人性的一種譴責。以悲劇作為結尾,又何嘗不是因為想揭露當今這個物慾縱橫的社會?

  理想,畢竟還是要切合實際,切合社會,如果總是無法實現,或者實現不了,那麼就有可能變成墮落、迷失、一蹶不振的祥子。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到底還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很困難,人自然就變得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來的方向,甚至最後淪陷為墮落。

  駱駝祥子讀後感2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叫《駱駝祥子》的書,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祥子一直想擁有自己的洋車。於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終於如願以償。然而他是那麼的不幸,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又攢足了錢。不過他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了,成為了末路鬼。

  這本書對舊社會的描寫十分生動,特別是對人心理的描寫,其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他想起自己原來穿著的白布小褂與那套陰丹士林藍的夾褲褂,那是多麼乾淨體面!是的,世界上還有很多比陰丹士林藍更體面的東西,可是祥子知道自己真能那麼幹淨利索是多麼不容易。這段寫出了祥子心裡對那些抓走他的大兵的不滿,寫出當時人們對體面生活的嚮往。

  祥子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可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面對偽探孫先生的威脅,他顫抖著交出了錢,使自己失去了買車的機會。還有一次,他被當兵的抓去,原本買的車也被沒收了,可他卻偏偏逃走的時候牽走了駱駝,駱駝走的太慢,而他只得慢慢走。這段寫出了祥子心裡的膽怯,沒有信心,不敢嘗試,十分害怕一切會使自己陷入險境的事情,也寫出了人們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從這當中,我明白了我們應該要果斷,然後明智的做出選擇。

  有的時候,他又被迷惑了,出賣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後的夥伴。為了錢,使得自己總是心神不寧,躲躲閃閃。總是為了自己的溫飽而苦惱,最終成為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讀完這本書,我真切感受到了老舍筆下舊社會的殘暴,專政,冷酷,也讓我感到我們要珍惜當下,做好自己,不能只為自己著想,要多為別人著想,為集體著想,這樣整個社會才能更美好。

  駱駝祥子讀後感3

  祥子,一個樸實又樸素的名字,是老舍著名作品《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它代表了中國舊社會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反映了時代的背景也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地主階級對底層人民的壓迫。

  是的,剛開始從祥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不懈的追求與執著的努力,她努力的拉車賺錢,只求買上一輛嶄新的車過著安穩舒適的生活。功夫不負有心人,透過他不懈的努力終於買上了一輛新車,從此他的精神上有了支柱,拉起車來更努力了,這是對他前期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個叫做祥子的大男孩那麼真誠那麼善良,用求不懈努力,此時祥子的形象是陽光的。

  但是書中的一段故事,也反映了祥子的缺點。在當時大兵都要捉人的時候,有人竟然要出兩元錢去清華園。別人都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怕大兵把他們抓走,只有祥子和一位大個子來幹這活。這點突出了他的貪小便宜貪小利的性格。這也為之後她的丟車和被大兵抓走埋下了伏筆,果然不出所料,祥子最終連車帶人一同被抓了去,他的性格最終害了他呀。

  最令我感觸頗深的地方是最後祥子的墮落,這是全文的高潮部分祥子不堪生活的重負,買車願望幾次無情得如同肥皂泡般的破滅。他也從一個陽光勇敢正直善良,助人為樂的好小夥子成了一個出賣朋友,整日抽菸飲酒無所事事的底層社會渣子。他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如同文中所說的一樣,成為了一個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是的,環境可以改變人,舊中國的黑暗舊中國的腐竹也給現在的新中國敲響了警鐘,讓我們共同團結起來,努力將中國建設的更好!

