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季羨林> 季羨林《小苗與大樹》教案

季羨林《小苗與大樹》教案

季羨林《小苗與大樹》教案

  引導語:季羨林先生是國學大師,他的一些文章成為小學生必學內容,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篇季羨林《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課文

  學習了《竊讀記》,我們認識了一位熱愛閱讀的同齡人,和她一起體會了竊讀的滋味——很快樂,也很懼怕!這堂課,我們又將結識一位德高望重、酷愛讀書的老爺爺。接下來,請大家隨著苗苗一起走進季爺爺的家,靜心聆聽他對讀書的見解。(板書課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生齊讀課題。師:讀完課題,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作者的?

  生提問:小苗是誰?大樹是誰?他們在對話中都談了些什麼等等。

  師總結:讀書就是要具備這樣的素質,邊讀邊疑,最後又在讀中解決疑問,那才是真正的讀書高手。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接下來,請大家帶著剛才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剛才讀書的時候大家都非常專心,接下來我要考考大家,看看是不是把課文讀順了。

  螢幕出示下列詞語:季羨林 水滸傳 彭公傳 三俠五義 綠林好漢 一百單八將 中西貫通 古今貫通  文理貫通 滾瓜爛熟 偏科

  師:看來讀通課文不是難題,誰能解決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

  生回答。(師板書:苗苗 季羨林)

  師:對於季羨林爺爺,昨天老師佈置大家回家蒐集相關的資料,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分享蒐集的成果。

  生互相交流。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接下來,請大家再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在閱讀的過程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待會咱們一起解決。

  (螢幕出示):在對話中,苗苗同季爺爺交流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他們分別有什麼樣的見解?你的感受又怎樣?完成以下表格

  苗苗的見解

  我的感受

  季先生的見解

  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b.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生小組合作並討論交流。(師板書:閱讀、偏科、外語和古詩文)

  (四)、深入淺出,辯論交流。

  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一起來做個鑑定(螢幕出示):季羨林和苗苗算不算書蟲?請大家快速地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相應的理由。再比較一下,這兩個書蟲有什麼不同?

  師總結:同學們能從兩個人的交流中體會到閱讀能帶來歡樂,對我們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有人說“閱讀,是一把鑰匙,為我開啟知識的大門”。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對閱讀的感受嗎?(螢幕出示)

  閱讀,是——,為我————。

  閱讀,是——,讓我————。

  (五)、品味題目寓意。

  比較:“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和“苗苗與季羨林的對話”,想一想,課文為什麼要以“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為題?

  討論交流,揭示寓意。96歲的季羨林爺爺只有一隻眼睛有視力的情況下,還天天堅持在病床上看書寫作。2009年7月11日,98歲高齡的季爺爺永遠閉上了眼睛,但他對我們青少年的殷殷期望卻永遠會留下來,並影響後來人。

  (課題寓意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

  (六)、寫作結構剖析

  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比較,在寫作手法上有什麼不同?結合課文,你覺得采訪要注意什麼?

  讓學生了解這是一篇訪談錄,採用的是一問一答式。一般的訪談錄在課文前一般都要標明時間、地點以及採訪的物件等等。

  (七)、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教師小結:透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吧!誠如《竊讀記》中那位老師說的一樣:“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作業:

  1、調查一下本班同學的閱讀書目;採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採訪提綱,學習課文的寫法,做一份訪談紀錄。

  2、製作一張讀書推薦卡,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

  課堂練習題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愛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1、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後怎樣;c表示強調所說的事。

  (1)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2)選的都是高才生。()

  2、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喜歡——()培養——()

  3、季羨林爺爺要求21世紀的青年是具有的人才。

  練習題二

  1、季羨林對少年兒童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背誦要求,為什麼要提這個要求?

  2、在課堂上不聽老師講課而自己看閒書行嗎?閒書應該在什麼時候看?

  參考答案:

  1.①觸目驚心 ②張冠李戴 ③層出不窮

  2.豐富 密切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