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植樹問題說課課件

植樹問題說課課件

植樹問題說課課件

  《植樹問題》是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提供了植樹問題說課的課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透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並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藉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知識水平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透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

  2.透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3.能夠藉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透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並發現間隔數與棵數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論主張,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在生活中找間隔----在動手操作中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規律---在規律中學應用"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個學生動腦、動手、合作探究,經歷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並透過對媒體的直觀演示輔助教學,引導學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學,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嘗試探索,形成概念,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節: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手中,還藏著數學知識呢,你們想了解一下嗎?

  2、伸出你們的右手,張開,數一數,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空格?在數學上,我們把這種空格叫做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3個間隔是在幾個手指之間?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透過擺動手指,創設情境,其實手指問題就和植樹問題是一樣的道理的。透過動手,觀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走進新課。)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就是我國的植樹節。你們知道植樹都有什麼好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三、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 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指名讀題

  (2)、師:理解"兩端"是什麼意思?指名說一說,然後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裡是這根小棒的兩端?

  說明:如果把這根米尺看作是這條小路,在小路的兩端要種就是在小路的兩頭要種。

  怎麼解決?(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但資料太大,可以化繁為簡,先研究短距離的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情況)

  (3)學生探究短距離路上的植樹規律。

  ①假如路長只有15米,要栽幾棵樹?如果路長是25米,又要栽幾棵樹?請你畫線段圖來看看。(注意看圖上有幾個間隔和幾個間隔點)

  ②畫一畫,簡單驗證,發現規律。(填表)

  路全長(米) 相鄰兩棵樹間的距離 間隔(個) 棵樹(棵) 圖示

  A15

  B20

  C25

  D30

  E

  發現了:

  a. 先種15米,還是每隔5米種一棵,畫圖種一種,看種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誰畫得快種的好。(板書: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樣,再種20米看一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板書:4段 5棵)

  c. 任意選擇一段距離再種一種,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板書: 2段 3棵;4段 5棵)

  d. 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你們真了不起,發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律,那就是:

  (板書:兩端要種:棵樹=間隔數+1)

  ③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a. 問:應用這個規律,前面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了?那個答案是正確的?

  100÷5=20 這裡的20指什麼?

  20 +1=21 為什麼還要+1?

  師:透過簡單的例子,發現了規律,應用這個規律解決了這個複雜的問題。以後,再遇到"兩端要種"求棵樹,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在做題時先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要求的是需要多少棵樹苗,必須要知道有多少個間隔,間隔數加一才是需要的棵數,間隔數是用全程長除以間隔距離,讓學生將剛才掌握的規律說清楚,透過例題讓學生一方面鞏固剛發現的規律,並且說清算理,同時讓學生運用自己總結出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認識到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的問題。再利用教材第118頁上面的做一做進行強化練習,要求學生在列式之前將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分析清楚,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透過猜測法、分析法以及直觀演示法掌握兩端要種的植樹規律並運用這一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我也運用了大量的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數學思想和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培養。)

  四、 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基礎練習:

  1.我們身邊類似的數學問題。

  學校到5路車站一側植樹,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種了26棵。從第1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小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像植樹問題這樣的現象呢?小組同學說說,然後彙報情況。如手指與間隔,欄杆與間隔,站佇列,插彩旗,種白菜,圍牆柱子,作業本的橫線與間隔……

  (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植樹問題中兩端都種的規律以後我設計了一道鞏固反饋練習題,這道題是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的逆運算,應運用"全程長=間隔距離*間隔數;間隔數=棵樹-1".)

  提高練習:

  1. "六一"慶祝,同學們佈置教室,掛了7只紅燈籠,每兩隻紅燈籠之間掛2只黃燈籠,你知道同學們一共掛了幾隻黃燈籠嗎?

  2.卓老師去某班教室,從一樓開始,每走一層有32個臺階,一共走了96個臺階,你知道卓老師去幾樓的教室嗎?

  (引入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如:上樓梯等問題,這些題目都體現了數學知識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這二題是典型的兩端都種植樹問題,這一環節我主要是透過練習法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的生活中的解決問題中去,努力體現一種"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價值取向。)

  拓展:

  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獨立完成。)

  8÷2=4(段)

  4—1=3(次)

  問:為什麼要—1?這種型別的植樹問題以後我們會更深入的學習。

  (在學生掌握了兩端不種的植樹問題的規律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道強化練習題,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自主分析題意,解決問題。這一教學環節雖然不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但為了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和今後更好的學習植樹問題。我做了這樣的安排,相信一定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 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師: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要種的規律,而且還學習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複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學問還有很多,我們以後再去學習。

  整節課我們努力作到放飛學生思維的翅膀,把數學教學融於千姿百態的生活之中,從學生實際出發,營造一份"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佳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每一節數學課都是學生人生路上起飛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