  駱駝祥子讀後感4

  當我看到《駱駝祥子》這一書名的時候,我並不理解“駱駝”與“祥子”到底有什麼關聯?是主人與家畜?祥子是誰呢?帶著這些疑問,我進入了這本書。看完後,我彷彿看到了老舍先生正用沉甸甸的筆寫著沉重而悲慘的一個個小說情節。那是個吃人的社會,一個20世紀30年代滿目瘡痍的舊中國。

  原本,一個老實、強壯、體面、要強、充滿理想,想要找尋一片自己的天空的祥子,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之下變得貪婪、狡詐、懶惰,成為了社會的渣滓,談不上什麼人格和尊嚴,只是一具沒用的行屍走肉。是什麼讓祥子變得如此墮落?是那個舊中國。最初,祥子省吃儉用,他買下了自己的車子,卻被大兵搶去了。但他沒有氣餒,只是心中怨恨那些大兵。第二次,他又努力攢錢,可是被可惡的孫偵探給敲詐了。祥子開始萌生了偷的念頭,可還是被他的正義與強烈的自尊給打消了。第三次,他取了又老又醜的虎妞,還用她的錢買了車子,日子已經過得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因難產而死了。祥子傷心、絕望,開始墮落,而又因為小福子想要重新奮鬥,可是,可憐的小福子,僅僅19歲就被父親賣了多次,只為養活她的弟弟們。可她最後淪落到了白房子,最終一死了之。她的死讓祥子真正的墮落了,“他利用著這點兒人格的殘餘到處去借”,借來的錢馬上便被揮霍掉了。他吃喝嫖賭,沒有了人格與尊嚴的他終於蛻化成了走獸。

  老舍先生將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為了就是要控訴當時那個封建的社會,鞭笞了國人的麻木與冷漠。就連祥子一個小小的理想都應被埋葬嗎?一個人充滿理想是多麼可貴,然而,社會卻是一個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豈不是造成悲劇的罪魁禍首?更多的人應該反思。即使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身邊看到“祥子”、“虎妞”、“小福子”的影子。

  祥子,我為你悲哀,更為當時那個可怕的社會悲哀。可如今社會不再黑暗,我們就應該同祥子一樣,擁有自己的理想,為之奮鬥。讓社會充滿希望,而不應再次出演祥子的悲劇。

  奮鬥吧,讓社會充滿真、善、美!

  駱駝祥子讀後感5

  第四章的故事顯然是祥子第二部分的開始,自然也要花上大部分的筆墨來描述去劉老爺租車之前的故事,祥子的心裡,行動都描述得非常的詳細,到了劉老爺家裡,祥子認識了潑辣的虎妞,並且於虎妞做了朋友,在於劉老頭談論分利的話語中,第四章也就結束了,著一章裡,對劉老爺的人物描述,祥子的心理描述,以及語言描述,都描述得十分的細緻,十分的普通,十分的.真實,也是有這種樸實而又真實的描述,在能體現出一個作家的寫作水平。

  在這一段時間裡,祥子非常的努力,並且非常的勤奮,甚至有些過了火,有時為了拉到自己指定的錢數,可以拉上一天一夜,也正是因為這一份拼命,是的祥子找來的劉老爺的厭惡,祥子在這時也顯得十分的急躁,雖然與以前的祥子一樣的勤奮,但是他不在去關心老人的生意,只要見到客人,便努力的搶來,拉起便跑,在同行的罵聲中,祥子想道歉卻又說不出口,與同伴的關係也漸漸疏遠,祥子急於賺錢,因為想挽回自己以前的損失,他這樣玩命的努力,也只是想重新再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好不用在搶他人的生意,後來祥子拉了包月,當然結果也沒好到哪去,只幹了四天,便撂挑子走人了。

  帶著怨氣回了車行,到了虎妞的房間,祥子便第一次喝了酒,祥子這時對虎妞也有了愛意。曾幾次路過車行,卻都沒敢走進去,直到拉了新的包月,他才勇敢地走進了車行,這時虎妞將錢給了祥子。

  老實說,將文章概括不算大本事,將簡練的複雜化才是難的,老舍講那麼簡單的故事寫的非常的長,並且非常的精彩,我也應多多學習老舍。

  駱駝祥子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是《駱駝祥子》。

  作者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濃郁的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小說透過對歷史文化傳統悠久的老北京市民社會的描繪了一幅豐富多彩的時代風俗畫。它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後,立志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一目的。

