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推薦】科學教案彙編7篇

科學教案

【推薦】科學教案彙編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需要在情境化的遊戲中透過親身體驗來獲得對有關數學問題的認識。這學期在遊戲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對於馬路邊的標誌,商店以及各種路線圖開始產生興趣,因此,我們設計了《找路》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故事情景中去感知去尋找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多條可行走的路線,啟發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對同一問題尋找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來發展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透過活動還能讓幼兒感知兩點之間因為選擇路線的不同而經過的設施、建築物也是不同的,並能根據任務和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路線行走等。透過這樣的活動,幼兒能獲得許多在生活中密切接觸卻往往容易被忽略的資訊。

  二、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尋找起點和終點之間多條可行走的路線,發展觀察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2、透過實踐,讓幼兒知道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並樂於嘗試。

  3、引導幼兒用別人能接受的方式與人交往。

  三、活動準備

  1、相關教學PPT

  2、路線圖(自制)

  四、活動過程

  (一)、初步學會觀察畫面,感知"經過xx到達小熊家的路線"。

  1、故事引入,激發幼兒興趣(直接出示ppt封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師:你從圖片上發現了什麼?

  2、小兔、公雞、小雞到小熊家做客。(出示路線圖1)

  A、觀察小熊家的位置。

  B、分別觀察三條路旁的不同風景。

  C、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經過…到達小熊家"。

  (二)、透過故事的發展,引導幼兒進入小動物追趕狐狸的故事情境。

  1、出示PPT,繼續故事情節。(師:"狐狸抱著小雞要從車站逃跑,我們趕快趕到車站去,咦!車站在哪裡?")

  2、出示(路線圖2)觀察:

  A、先觀察路線圖,找到小熊家和車站,認識起點和終點及街道上的建築物名稱。

  B、引導幼兒說出要從三條不同的路分別去追趕狐狸。理解"從xx出發經過xx到達xx"的多條路線。

  C、"動物們到達車站,但是狐狸已經逃走了,狐狸帶著小雞跑啊跑啊,跑到了…(出示PPT3),小動物們緊追不放,為了看清楚狐狸逃跑的路線,它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它們怎麼做的啊?…"(重疊起來)(師:因為站得高看得遠)

  結果它們看到狐狸跑到了哪裡?出示PPT4,狐狸跑到了海邊坐船逃走了,可是小動物沒有船怎麼辦?

  (三)、觀察(路線圖3),引導幼兒知道要分別買不同的東西出海。

  A、引導幼兒看任務單,並示範一個走法。

  B、幼兒領任務單,說一說自己幫助誰買東西,用手指先走一走,再用水彩筆繪出路線圖。

  C、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D、教師展示幼兒路線圖,大家一起來驗證對錯。

  E、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走了不同的路成功的幫小動物買到了自己需要的動東西,它們終於划著船出發了(看PPT)來到了狐狸的家,小熊推開門打算把小雞搶回來,可是小雞說話了"朋友們,別傷害狐狸,其實它只是想請我到他家來做客,他想做我的好朋友。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我們一起喝茶吧"小熊說:"哦!原來是這樣,狐狸!你應該早告訴我們就好了"於是朋友們高興的在一起聊天喝茶了!

  F、進一步讓幼兒明確要和別人交朋友應具備的交往禮儀。

  (四)、活動延伸:音樂遊戲《找朋友》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面巾紙若干,帶拎把的瓶子(裡面裝水)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拎一拎

  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遊戲,遊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麼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遊戲。

  5.組織交流:為什麼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著短邊卷。女:順著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麼秘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二、遊戲:撕一撕

  1.教師:為什麼用長邊拎的時候就不斷,而短邊會斷呢?其實面巾紙裡藏著秘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秘密嗎?讓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遊戲吧,先撕一撕短邊,再撕一撕長邊,看看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麼不一樣?(沿長邊能撕成條條,沿短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裡藏著的秘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著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禦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遊戲:拉大鋸

  1.介紹遊戲玩法:抽一張面巾紙,先在紙的邊邊上撕一撕。找準紙的纖維方向,再捲一捲,做成面巾紙繩與桌子對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邊玩邊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兒去看戲。"

  2.幼兒遊戲。

  四、聯絡實際,拓展思維

  1.師:面巾紙裡有紙纖維,還有什麼紙也有紙纖維呢?(幼兒自取報紙、白紙、皺紋紙,尋找裡面的纖維走向,並用筆做上記號。)

