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市優質課一等獎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長與山海經市優質課一等獎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 掌握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領會長媽媽這一人物形象。
2.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學習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細節描寫。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一)導語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魯迅除寫了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長媽媽是萬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板書標題、作者,
(二)介紹作者和山海經
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了解山海經
(三)出示教學重難點
(四)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藉助工具書解決字詞:駭 擄 悚 煌急 瘡疤 詰問 渴慕 霹靂 煩瑣 懼憚
2.根據語境解釋劃線的字詞
二、朗讀分析課文
1、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
明確: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事。
2、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為什麼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為“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瞭解,她的外形特徵,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並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3、文中描寫的一些關於長媽媽的.故事表現出長媽媽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明確:從課文1~5段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長媽媽“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床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這些描寫真切生動,作者採用戲謔的口吻來描寫,顯得很風趣,刻畫出長媽媽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的性格特徵。
課文6~17語段“但是她懂得許多規矩:這些規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的描寫如元旦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寄託著她善良真誠的願望;諸如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等的煩瑣規矩中對“我”的關心愛護;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使人看到她的無知、淳樸。
4、思考並討論下列問題:
(1)買《山海經》一事的起因是什麼?
(2)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時,“我”是怎麼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麼心理?
(3)當阿長說:“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麼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4)“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為什麼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麼這麼說?
5、阿長是一個 什麼樣 的人?可以用課文中的詞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長媽媽有粗俗不雅、無知可笑、愚昧落後的缺點,但更有著純樸、善良、仁慈的美德。
文章自始至終一直在刻畫他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的品質:從他“不許我動”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道理和後來買《山海經》中都充分體現出來。所以他雖然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於助人、關心愛護孩子。
三,課堂小結
四,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