  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援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

  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非常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像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後,終於完全破滅。

  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

  小說塑造了駱駝祥子這一鮮明的車伕形象,我覺得在他身上有著平常人不可多得的品質。他樸實,善良,勤勞,而且樂於助人,對朋友講義氣,從來都不會失信。他還有著堅定,積極進取的夢想。那就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買一輛屬於自己的人力車,做一個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他還希望自己能夠娶一個年輕,善良,健康而又能吃苦的妻子,陪伴他度過一生,使他不再孤單。

  另外,這部小說對人物心理的刻畫也非常成功,如“不敢過去推門,恐怕又被人家捉住。左看右看,沒人,他的心跳起來,試試看吧,反正也無家可歸,被人逮住就逮住吧。”這句話生動形象的描述了祥子想到沒有完成曹先生給自己的任務而深深自責的心情,還寫出了祥子內心緊張不安,怕被再次逮住的小心翼翼的樣子。“祥子幾乎沒有力量邁出大門坎去。昏頭打腦的,腳還在門檻內,藉著街上的燈光,已看見了劉姑娘。”寫出了祥子對虎妞的害怕與無奈!

  祥子出身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家庭,從小他就夢想著來城市打工賺錢,可是在這個城市裡發生的種種事情漸漸的讓他失瞭望。他也漸漸的變了,由原來的勤勞善良到現在的懶惰狡猾,極端自私,還耍無賴,他成了徹頭徹尾的“刺兒頭”,逐步滑向了墮落的深淵。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心中感慨萬千:祥子雖然屬於那種積極分子,但由於他生活的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像一張無邊的黑暗的羅網,深深的蓋住了他,所以沒有人會去注意他的積極,善良和勤勞,致使他後來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混混。他實在是太可憐了!又太可悲了!假如他當時能經得起虎妞的誘惑,不委曲求全地娶了虎妞,說不定現在在他面前的又是一番別樣的天地。假如他能堅守自己的意志,不容易喪失意志,那麼他那對生活的期望和信心以及要強的性格就不會再生活中一點一點的喪失了!

  此外,我還覺得小說中還有一些與祥子有著同樣悲慘命運的人物,像因為戰亂而家人失散的老馬和小馬;因為不堪家庭重負的二強子;為了家人而犧牲自己的小福子,他們都沒有逃過政治黑暗社會的殘害,最終都死了。這難道應該全怪他們自己嗎?

  我曾經想過:假如我生活在他們的那個時代裡我會是什麼樣的呢?我也會變得自私自利,斤斤計較,懶惰不堪嗎?我會不會也像祥子那樣最終成為人見人罵的東西呢?我的命運和遭遇會不會也像祥子那樣呢?——估計會吧!到了那時候我又該怎麼辦呢?繼續的墮落?還是振作起來?——恐怕非常難說。這樣的想過之後,我漸漸的更同情祥子了。

  總之,讀了這部小說後,我才真正的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生活中最需要的其實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生活在一個黑暗的社會,他每次跌倒每次都會站起來,但是由於當時的社會,祥子最終還是倒下了。但是假如他生活在現在的社會里,一定會大有作為的,因為他埋下了希望的種子並堅持不懈的去實現他的目標。假如我們在生活中,在學習中也能像他一樣擁有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努力,那我們也一定會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應該學會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站起來,這樣,我們埋下的希望的種子才會抽芽,生長,開花,結果。我們完全可以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勤奮和汗水,這樣我們才會收穫比別人多一倍的果實。我們也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勇拼搏,勇往直前……

  我們要吸取祥子的教訓,拿起希望的包裹,帶著必勝的決心,向著我們心中成功的彼岸駛去,努力打造我們美好的明天!

