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 認識房屋建築的外形特徵,培養幼兒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 能用廢舊吹塑紙進行加工,拼貼房屋,並能較合理的安排畫面,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 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 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範例若干張,各種形狀的房門、窗戶、屋頂等吹塑紙貼絨教具若干。

  學具準備:

  1.裝有廢舊吹塑紙的筐子6個。

  (1) 1筐內裝成品圖形。(全部都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2)4筐內裝一部分成品圖形一部分半成品圖形和一小部分不規則圖(半成品圖形是指大小不同的吹塑紙長條,需要幼兒經過簡單加工即可使用的圖形;不規則圖形是指大大小小形狀不同的吹塑紙碎片,幼兒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工。

  (3) 1筐內裝一部分半成品圖形一部分不規則圖形和一小部分成品圖形。

  2.剪刀每人一把,每組抹布一塊、漿糊一盒。

  幼兒知識準備:課前帶領幼兒欣賞過各種房屋建築;幼兒有過一定的貼上和剪貼的經驗。

  環境準備:

  課前在教室中佈置有各種風格建築的掛曆畫。

  教師準備:

  將幼兒按能力分為好(6人)、中(24人)、差(6人)三組,操作材料配備如下:好1(3),中1(2),差1(1)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我們欣賞過許多漂亮的房屋,那些都是建築師們動腦筋設計出來的。今天我們也來做小小建築師,設計自己最喜歡的房屋,好不好?

  二. 引導幼兒觀察樓房的結構和造型。

  1.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掛曆紙上都有些什麼?(大樓房)

  2.這些大樓房由哪些部分組成?(牆、房頂、門、窗)

  (1)你們看到的牆是什麼樣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就象各種各樣的長方形)教師鼓勵幼兒講述,同時出示貼絨教具如:

  (2)欣賞老師的所有的屋頂都一樣嗎?(教師鼓勵幼兒講述,同時出示相應的貼絨教具)

  (3)房屋的窗戶都一樣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窗戶?

  (4)每座房屋的門都一樣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門?

  長方形的門,如: 兩種圖形組成的門。

  (5)小結:每座房屋都是由牆、屋頂、門和窗戶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

  三.、向幼兒介紹吹塑紙貼畫,欣賞老師的作品。

  1.出示範例。這是老師設計的樓房,你們看看他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向幼兒介紹吹塑紙,並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我們佈置教室用剩下的廢舊材料,我們可以把它們重新利用,製作成精美的圖畫,激發幼兒製作的慾望。)

  2.欣賞範例。你們最喜歡那一幢房子,為什麼?(引導幼兒注意造型別致的房門、屋頂、窗戶。)

  3.如果你是建築師,你準備設計什麼樣的房子?準備給誰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四.、交待作畫要求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不同顏色的廢舊吹塑紙。馬上,老師要請每個小朋友來做小小建築師,自己設計最喜歡的房屋,可以是你見過的,也可以是你想出來的。在貼之前,小朋友要想好,你想做什麼樣的房屋,然後到筐裡挑選你所需要的形狀,如果沒有你想要的形狀,你也可以自己來剪,剪好之後,就把它拼在圖畫紙上合適的位置。拼好後,先貼房頂和牆體,再貼門和窗。

  五、.幼兒操作,教師個別輔導。

  1.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剪出自己想要的圖形,並能貼出各種造型的樓房。指導能力弱的幼兒選擇相應的圖形拼貼樓房。

  2.提醒幼兒剪刀用完後放回盒內,剪下的碎紙放回筐中,供其他幼兒挑選。

  六.、展出並評價幼兒作品.

  鼓勵全班幼兒細緻獨立的作業態度,並引導幼兒欣賞有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佈局合理的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面對這個繪畫內容,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避免教師傳統的講解示範,而是更多的發揮孩子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高階建築師》的課堂上,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示範繪畫。我們用ppt先讓孩子認識了許多造型各異的房子,讓他們從中獲取靈感,然後讓大家來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設想,最後進行自己的創造。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給老師畫像的樂趣,能透過給老師佈置畫展的方式向老師表達愛。

  2.能認真觀察自己喜歡的老師,初步表現老師的面部以及髮型的突出特點。

  3.能與同伴合作給老師佈置簡單的畫展。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畫筆、蠟筆,心形、星星形等各種形狀彩色卡紙,固體膠、剪刀等。

  2.本班老師生活照片和老師帶幼兒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誇誇自己的老師,引出活動內容。

