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牆的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在平時測試、期末考試中都佔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閱讀練習,不僅能熟能生巧,輕鬆應對考試,最重要的,對於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這篇老牆的閱讀答案,以供同學們練習、反思和感悟!
一面老牆,是適宜用來題詩的,當詩題於牆,那牆就生動了起來,衍生出無限的韻味來。比如多情的唐婉,自從見了陸游沈園壁上的題詩,相思成疾,抑鬱而終,只在牆上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讓人唏噓不已。
在保康鄉村,我見過的老牆,窄窄的巷子,長而幽深,兩面是古舊的房屋,斑駁的老牆由青磚壘成,磚也陳舊了,邊邊角角都破損的嚴重,許是雨水、寒風或是陽光給磕碰出來的。牆壁上刷有毛主席語錄,還有“抓綱治國”之類的標語。時光總是無情,再讀這些飽經滄桑的標語,讓人感慨萬千。
我的老家,隨意也可以找到老牆,屋簷下的老牆是用黏性強的黃土一杵一杵、一牆板一牆板地壘起來的,土牆上有一排排茶杯口大小的窟窿,那是打牆時留下的。牆中以毛竹、牛筋條做筋骨,這樣的老牆多少年都不會倒塌。
老牆是幅多彩的畫,平時牆上掛著農具,秋天,牆上則掛滿金燦燦的玉米,紅豔豔的辣椒。冬天呢,又是一串臘肉或鹹魚,老牆總能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風情萬種。
可是老牆畢竟老了,牆上有時會生一些柔弱卻頑強的小草,風一吹來,就簌簌地響,像一面面小旗。牆根下,有時會臥著一條懶散的狗或悠閒的貓,一群雞在牆角下興奮地刨著什麼。老人也常聚在老牆下曬著太陽,談著他們感興趣的事,或什麼也不說,眼神淡然地望著一切。
每次到襄陽出差,我都要到古城牆上走走,撫摸著凹凸不平的牆磚,總有一種特別的感觸,這歷經兩千八百多年曆史風雨的城牆,演繹過多少群雄逐鹿的故事,那抗擊過日本鬼子槍彈,揹負著槍眼的城磚,似乎還存有硝煙的味道……從遐思中回到現實,只見護城河碧波盪漾,城池外綠樹紅花,真不失“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的美譽。
看吳冠中的油畫《老牆》,畫面很是震撼。剝蝕的牆皮,彷彿輕輕一碰,便會窸窸窣窣掉下來,裸露的牆磚,像一塊揉皺了的布,斑駁陸離。整個畫面,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像一位詩人,待要出口,卻又輕點輒止,讓畫去說明一切,去見證一切……
老牆老了,在時光裡日漸消瘦。但我還是根深蒂固地喜歡它,那裡藏有深厚的故事,它們以最質樸的表情感動我,靜靜地等待著閱讀它的雙手和雙眼。
(1) 為什麼吳冠中不願描摹這赤裸的磚牆?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
①我仔細觀察牆面,太複雜了,每塊磚與磚的銜接各有差異,磚與磚的`色相變化無盡,石灰之殘跡時厚時薄……我先是著意分析佈滿斑點的老年人的臉,後來卻感到如面對了大海,自己被淹沒了,如何再能表現大海呢!
②剝蝕的牆皮,彷彿輕輕一碰,便會窸窸窣窣掉下來,裸露的牆磚,像一塊揉皺了的布,斑駁陸離。
(3)文章寫老牆,喬兆軍為何寫了那麼多農具、動物、老人等等,在文中有何作用?
(4)結合兩篇文章的文意,綜述老牆有哪些方面讓人震撼感動。
答案:
(1)①老牆暴露出的磚,似人暴露了自己的肌肉與筋骨,扣人心絃,畫中卻未必是美的。②中國繪畫中講究氣韻,“我”不願描摹老牆的赤裸,對有心人不必多言。
(2)①透過對比,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老牆磚與磚的內在之結構,淋滿盡致地再現這赤裸裸的敗壁,驗證老牆確乎經歷了漫長艱苦歲月的考驗,由此引發作者的聯想。②運用比喻,形象生動的描寫出牆皮被侵蝕的程度,表現了吳冠中筆下的老牆給作者帶來的震撼力。
(3)老牆上掛著的農具,老牆下臥著懶散的狗或悠閒的貓等,常聚在老牆下曬著太陽的老人,使得老牆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老牆成為老家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作者眼中恰似一幅多彩的畫,這些描寫使得文章內容更加豐富,更富有趣味性。
(4)留有歲月的痕跡,老牆確乎經歷了漫長艱苦歲月的考驗;斑駁的牆面,記錄時光的無情,引發作者萬千感慨;歷經歷史風雨的老牆,似乎見證並說明了過去的一切,靜靜地等待我們去閱讀;老牆蘊藏的深厚的故事,以最質樸的表情感動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