  駱駝祥子讀後感7

  今天又重讀了一遍《駱駝祥子》,第一章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發和收穫。

  第一章主要講祥子剛開始進城時,拼命拉車,努力攢錢,終於買上了自己的車!這對祥子來說,簡直是最幸福的事了。但真正打動我的,是祥子真誠樸實的心和與生俱來的一股衝勁。

  “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麼一輛車。”這句話極其簡單、平淡,沒有華麗的語句,卻將祥子的形象描寫的那麼真實。祥子面對日夜不停的勞動,沒有喊累,沒有氣餒,沒有想要換個工作,他就是要買上自己的車!無論多麼困難,只要一想到那輛會屬於自己的車,祥子的心就又充滿活力。我想,這種倔強其實也是一種人生智慧:把一顆寶石放在心裡,永遠地為之努力,的信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它更值得我擁有的了。即使鑽石閃在眼前,也還是不多看一眼,心裡有一個未完成的目標就已然足夠。

  “他的樣子是那麼誠實,臉上是那麼簡單可愛,人們好像只信任他,不敢想這個傻大個子是會敲人的。”這句話把祥子的品質,為人,性格甚至神情都描繪的地那麼形象。誠實,真誠,實在,對,這就是從農村出來的一副直腸子的樣子。他不會要價,只會讓別人看著給。這看起來似乎有點傻,但僅僅是表面,比表面更深層的是精神。祥子的心靈是那麼純潔,眼睛是那麼清澈,笑容是那麼憨態可拘,誠實不是傻,是做人的底線,是做人的基本。其實,我們不妨想想自己身邊有幾個人配得上“誠實”二字?自己呢?想著想著,你會發現還真沒幾個!“簡單可愛”,這裡的“簡單”不是指頭腦簡單,而是指祥子一身乾淨的氣質,讓人看著就願意相信他,願意去坐他的車。這種“簡單”給人一種安全感、可靠感,是多麼的難求!我想,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為人處世最明智的方式呢?簡簡單單做人,盡心盡力辦事。

  祥子雖然是從小農村出來的,但心中卻有一個大夢想。

  他要買更多的車,開個車廠子!而且這些都在祥子的計劃之中,絕不是空口談談。“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我堅信這句話。祥子的夢想也許有點遠大,但他敢想,這就是一種成功。即使沒能實現,也比連想都沒想過的人要充實的多。祥子最開始想買一輛車,實現後,又想開車廠子,這就是進步。夢想不能有盡頭,在自己的心裡,總要有一顆閃耀的星星,不是那麼容易夠到。只有這樣,人才能進步!

  祥子,他的品格和性格是最獨特的,也是最完美的。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樣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直至生命結束,我也還是能夠滿足的對自己說:“我的夢想實現了,我沒有遺憾!”

  駱駝祥子讀後感8

  讀《駱駝祥子》後,我瞭解到了舊社會中的底層人們是過著怎樣的悲慘生活,是如何把一位正直、善良、誠實、要強、老實並且無任何嗜好的洋車伕祥子變成了個人主義的陌路鬼的。祥子的悲慘命運令生活在當今美好陽光下的我們深深地感慨、惋惜、同情。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來自農村,拼命的賺錢,如駱駝般堅韌得生活,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後也終於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作品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又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裡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懷著對於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了當時處於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同時瞭解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對祥子深感同情。祥子的遭遇告訴了我遇到任何事都要硬著頭皮去闖,不能氣餒。在生活中我會時時記得祥子的悲劇,讓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車;現在,他討厭拉車”。一個有志的人變得如此狼狽,思想與行為的墮落,足實讓人反思。本文揭示了當時政府的無能與腐敗,才導致社會富貧明顯。從文中不難看出,一個人的命運的根本改變是客觀因素,是由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文中的祥子正是如此。由此及彼,一個人追求理想的過程是困難重重的,不能被困難打倒,意志不能動搖,勇往直前才行。

  再看看我們今天的中國社會,和平安康,黨的英明領導,如陽光播撒,即使有陰暗的角落,也逐漸的被照到而減少。農村施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減免了農業稅等等,貧困家庭的我們,也能上得起學,我們沐浴在陽光裡平安得求學,沒有了祥子的顛沛流離,我們要做到書本上所寫的“努力學習,回報祖國”,即便以後遇到變化,也要堅強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