  2.欣賞老師的照片,引導幼兒說說老師在做什麼?哪裡長得最漂亮?瞭解老師的臉型、五官、髮型等主要基本特徵。

  3.透過“我給老師辦畫展”,鼓勵幼兒大膽為老師作畫。

  (1)請幼兒說說你想怎樣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老師,引出為老師辦畫展的創意。

  (2)想一想:你準備給哪位老師畫像?說說她長得怎麼樣?有什麼特點?鼓勵幼兒大膽為自己喜歡的老師畫像。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畫出老師的主要特徵,構圖適宜,注意五官的比例,啟發幼兒創造性打扮老師。

  5.指導幼兒共同佈置“我親愛的老師”展示板,如剪貼心形卡、星星卡或自己創意的裝飾物裝扮展板,請幼兒介紹所畫的老師,相互欣賞畫像,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幅

  6.請幼兒向老師說一句有愛意的話,教師對幼兒表達謝意,師幼相互表達愛的情感。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看、聽、說故事的興趣。

  2、知道綠色是青蛙賴以生存的保護色。

  3、透過遊戲瞭解青蛙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圖片-綠青蛙、蝴蝶、大灰狼

  2.紅、黃標誌,小紅旗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出示綠青蛙、蝴蝶、大灰狼,認識故事中的角色。

  教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小客人,來看看它們分別是誰?

  教師:小青蛙覺得自己的衣服一點也不美,想換衣服,你們同意嗎?為什麼?(幼兒討論)

  2.教師:小青蛙有沒有換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呢?它和蝴蝶、大灰狼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讓我們來聽聽故事“青蛙的新衣服”就明白了!

  二、講述故事,結合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小青蛙看見蝴蝶穿著漂亮的衣服想幹什麼?

  2.小青蛙給自己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

  3.小青蛙為什麼捉不到害蟲?

  4.大灰狼想幹什麼?小青蛙它有什麼反應?

  5.那現在你們明白青蛙為什麼穿綠衣服了嗎?

  6.小結:小青蛙穿著綠衣服,這樣身體的顏色和草叢中青草的顏色一樣,那麼隱藏在草叢裡

  捉害蟲便會更容易些,還可以保護自己不被敵人發現,讓敵人找不到它!

  三、遊戲“智力競答”

  1.小青蛙有什麼特徵?平時喜歡生活在哪裡?它還有什麼本領你們知道嗎?(幼兒答)

  2.教師:我們就來個知識競賽,比一比你們誰對青蛙最瞭解,知道更多關於青蛙的知識,

  我來出關於青蛙的問題,我們分紅、黃兩隊進行比賽。

  3.交代遊戲規則

  當老師讀完問題,喊“開始”的時候,每對小朋友方可舉手回答,速度快的那一隊取得答題資格,

  答對一題加一面紅旗,答錯不加。

  4.問題如下:

  (1)青蛙小時候叫什麼名字?

  (2)青蛙有幾條腿?

  (3)青蛙用什麼聲音唱歌?

  (4)青蛙的衣服是什麼顏色?

  (5)青蛙的肚皮又是什麼顏色?

  (6)青蛙生活在哪裡?(稻田、池塘或河流沿岸的草叢裡)

  (7)青蛙愛吃什麼?(蚊蠅等害蟲)

  (8)青蛙用什麼捕捉食物?……

  四、活動結束。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4

  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利用教師平時佈置教室用剩下的廢舊吹塑紙,讓幼兒透過簡單的加工,拼貼成美麗的畫面,有意識地促進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剪貼組合造型以及創造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活動目標:

  1. 認識房屋建築的外形特徵,培養幼兒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 能用廢舊吹塑紙進行加工,拼貼房屋,併合理的安排畫面,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範例若干張,各種形狀的房門、窗戶、屋頂等吹塑紙貼絨教具若干。

  學具準備:

  1.裝有廢舊吹塑紙的筐子6個。

  (1) 1筐內裝成品圖形。(全部都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2) 4筐內裝一部分成品圖形一部分半成品圖形和一小部分不規則圖(半成品圖形是指大小不同的吹塑紙長條,需要幼兒經過簡單加工即可使用的圖形;不規則圖形是指大大小小形狀不同的吹塑紙碎片,幼兒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工。

  (3) 1筐內裝一部分半成品圖形一部分不規則圖形和一小部分成品圖形。

  2.剪刀每人一把,每組抹布一塊、漿糊一盒。

  幼兒知識準備:課前帶領幼兒欣賞過各種房屋建築;幼兒有一定貼上和剪貼的經驗。

  環境準備:課前在教室中佈置有各種風格建築的掛曆畫。

  教師準備:將幼兒按能力分為好(6人)、中(24人)、差(6人)三組,操作材料配備如下:好1(3),中1(2),差1(1)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我們欣賞過許多漂亮的房屋,那些都是建築師們動腦筋設計出來的。今天我們也來做小小建築師,設計自己最喜歡的房屋,好不好?

