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種子》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種子》教學設計

《種子》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種子》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種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小女孩兒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兒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讚美小女孩兒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緻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槐、摻、澀、俊”等5個生字,會寫“略、澀、褲、慚、愧、掠、唯、恐”等8個字,掌握“羞澀、慚愧、掠一下、唯恐”等詞語,並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教學重點:體會小女孩是怎樣交樹種的,她交的樹種是什麼樣的,她是怎樣撿樹種的,學習小女孩兒做事認真的好品質。

  教學難點: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緻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審題匯入,設疑激趣。

  1、學生齊讀課題。

  2、學生各自說出自己的疑問:

  文章寫的是什麼植物的種子?

  這種子是怎樣的?

  有多少種子?

  文章為什麼要寫這些種子?

  這種子從哪裡來的?

  ……………………

  3、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然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麼記生字和新詞的?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1)先讓學生自由讀螢幕的生字。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分組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全班讀。

  3、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1)要求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來記住生字。

  (2)讓學生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要指出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4、學生練習寫生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再讀課文,完成下面問題:

  (1)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事?

  (2)說說同學們撿的種子是怎樣的?小女孩撿的又有什麼不同?

  (3)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2、學生自主讀文,尋找答案。

  3、小組交流。

  4、小組派代表彙報。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要求學生用“——”劃出描寫同學們撿來的種子的句子。

  2、說說從這句話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什麼?

  3、指導說話。

  4、教師歸結:同學們撿到的樹種不飽滿,不成熟,雜質多。雖然數量多,但是質量不夠好,不會或不容易茁壯成長。

  五、小結。

  個別學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穫。

  要求學生說說:

  這一節課學到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1、完成填空。

  ( )的臉頰 ( )的神情

  ( )的大傘 ( )的短髮

  ( )的黑豆 ( )的`光澤

  ( )的童心 ( )的女孩

  2、抄寫課後的生字詞。

  3、熟讀課文,預習課文第2-9自然段內容。

  出示作業。

  《種子》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以生為本,以讀為主”,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有效合作學習,使學生了解種子的成長過程,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同時,適時引導學生談談這粒種子出土後的所見所聞,體會種子看到光明世界的激動與興奮。

  教材分析:

  《一粒種子》是一篇說明科學知識的童話故事,以擬人的手法寫在春風吹拂下,地裡的種子甦醒過來,又寫了種子與蚯蚓的關於泥土外面世界的談話,最後寫種子終於勇敢地衝破土層,躍出地面,歡快地迎接光明世界。文中表現了種子生命的偉大和對光明的追求,同時也說明了種子發芽的條件:合適的溫度,土壤,水分,空氣。

  學情分析:

  1.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學生讀起來較困難。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使用所有識字方法識字,多采用集體讀的方式,讓學生儘快熟悉課文,然後在採用自讀、同桌和小組合作讀的方式讀準、讀通課文。

  2.課文重難點突破:讓學生透過讀文知道種子生長髮育的過程和條件是重點,結合課後問題來牽引,透過讀書、探究、找關鍵詞句的方法突破。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之情為本課教學的難點,可以讓學生多讀、多思考、多感悟來突破,教師注意恰當地引導。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的詞語。

  2.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之情。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種子鑽出地面的所見所聞,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表達能力。

  重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

  難點: 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手作教具(種子的頭飾、蚯蚓的頭飾)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鞏固、引入新知

  1. 同學們唱的《春天在哪裡》真好聽,我想:種子也一定很想聽一聽。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粒種子》。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好嗎?師板書,生書空。

  2.老師今天給大家請來了詞語寶寶,一起看大螢幕。

  ⑴點名讀⑵開火車讀⑶引導學生區別渴、喝

  ⑷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

  二、 精讀理解、感悟主旨

  1. 出示問題及學習要求

  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要求: (1)認真讀問題。

  (2)帶著問題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最後可以和同桌交流

  教師點名回答。

  2. 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種子挺了幾次才破土而出?

  指導學生讀“挺一挺”的句子。出示句子。

  一粒種子睡在泥土裡。它醒過來,覺得很暖和,

  就把身子挺一挺。

  師:要讀好這句話,就要抓住關鍵詞語來讀好,就能把句子讀好。不信,你試試。

  師:出示第二句話,引導學生讀好紅色的詞語。

  它有點渴,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又把身子

  挺一挺。

  種子聽了很高興,又把身子挺一挺。

  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它高聲

  喊道:“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過渡語:同學們讀句子很厲害,老師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請看要求。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要求:1.組長分配任務。

  2.組員有序完成任務,記錄員作好記錄。

  3.全組完成表格。

  ⑴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⑵ 小組彙報。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時,教師適時引導:

  ①種子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問?說明了什麼?

  ②外面有多熱鬧,你從哪兒知道的?

  ⑶指導學生在讀種子第三次、第四次“挺一挺”的句子,感悟種子對外面世界的強烈嚮往。

  ⑷透過學習文中“挺一挺”的句子,你知道種子發芽都需要那些條件?

  學生積極回答。

  師總結: 種子的成長需要泥土、適宜的溫度、水分、鬆土、空氣。這粒種子就是這樣挺出地面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過渡語:接下來就讓我們演一演這粒快樂的可愛的種子吧!

