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紙鑽石折法
大家都聽說過3D紙模嗎?我們可以透過自己製作很多玩具,以下是小編帶來的3D紙鑽石折法,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摺紙教程如下:
摺紙歷史
摺紙作品摺紙發源於在中國。大約在西漢中期,中國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紙。由於早期的紙質量不高,而且產量也很低,顯然不適合用於摺疊。文獻和出土文物始終並沒有關於摺紙的記載,所以摺紙到底起源於何時已經不可考,這也成為了今天許多日本人認為摺紙起源於日本的間接證據。日本最早出現紙是隋煬帝大業六年,多才多藝的高句麗高僧曇徵把造紙術傳到了日本,曇徵本人也被日本人稱為“紙神”,從那之後,摺紙在日本很快興起並且被廣泛運用到了佛教禮儀當中。
在公元1200年左右,日本出現了比較複雜的紙模型。當時的日本武士流行一種禮儀,交換自己的刀和一種特殊折法折出的紙花來證明友誼。紙模型並且被用於慶祝婚禮。到了室町幕府時期,紙成為廉價品,摺紙開始流傳到社會各個階層,這一時期在日本的傳統節日女兒節,母親們開始折出各種紙偶用於祭祀,並且一直流行到今天。然而在日本,關於摺紙文物最早的'記載也是18世紀以後,江戶時代的一些浮世繪作品反映了摺紙在日本的情況,1797年,三重縣桑名市長円寺的僧人義道一円寫出了世界第一部摺紙書《秘傳千羽鶴折形》並將之出版。
摺紙的起源一般都相信是源自於中國。但真正把摺紙藝術發揚光大的,卻是日本人。最初,摺紙在日本是用於祭祀方面。及至造紙普及化後才盛行於民間。而大約於十九世紀初,日本才正式出現了第一本有文字記載及以圖示方式教導的摺紙書籍。日本人一向把摺紙視為他們的國粹之一。
而摺紙更是全國小學的必修科目。他們認為除了可儲存固有的文化外,透過摺紙可啟發兒童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更可促進手腦的協調。在日本,摺紙技術的起飛始於十九世紀末。但真正的突破是來自一個名叫吉澤章的日本人。(他亦被公認為現代摺紙之父)。
他自1930年代起便不斷創作摺紙,並將摺紙技術提升至一個新的層面。當他的作品在西方展出後,引起了廣泛的熱烈回應。因而激發起一批來自西方的熱心人士投身於摺紙的創作及研究。
吉澤章提出了“溼折法”,並與美國人Sam Randlett發明了“吉澤章-Randlett系統”(圖解摺紙術語)。自1960年代起,摺紙藝術開始發揚光大。從組合式摺紙開始,之後更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摺紙思想派別,如切邊摺紙、純粹主義摺紙和淨土摺紙等等。在過去的幾十年,經過新一代摺紙家的不懈努力下,現代摺紙技術己發展至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甚至可以說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地步。因為,很難想像那些極其複雜而又栩栩如生的摺紙作品是由一張完全未經剪接的正方形紙所折出來。因此,現代摺紙已經不再只是兒童的玩意。它可以是一種既富挑戰性又能啟發思維的有益身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