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2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親人對“我”的無限關愛與殷切期望。
教學重難點:
透過詩句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具:掛圖、錄音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詩中有關字、詞。
2、有層次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親人對“我”的無限關愛與熱切期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課文,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收到過親人送的禮物嗎?你瞭解這些“禮物”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禮物》。
二、初讀詩,自學字、詞
1、學生自讀詩歌,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讀詩,也可以讀生字組詞,並引導學生隨機介紹自己識記字方法、積累的好詞語。
三、自讀詩,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詩,想想自己最喜歡哪部分?為什麼?
2、全班交流,你最喜歡詩中哪個禮物?為什麼?
教師隨機抓住學生回答的原因,指導他們透過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偉大,時間的珍貴和知識的重要。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3、指導從整體上朗讀詩,讀出喜愛之情。
四、創設情境,體會感情。
1、音樂渲染,教師朗讀詩,學生想象。
2、學生談從親人送的禮物中體會到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點撥出無論什麼禮物,都表達出了親人們對“我的關愛與期望,體現了長輩對晚輩的深深情誼與殷殷期望。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體會親情的可貴和偉大。朗讀的形式多些,可以個別讀,分節讀,小組讀等。
五、總結全文。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試背頌。
七、板書計劃
禮物
種子
懂得
自然
禮物
小雞
懂得
生命
親人的關愛、期盼
手錶
懂得
時間
《少兒百科全書》
懂得
世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感情。
2、會寫本文的生字。
3、完成語文天地中的.有關內容。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加深理解,學習寫法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說說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怎麼體會到親情的?
3、觀察文中前四自然段,看看這幾小節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4、引導學生依照詩中的寫法,寫一段話。
5、全班交流所寫的內容。
二、指導學生寫字
1、學生觀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出較難寫的。
2、教師示範寫有關字,重點指導寫“禮、懂、精、博”
3、完成語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佈置作業。
1、抄寫並背誦《遊子吟》。
2、和家人一起製作家庭小檔案。
3、預習第二課。
四、板書計劃
遊子吟
家庭小檔案
教學後記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有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水鄉的優美景色和漁民捕魚的樂趣。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5個新詞語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復”造句。
3.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4.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感受水鄉的優美景色和漁民的捕魚的樂趣。
難點:感受水鄉的優美景色和漁民捕魚的樂趣。
三 教學時間:3課時
四 教學準備:課件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3.讀通句子。4.瞭解課文大意。5.重點教學第一自然段。6.感受水鄉的優美景色。
(2)教學過程
1、揭題,
2、簡介鸕鷀。
1)課件呈現課題。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非常優美的課文 21鸕鷀。誰能把題目讀準?注意都是平舌音。
3)昨天,老師要求同學們上網去查詢鸕鷀的資料。誰能向同學們介紹有關鸕鷀的情況?
4)課件呈現多幅鸕鷀的照片,定格喉囊的位置。這就是鸕鷀的喉囊。介紹鸕鷀喉囊的作用,教學“喉囊”,範寫並要求學生在空白處寫2遍。
5)看課題猜想課文內容——激趣。
同學們,課文以“鸕鷀”為題,請你猜猜可能寫些什麼內容?是否和《翠鳥》一文寫法相似?
3、範讀課文,初步感受課文的優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5、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2)記住字形:窄 抹 柔 喉 揀 拋 痕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是否讀正確、通順?讀後請同學們評價。
4)課文寫了什麼?
6、教師小結。
7、教學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感受到什麼?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2)交流:總的感受是很靜很美;
從下列詞句中感受到很靜:
A、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麼風,綠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平得像一面鏡子”是比喻,說明湖面沒有風、很靜。)
B、岸邊有幾棵垂柳,垂柳外邊是一望無垠的稻田,幾隻有窄有長的小漁船浮在湖面上。(“垂柳、一望無垠的稻田、浮”說明很靜。)
C、漁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悠然”是自由自在的樣子,說明漁人的心裡很靜很美。)
D、灰黑色的鸕鷀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隊計程車兵在等待命令。(把鸕鷀比作列隊計程車兵,說明鸕鷀威武精神;“在等待命令”說明鸕鷀還沒有行動,還很靜。 )
3)小結: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寫出了小湖的平靜和美麗?(湖面、漁人、鸕鷀)
4)朗讀指導。
怎樣讀出靜、讀出美, 自由練讀。 指名讀, 評價。 齊讀。
5)指導背誦:這麼美的文字我們怎麼把它記住呢?根據你的經驗給同學們出出好主意?
8、作業 :背出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1、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7自然段,(2、抓住重點詞語“一抹”、“恢復”,(3、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感受漁民捕魚的樂趣。
2、教學過程
(1)複習: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2)說說聽了以後總的感覺是什麼?
(3)匯入 新課,
(4)學習課文2—5自然段。
a、“灰黑色的鸕鷀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隊計程車兵在等待命令。”鸕鷀在等待什麼命令?請同學們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b、交流:
1)鸕鷀在等待什麼命令?(“一抹”)
2)“一抹”是什麼意思呢?
3)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可用哪些詞語來把“一抹”代替?
3、為什麼用“一抹”而不用這些詞語?這是第一個研究問題。請四人小組討論:為什麼一定要用“一抹”,好在哪裡?
4、交流:看看你研究出了多少?教師隨機點撥,得出好在“一抹”寫出了漁人對鸕鷀的關愛、漁人動作優美、鸕鷀訓練有素、漁人發現魚兒多多……
5、練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指名讀——齊讀)
6、剛才我們透過研究為什麼一定要用“一抹”,研究出了漁人對鸕鷀的關愛、漁人動作優美、鸕鷀訓練有素、漁人發現魚兒多多。接著請同學們研究第二個問題:漁人這輕輕“一抹”抹出了什麼?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2—5自然段,然後分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7、交流:抹出了鸕鷀下水、粼粼波紋、魚兒多多、漁人忙碌、心情愉悅、獎賞鸕鷀。
8、指導練讀2—5自然段。
9、交流:把你認為讀得最好或最喜愛讀的語句讀給大家聽——齊讀。
10、漁人利用鸕鷀捕魚結束了,漁人載著滿滿一倉魚,蕩起槳,划著小船回去了。這時候湖面又怎麼了?請同學們讀讀課文6、7自然段,哪些景物與前文既有聯絡又有區別?邊讀邊劃出有關的語句。
11、交流:
1)天色:
2)湖面(理解“恢復”)
3)漁人
4)鸕鷀
12、練讀6、7自然段,體會文章的照應美。
13、小結:漁人在這樣景色優美的小湖上捕魚,捕魚前悠然自得,捕魚時既忙又樂,捕魚後滿載而歸,這些都寫出了漁家捕魚的樂趣——漁家樂。這就是文章的寫作目的。
14、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背誦第一自然段。
2、熟讀全文。
3、完成書面作業 。
教學過程
1、齊讀全文。
2、總結全文。
3、背誦第一自然段。
4、默寫第一自然段。
5、指導用“恢復”造句。
6、完成其他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