  3. 邀請同學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做動作。

  全班感受種子成長的過程,體會種子對光明世界的嚮往。

  ( 一位女生扮演種子,一位男生扮演蚯蚓,另一位學生扮演旁白者)

  三、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過渡語:學生表演完,師隨機採訪“小種子”:

  師出示:我會說你破土而出,看到了些什麼?想說些什麼呢?其他的“小種子們”你們又看到了些什麼?想說些什麼?

  師出示:我會寫:

  假如這粒種子在校園的花壇裡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這粒種子在城市的的花壇裡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這粒種子在高山上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種子》教學設計3

  一、創設情境,複習匯入

  師:老師這裡有一段很優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並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的景色。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春天)

  師:同學們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充滿生機勃勃的季節。地裡的種子在春風的吹拂之下,慢慢地甦醒過來了。你想知道種子是怎麼樣發芽的嗎?(想)

  師:今天咱們繼續學習《一粒種子》,齊讀課題兩遍。

  師: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想檢查下同學們昨天學的生字,是否還記得。

  暖和、舒服、種子、聲音、蚯蚓、高興

  唱歌、熱鬧、連忙、光明、世界、忽然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大家剛才讀的很認真,如果能把這股子認真勁用在對課文的學習上,我相信種子一定會非常樂意和你們成為好朋友的。我們把這些生字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將課文讀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2、剛才我聽到有幾位同學讀得又準確又流利。我想請他們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種子在誰的幫助下,怎麼樣了?

  種子在( )的幫助下,( )。

  三、結合字詞,品讀感悟

  師: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種子是如何在蚯蚓的幫助下,從土裡鑽出來的?課文裡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來。

  全班交流:

  1、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1段)

  (1)種子在什麼情況下挺一挺(暖和),暖和是什麼意思呢(溫度高),我們剛才講了現在是什麼時候?所以比較暖和(春天),誰能用暖和說一句話(春天來了,天氣很暖和)?暖和就是很舒服,那誰來舒舒服服的讀讀第一自然段。

  (2)做動作,演一演,誰來表演種子睡醒了挺一挺,當個小小表演家。

  2、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2段)

  (1)種子在什麼情況下挺一挺(喝水後很舒服),水哪裡來的(春天雨水多,大地解凍),誰能用舒服說一句話,很渴心情怎麼樣(難受),那誰來剛開始難受,喝水後舒舒服服的讀讀第二自然段。

  (2)做動作,演一演,誰來表演種子很渴,喝水,挺一挺的動作。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麼?(我想活動活動)

  3、第三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3到7段)

  (1)默讀3—7自然段:這幾節寫誰和誰的對話?(蚯蚓)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請同學們看到20頁的插圖,蚯蚓長什麼樣,它有什麼特點?(鑽來鑽去)

  (3)我們來聽聽種子和蚯蚓在說什麼話?種子沒有出去過,它有很多問題想問蚯蚓。問了幾個問題,我們一個個來看一看?

  “外面是什麼聲音?”(問號表示疑問)

  “那是春風。春風在叫我們到外面去呢!”(高興時也可以用感嘆號)

  “外面是什麼樣兒?也這麼黑嗎?”(裡面黑黑的,關燈,害怕,又想知道外面是什麼樣的,看圖觀察種子的表情,疑問好奇的語氣)

  “不,外面亮得很。”種子很害怕,這時好朋友蚯蚓幫了什麼忙。(鬆土,空氣)

  “我先把土鬆一鬆,你好鑽出去。”(既然是幫忙,那種子一定很熱情,誰來用熱情的語氣讀讀這一句話,誰能比剛才這位同學更熱情?)

  (4)分角色朗讀。老師旁白,一二組種子,三四組蚯蚓。

  師:種子得到了蚯蚓的幫助,心情怎麼樣。(高興)誰能用高興說句話?

  師:誰來高興高興地朗讀下這句話。

  師:要是能加上表情,動作,就很生動,誰來試試。

  4、第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8、9段)

  (1)師:小朋友,這時候種子離地面很近很近了,它已經聽到地面上有很多歌聲了。誰在唱歌呀?

  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師:誰能在這一段找一個詞來形容:春風、泉水、小鳥、小朋友唱歌的場面。

  熱鬧。誰能用熱鬧說一句話。

  師:是呀,春風泉水小鳥小朋友在唱歌。

  師:大家想一想春風招呼種子到外邊去,它會唱什麼歌呢?春風的聲音什麼樣?

  春風唱:呼呼呼,呼呼呼,小種子快出來。

  師:泉水怎麼唱的?

  泉水唱:叮咚叮咚,我要流到小溪裡去。

  師:對了,春天來了,冰雪融化,泉水要流到小溪裡去了。

  師:小鳥怎麼唱的?小鳥一定唱得更好聽了。我們來聽一聽。

  (唱起《春天在哪裡》的歌曲,唱到最後一節小黃鸝的歌聲時,老師引導全體學生齊聲合唱“的哩哩……”)

  師:小鳥的歌聲真好聽呀!我們小朋友也在唱歌。

  師:春風、泉水、小鳥真的會唱歌嗎?不會,我們把春風、泉水、小鳥當成人來寫,像這樣的寫法,我們叫擬人。

  (2)種子聽到外面這麼熱鬧,他怎麼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更想出去,更迫切)最後一次挺一挺。

  師:(開啟日光燈)

  “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高聲喊道,激動的心情)看種子和蚯蚓的表情

  四、讀寫結合 ,拓展練習

  師:種子鑽出地面以後,在光明的世界裡都看到什麼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暖和、水、空氣、鬆土、想出去這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