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排隊中的數學問題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排隊中的數學問題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分析:
教材例6安排的是幾個學生排隊中產生的數學問題,透過學生數一數、排一排、畫一畫、算一算等活動,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這部分教學內容的安排,為學生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創造機會,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深化了學生對數的大小、數序的理解,加深對基數和序數含義的認識。在學習中學生還能明確“畫示意圖”是幫助理解題意及解題的策略,在實際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決問題,積累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學會了10加幾及其相關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學目標:
1.透過畫圖清晰地建立起數量關係,使學生學會解決求兩數之間數字個數的問題的方法。
2.建立正確的解決問題思路,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最佳化策略。
3.積累活動經驗,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解決求兩數之間數字個數的問題。
教學難點: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最佳化策略。
教法學法:直觀演示法、探究學習法
一、複習舊知
1.問: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
2.按要求數數。
(1)從5數到15;
(2)從14數到19;
(3)從20數到13;
(4)從16數到4。(設計意圖:透過複習舊知,喚醒記憶,為下面教學與之相關聯的新課鋪路搭橋。)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展示:同學們去動物園看大熊貓圖。
2.看圖體驗交流資訊
(1)認真觀察情境圖,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組交流:
①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②小麗排第十,小雨排第幾?
③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小麗和小宇之間有幾人?)
④你有辦法解決嗎?和同組的同學說一說。
3.解疑釋惑,加深理解
(1)“小麗排第10”是什麼意思?(從前面數,小麗排在第10個,算上她有10個人。)
(2)從“小宇排第15”這個資訊,你又知道了什麼?(從前面數,小宇排在第15。他前面還有14個人,小麗也在他前面。)
(3)“之間”是什麼意思?(“之間”是指不包括小麗也不包括小宇。)
4.怎樣解答?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不同策略。(點明課題,板書課題:排隊問題)
(1)策略之一:數一數
①15名學生排成一行,其餘的學生數數。
②用數數的方法時,重點要注意什麼?(引導學生明確:數的時候不能數錯,不能數10和15兩個數。)
③為什麼不能數10和15?(引導學生說出:題目要求兩人之間的人數,所以不能數10和15。)
(2)策略之二:畫一畫①學生動手畫一畫。②數一數第10和第15位同學之間有幾人?
(3)策略之三:算一算
①15-10-1=4(人)
②為什麼要減1,減10又是什麼意思?(設計意圖: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積極性,藉助畫圖建立直觀形象,幫助理解題意,並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三、遊戲活動,運用新知
請15個同學上臺排隊,並指定兩人說說自己從左往右的位置,臺下同學閉眼睛猜測。再說出兩名同學之間有幾人。
(設計意圖:透過遊戲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遊戲環節中滲透當堂所學的知識。)
四、反饋練習,鞏固新知
P79頁做一做;2.練習十八第5、6題。(設計意圖:透過練習,加深認識。練習題難度層次由淺入深,既鞏固了新知又拓展了知識。)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和大家一起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