  二. 引導幼兒觀察樓房的結構和造型。

  1.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掛曆紙上都有些什麼?(大樓房)

  2.這些大樓房由哪些部分組成?(牆、房頂、門、窗)

  (1).你們看到的牆是什麼樣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就象各種各樣的長方形)教師鼓勵幼兒講述,同時出示貼絨教具如:

  (2)欣賞老師的所有的屋頂都一樣嗎?(教師鼓勵幼兒講述,同時出示相應的貼絨教具)三角形的屋頂,如 半圓形的屋頂,如: 長方形的屋頂,如:兩種圖形組成的屋頂

  (3)房屋的窗戶都一樣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窗戶? 圓形的窗戶,如: 方形的窗戶,如: 兩種圖形組成的窗戶,如:

  (4) 每座房屋的門都一樣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門?長方形的門,兩種圖形組成的門

  (5)小結:每座房屋都是由牆、屋頂、門和窗戶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

  三. 向幼兒介紹吹塑紙貼畫,欣賞老師的作品。

  1.出示範例。這是老師設計的樓房,你們看看他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向幼兒介紹吹塑紙,並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我們佈置教室用剩下的廢舊材料,我們可以把它們重新利用,製作成精美的圖畫,激發幼兒製作的慾望。)

  2.欣賞範例。你們最喜歡那一幢房子,為什麼?(引導幼兒注意造型別致的房門、屋頂、窗戶。)

  3.如果你是建築師,你準備設計什麼樣的房子?準備給誰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四. 交待作畫要求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不同顏色的廢舊吹塑紙。馬上,老師要請每個小朋友來做小小建築師,自己設計最喜歡的房屋,可以是你見過的,也可以是你想出來的。在貼之前,小朋友要想好,你想做什麼樣的房屋,然後到筐裡挑選你所需要的形狀,如果沒有你想要的形狀,你也可以自己來剪,剪好之後,就把它拼在圖畫紙上合適的位置。拼好後,先貼房頂和牆體,再貼門和窗。

  五. 幼兒操作,教師個別輔導。

  1.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剪出自己想要的圖形,並能貼出各種造型的樓房。指導能力弱的幼兒選擇相應的圖形拼貼樓房。

  2.提醒幼兒剪刀用完後放回盒內,剪下的碎紙放回筐中,供其他幼兒挑選。

  六. 展出並評價幼兒作品.鼓勵全班幼兒細緻獨立的作業態度,並引導幼兒欣賞有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佈局合理的幼兒作品。

  活動延伸:

  (1) 在美工角放置廢舊吹塑紙、蠟光紙、剪刀、漿糊等供幼兒活動時進行剪貼。

  (2) 可在今後進行一系列的廢舊物品貼上活動。如:蛋殼拼貼、花草樹葉拼貼等。

  活動反思:

  充分體現了《綱要》中的“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過程中,我不做過多幹預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時再給予具體的幫助。

中班的教師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不同側面觀察橙子,根據橙子的基本形狀展開想象。

  2.能根據橙子的不同側面進行想像添畫,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橙的聯想。

  2.橙子的不同切面的圖片、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想象匯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請你猜猜它是誰?

  出示一個圓,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引出“橙。

  (師:什麼水果是圓的?)

  二、從不同側面觀察橙子

  1.請幼兒想像橙子的橫切面、豎切面是否相同。

  (師:今天,我請你們吃橙子,那這橙子怎麼吃的?切)

  (師:怎麼切?橫著豎著切都可以。)

  (師:那我要先請小朋友猜猜橙子橫著切和豎著切一不一樣?)

  2.看圖案猜測橫切面、豎切面。

  (師:那我們猜猜看哪個是橫切面,哪個是豎切面?)

  3.現場操作,證實答案。

  (師:那就讓我們切開來看看,這是橫著切的,我們來觀察一下它的面是什麼樣子的?我現在是豎著切,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它的面是什麼樣子的?)

  (師:哪些小朋友猜對了,讓我們來表揚一下自己。)

  三、橙子變變變

  1.觀看課件,根據橙橫切面展開想象。(示範創意繪畫的方法。)

  (師:你看到這個橙子的橫切面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2.觀看課件,根據豎橫切面展開想象。

  (師:看到這個橙子的豎切面你又想到了什麼?)

  四、想像添畫

  ——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側面的圖片進行添畫。

  (師:那你們想不想來變一變呢?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橙子的橫切面和豎切面的圖片,有各種大小的,那我今天就請小朋友來比一比,誰變的最神奇?)

  五、欣賞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