  2.師:這些紙裡有纖維,你還能找到有纖維的其他東西嗎?(出示布,請幼兒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纖維走向。)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染色的方法,嘗試用彩色顏料在不同的材料上染色。

  2、願意動手操作,體驗染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染色作品佈置成展覽區。

  2、廢舊的白棉布、白紗布;餐巾紙等若干;稀釋的彩色顏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染色作品

  1、出示染色作品

  提問:它是什麼?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2、幼兒討論,教師介紹製作方法

  二、嘗試染色

  1、教師示範

  2、幼兒染色,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顏色,(教案來源:)將材料折成不同的形狀進行染色。

  三、作品展示

  1、幼兒講述製作過程中用了什麼顏色的顏料

  2、在展覽區中展示幼兒作品,同伴欣賞

  活動建議:

  1、這是一次極富趣味性的活動,透過動手染色,幼兒會發現棉布等上面的各種顏色、花紋不同的圖案,在幼兒嘗試染色時,建議老師適當提醒幼兒將棉布折成不同的形狀並選擇不同顏色的顏料。在作品展示的時候亦可發揮幼兒想象,說說自己作品上的花紋像什麼。

  2、幼兒收集染色的絲巾和衣服,放置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表演,進一步感受染色製品為我們生活帶來的美麗。

  3、用白棉布、白紗布染色顯得浪費,教師可以發動家長、幼兒一起收集能染色的廢舊材料,這樣更具活動意義。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1、透過實驗,讓幼兒瞭解塑膠袋是不會腐爛和分解的。

  2、讓幼兒知道塑膠袋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不亂扔塑膠袋。

  3、教育幼兒用紙袋或布袋裝東西。

  4、透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塑膠袋人手一個。兩盆花:在其中一盆花的泥底下有塑膠袋,讓幼兒觀察。洗衣機一臺。錄象片:有關塑膠袋造成的汙染情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盆花比較,讓幼兒知道塑膠袋會汙染土壤。

  這兩盆花我們一樣照料,為什麼其中一盆死了?

  教師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讓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澆的水被塑膠袋攔住了,滲不到盆外去,泥土經常溼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爛掉了。而且,塑膠袋對泥土還造成了汙染,破壞了泥土的營養,花兒吸收不到好的營養,就死了。

  二、幼兒觀看錄影,引導幼兒發現塑膠袋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引導幼兒討論:塑膠袋會對環境造成什麼樣的汙染?

  小結:亂丟的塑膠袋堵塞了水溝,河流,形成了水災;動物吃了塑膠袋死了;土壤被塑膠袋汙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兒參與小實驗,進一步瞭解塑膠袋是不會自行分解的。

  1、教師提出實驗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們把塑膠袋和紙一起放進洗衣機的水裡轉,會怎樣呢?

  2、幼兒討論,根據幼兒自身的經驗猜測結果。

  3、幼兒觀察實驗,發現紙很快變成碎削,塑膠袋還是沒有變化。

  四、師生共同總結,塑膠袋不容易分解。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防止塑膠袋汙染環境?在生活中,我們要少用塑膠袋,多用布袋或紙袋。用完的塑膠袋不能亂丟,樣放到垃圾箱中。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怎樣防止塑膠袋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五、幼兒自己操作。

  讓幼兒把防止塑膠袋汙染,保護環境的圖片找出來,並放到認知區域中。

  活動反思:

  本節課課堂效果較好,預設目標基本達成。幼兒興趣濃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兒對塑膠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認識,並樹立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小百科:塑膠是以單體為原料,透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變能力中等,介於纖維和橡膠之間,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新增劑組成。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感受蔬菜的長短、大小、粗細等形狀特徵,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排序。

  2、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蔔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椒1只,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裡;相應的蔬菜圖片,數字卡片:1-5。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1)出示紙製青菜。

  (1)師:現在請這些小客人來排好隊,整整齊齊的到青菜奶奶家去好嗎?你覺得該誰排在第一個呢?為什麼?

  (2)師:我們來數數,有幾隻番茄寶寶?這裡有一些數字卡片,它們都是誰?誰會把它們送給蔬菜寶寶?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排隊。

  師:現在誰來動一動腦筋,把這些寶寶從最少的開始排隊,誰應該排在第一位?如果最多的排在第一位該怎麼排呢?誰來試一試?

  二、去青菜奶奶家1、師:小客人排好隊真神氣!我們一起去青菜奶奶家,可是門關著,青菜奶奶的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怎麼辦?青菜奶奶的耳朵也不好,聽不清,怎麼辦?

