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六年級《圓錐體積》教學設計

六年級《圓錐體積》教學設計

六年級《圓錐體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圓錐體積》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內容:

  第25-26頁,例2及練習四的第3、4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分小組倒沙的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係,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藉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透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定探索障礙,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1、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掌握圓錐體積計算方法並能運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教材;

  2、教師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容器若干個,沙土,直尺,平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麼?(學生交流後做幻燈片中的練習題)

  2、說一說圓錐有哪些特徵。

  a、出示實物圖,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圓錐形物體

  b、總結圓錐的特徵,學生齊讀。

  二、匯入新課

  1、幻燈出示一圓錐形沙堆

  2、師:操場上,同學們要計算這堆沙子的體積,怎麼計算呢?

  引出課題: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探索的問題

  3、板書課題

  三、探索新知

  1、學習圓錐體積的推導公式

  (1)思考:圓柱的體積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回答)

  (2)師:我們能不能也透過已學過圖形來求圓錐的體積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師:有的同學提出了做實驗的方法,那麼需要哪些器材呢?

  學生交流後,幻燈出示實驗器材

  (4)師:用這些器材怎樣做實驗呢?

  學生小組討論後,教師: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這種方法

  (5)學生做實驗

  A、觀察自己手中的圓柱與圓錐,討論他們的共同點。(等底等高)

  師:下面的時間,請同學們按照實驗報告單的步驟做實驗,並將結果填入實驗報告單中。(教師巡視指導)

  B、集體交流實驗結論,大螢幕演示結果

  C、想一想:透過實驗你發現了什麼?

  要求一個圓錐的體積,必須具備哪兩個條件?

  明確:求圓錐的體積,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是必備的直接條件。

  (6)練習

  2、拓展內容

  (1)有些情況下,題目中並不直接告訴圓錐的底面積和高,如果遇到下列情況,我們該如何求圓錐的體積呢?

  (2)學生分小組討論,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大螢幕展示結果

  (4)練習:

  3、鞏固練習

  三、拓展知識

  1、出示幾組不同的情況,指定每組完成一項

  2、展示結果

  3、練習

  四、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麼?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板書

  五、作業設計

  六、板書設計

  圓錐的體積

  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

  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