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5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

5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5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

  1、預習,使學生的學習起點更高。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 學。"瞭解學生,正確把握學習起點,成為預習後組織課堂教學中突出的關鍵性問題。透過預習,每個學生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識,有了自主探索、獨立 思考的體驗與感悟,學習起點明顯高於原生狀的學習起點。因此,預習後的課堂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交流學生預習成果,展示學生預習後的真實現狀,切實 把握教學起點,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透過預習,你已知道了什麼?"學生把比較分數大小的不同型別和多種方法大膽地表述出來,在交流中,學生思路 開闊,個性張揚。

  2、預習,使學生的探究學習更深入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

  但一旦在課堂讓學生探究起來,常出現時間不夠用,探究不充分現 象。如果讓學生預習,他們就有更充分的時間、更廣闊的空間去探究具有思考價值而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如"你還有別的方法嗎?"、"你還有什麼問題?"讓他 們盡情地想、盡情做。預習後每一個學生對問題或多或少地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課堂上就不必在獨立思考這一環節上花更多的時間,交流的'進度自然也就快了,同 時,交流時的深度與廣度自然也就得到了保證。如課本中對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展示了畫圖、找一個數比、通分等方法,而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 經驗分別提出了先化成同分子再比較、與除法聯絡化小數比較、比倒過來數等富有創造性的方法。這樣的交流,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 引起學生對問題不同側面的再認識和再思考,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透過對他人觀點的思考與批判,引起新的認知衝突與認同,

  從而自覺地對自我認知 系統進行修正和補充,達到思維的深入和發展,使他們的個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次,預習還能使本堂課的知識技能目標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落實,為知識的 鞏固和拓展贏得更多的時間。案例中不但順利完成了鞏固練習,還拓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生活中數學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

  3、預習,使學生更加自信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中,這種需 要特別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學生的預習是個體自主學習的開始,這時他把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提前解決 了,產生的思考與疑問則成了課堂進一步學習的寶貴資源。這些來自於學生的思考與問題,容易激發起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由於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知 識基礎,探索經歷,所以課堂上就敢於大膽地站出來表現自己,講自己所知道的,說自己的發現,提自己的疑惑,透過交流,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 沒有預習給他們的"底氣",我想,案例中爭著發言,全班人人積極參與這樣的場景可能不會出現。作為教師,在正視學生差異的基礎上要認識並把握每個學生的個 性特點,給不同差異的學生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學中儘量給每個學生提供自由表現各自才能的機會,滿足他們各自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只要他們努力參與、 主動交流,所有的即使再小的閃光點也要給予恰當的鼓勵和表揚。一定要讓他們學會肯定自己、展示自己,學會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優勢。讓課堂成為孩子們展示、 發現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