  2、師:好,我們去青菜奶奶家了。

  3、師: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

  (教師扮青菜奶奶:誰呀?你是什麼樣的黃瓜寶寶?好,請進請進。)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在青菜奶奶家坐下,孩子唱《生日歌》)2、分生日蛋糕。

  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老師來分蛋糕,我們這裡有15個寶寶,加上老師和青菜奶奶一共是17個人,那我們應該把蛋糕分成幾塊?(17塊)3、吃蛋糕。

  (1)師:第一塊蛋糕給誰吃?

  (2)提醒幼兒關注他人: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了嗎?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為主要情節,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透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最後是透過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活動的難度是感受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徵並按數量的多少排序。活動第一環節,讓幼兒透過猜一猜的方式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由於要把所有的蔬菜(20多個)都摸出來,所以這一環節的時間沒有掌握好,用時太多;第二環節是小客人排隊去青菜奶奶家,主要是讓幼兒根據各種蔬菜的多少來排序,這一環節透過上課時幼兒的表現,發現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難度有點高;下面一環節是透過敲門到青菜奶奶請你進去,只要是讓幼兒說出各種蔬菜的特徵,這一環節幼兒表現的都不錯,都能說出蔬菜的一些主要特徵;最後一環節唱生日歌、分蛋糕和吃蛋糕,在這裡我稍稍做了改動,問幼兒生日時除了唱生日歌以外,還要做什麼,幼兒回答吃蛋糕,因為沒有蛋糕,所以讓幼兒吃蛋糕要怎麼分時,幼兒的回答是各抒己見,但是沒有幼兒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這裡對幼兒來說難度也很大;總之,整個活動下來,覺得自己準備的很不充分。由於要上的是科學課,很多老教師聽下來覺得很亂,不像科學課,所以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於是我對這一節課進行了修改。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學生知道一天中陽光下影子變化的規律;懂得一天中氣溫和影子與太陽的運動有關;能收集資料,瞭解人類對晝夜現象認識的歷程等。《光與色彩》主要使學生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平面鏡或放大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光是有顏色的;日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以及有關眼睛的構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識。《電和磁》主要使學生知道電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認識完整的電路組成;會組裝一個簡單電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掌握安全用電的常識;認識磁鐵的性質;知道電能產生磁性;會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瞭解電磁鐵的應用等。《呼吸和血液迴圈》使學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過程及常見呼吸疾病的產生和預防的初淺知識;瞭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強健康及保護的意識。《解釋與建立模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

  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

  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學,勤于思考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有什麼意義等問題,並做好記錄。

  4、鑽研新標準和現有教材,充分利用現有教具、學具和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系統化的單元備課,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5、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6、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7、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透過對潛望鏡內部構造的研究,使學生能利用語言、文字、繪圖等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透過課前蒐集和整理有關潛望鏡的資料裡學生學利用書記及其它資訊源獲取資訊。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製作潛望鏡的活動,使學生學會欣賞、評價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願意合作交流;積極查閱資料,關心新科技、新發明。

  3.知識與技能:認識平面鏡反光性質的應用;會製作簡易潛望鏡。

  二、教學重點

  對潛望鏡內部構造的研究。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製作能力。

  四、教學準備

  製作潛望鏡的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我們生活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潛望鏡?你猜想它是什麼原理造成的?

  二)實驗(觀察)探究

  1.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認真觀察他是什麼原理?

  2.我想它的原理可以用下圖表示出來(課本上畫下來)

  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

  三)實驗活動展示質疑(一個組一名發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疑)

  將自己畫的示意圖展示給全班的同學,向全班講解潛望鏡的工作原理。

  四)製作活動用紙盒製作一個潛望鏡

  1.介紹製作工具:訂書機,膠帶,鏡片(2),紙盒

  2.介紹製作方法:

  還有什麼製作方法呢?同學們講你的蒐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3.學生開始分別進行製作。

  4.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

  五)檢測(5分鐘)

  1.製作一架潛望鏡最少需要()塊鏡片。

  A.3 B.2 C.4

  2.某同學想看到自己腦後的頭髮,他需要()面鏡子。

  A.1 B.3 C.2

  3.說一說潛望鏡裡的鏡片是()。

  A.平面鏡B.凹面鏡D.凸面鏡

  4.潛望鏡是利用的什麼原理製成的。

  5.試著畫出潛望鏡的剖面圖,注意畫出光的傳播路線。

  六)拓展:

  設計一個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潛望鏡

  板書設計

  6.潛望鏡的秘密

  平面鏡的反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