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豬變乾淨了》教學反思

《小豬變乾淨了》教學反思

《小豬變乾淨了》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豬變乾淨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豬變乾淨了》情節生動有趣、語言簡明重複、動作易於模仿、角色性格明顯、場景簡單且有一定戲劇成分,比較適於小班幼兒表演。在引導幼兒表演之前,我先讓他們瞭解、熟悉這個故事。由於故事中的三個角色小豬、兔子、白鵝性格特徵鮮明,洗澡這個環節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進行,有一定的經驗,因此,在我給幼兒講述這個故事後,他們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將故事進行了錄音,在飯前、飯後、午睡前後的過渡環節播放給孩子們聽。聽了幾天,孩子們已經能把故事講得頭頭是道,我覺得表演的時機到了,便給他們安排了表演活動。孩子們對錶演非常感興趣,自己選擇事先準備好的頭飾,自己裝扮。正當我滿懷信心準備欣賞幼兒的表演時,問題卻接踵而來:幼兒雖然能夠說出角色之間的對話,但只是在機械地重複故事語言,面無表情,到了故事中獨白的地方,更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怎麼辦。這是怎麼回事呢?

  透過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學習與理解,我認識到,在設計教育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到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還要考慮幼兒的接受水平和發展速度。活動中,幼兒雖然能夠比較熟練地講述故事,但只是對其中的對話部分記得比較清楚;雖然對錶演很感興趣,但只是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幾個動作,他們對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理解,對故事中角色的特點還不瞭解,以至於出現在表演時機械模仿的現象。是我太急於讓幼兒表演了,我制定的活動目標高於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步調大大超出了孩子們發展的速度。

  於是,我將近期的活動重點調整為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模仿他們的動作等,為幼兒的表演打好基礎。首先,我和孩子們一起透過看錄影觀察白鵝、兔子、小豬的外形特徵,瞭解它們的生活習性,並請有條件的家長帶幼兒進行實地觀察。回來後,我引導幼兒進行模仿。由於有了感性經驗,幼兒在模仿各個角色時形態各異,邊做動作邊用語言進行描述:“我是蹦蹦跳跳的小白兔。”“我是搖搖擺擺的小白鵝。”……在幫助幼兒豐富相關經驗、理解故事內容時,我將複述故事的內容分解到各個表演環節中,恰當地運用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創設相應的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理解故事主要情節。例如,故事中有一段內容是小豬在垃圾堆裡找吃的、在泥坑裡打滾,幼兒不知道小豬“拱地”是什麼樣,不知道泥漿什麼樣,怎樣掛在身上。於是我用紙杯做了一個圓圓的豬鼻子,用報紙團成一個垃圾堆,用皺紋紙圍成一個泥坑,將舊紙箱剪成不規則的形狀放在泥坑中,在朝上的一面貼上雙面膠,然後我戴著豬鼻子,一搖一擺地走到垃圾堆旁,趴在地上用長鼻子將報紙做的垃圾堆拱開找吃的,然後躺到泥坑裡滾來滾去,讓紙板做的泥漿粘在身上。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故事所表達的意思,知道怎樣去表現小豬的特點了。這不僅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內容,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表演的'願望。

  第二次調整:將適合聽的故事調整為適合演的劇本

  透過對故事的理解以及角色的表現,孩子們對錶演越來越感興趣。為此,我組織幼兒分配角色,即興表演。孩子們依然非常興奮地裝扮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躍躍欲試地想進行表演。看到孩子們情緒高漲,回想到這幾天來他們對故事中各個角色認知經驗的豐富以及對角色間對話的熟練,我滿以為這次能欣賞到聲情並茂的表演了,可問題又出現了:在故事對話部分,孩子們可以繪聲繪色地表演,在獨白部分卻不知該怎麼辦,角色與角色之間銜接不上,需要教師反覆提示。出現問題後,我與園裡的教師探討解決方案,大家紛紛出謀劃策,最後根據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運用錄音機來支援、幫助幼兒進行表演。我將故事中所有的獨白部分進行了錄音,並根據中間各個角色上下場和對話部分所用的時間進行分隔。果然,錄音的出現使幼兒能將故事表演活動比較完整地進行下來,基本上不再用教師提醒。但在進行角色對話時幼兒能表演得繪聲繪色,獨白部分卻不知道該幹什麼,消極地等待下一個角色的出現,錄音機只是起到了提示的作用,並沒有使幼兒能夠入情入境地表演,而且隱性浪費了遊戲時間。

  經過對戲劇表演活動的理論學習及同伴間的探討,我意識到問題出在了故事文字上。我給孩子們的內容是適合聽、講的故事,而不是適合表演的劇本。小班幼兒在故事表演中,需要所有的內容都應該能用自己的語言或動作表現出來,不應該出現讓幼兒等待的獨白部分。因此,我將故事中的獨自部分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全部改編成能夠用語言和動作表現的內容(見附錄)。果然,在使用改編的劇本進行表演時,幼兒沒有了消極等待的現象,也不再需要教師進行過多的提示,能夠比較順利地將活動進行下去。而作為教師的我,也可以以遊戲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表演中,從而更好地觀察幼兒,適時地給予他們指導與幫助,滿足幼兒喜歡和教師一起遊戲的心理需求。

  第三次調整:從教師準備道具到引導幼兒自制道具

  有了便於幼兒表演的劇本,孩子們表演的慾望更加強烈,對遊戲材料也就有了新的需求。於是,我和班上的另兩位老師加班加點準備了一些道具。剛開始,幼兒比較感興趣,但沒過兩天,這些道具就受到了孩子們的冷落。在表演區的一次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自己用表演區的材料進行裝扮,而且對裝扮的過程津津樂道。看到孩子們的表現,我忽然意識到,我們犯了一個錯誤:自己辛辛苦苦的製作反而剝奪了孩子們動手的權利,忽視了孩子們自主的想法;而且,製作道具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給幼兒帶來歡樂、蘊含著豐富學習機會的一種活動,而我們為了追求完美的“表演結果”和節省時間卻省略了這個頗具教育價值的環節。

  意識到這一點,我立刻帶著幼兒討論:故事中還有哪些角色?都需要什麼材料?可以用什麼代替?雖然孩子們的相關經驗不是很豐富,討論的結果不是很完善,但他們那種小主人翁的意識非常突出。由於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任務意識不強,因此我和幼兒商量,由教師執筆,將我們進行故事表演所需的材料記錄下來,張貼在家園聯絡欄中,邀請家長和我們一起準備製作道具所需的材料。在製作過程中,幼兒自主選擇所要製作的內容,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扮:有的將塑膠袋剪成一條一條的,做成白鵝的羽毛;有的在教師用紙箱子剪好的刷子模型上粘上自己用廢舊列印紙剪成的紙條,做洗澡用的刷子;有的將報紙團成團,然後倆人一起將報紙團裝在黑色的大塑膠袋裡做垃圾堆;有的在報紙上塗上各種顏料製作泥漿……製作的道具五花八門,形態各異。當孩子們穿戴著自己製作的道具,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自由自在地表演時,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他們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