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說課稿>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來自前進小學,我的名字是張宏,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尺的應用》一節課,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重點、說方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比例尺的應用》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學完“比例尺的意義”、後安排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有關地圖、工程圖紙的計算的基礎。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廣泛應用,學好它也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時的學習,是學生進一步掌握比例尺的意義,以及有關的數量關係式,掌握求實際距離的解決方法,並會解答這類應用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結合具體情境,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教育。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能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正確求出實際距離。在設知數時,由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所使用的單位不同,因此教學難點是設未知數時使用哪個長度單位。

  四、說教學方法

  這節課是學生在掌握了比例尺的含義的基礎上展開的,讓學生根據比例尺的意義來求實際距離或者是圖上距離。解決這類問題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應該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進行解答。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演算法時,特別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實際距離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不同演算法之間的聯絡。

  根據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以及學生的不同解法,可以歸納如下: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在計算的過程中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注意單位的統一。在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實際距離時,要和學生強調解設中單位還應該是釐米,因為圖上距離的單位就是釐米,所以要統一。

  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是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在理解比例尺時,一定要結合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這樣有助於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掌握。

  教材上介紹了3種解題思路,但我覺得前兩種的思考方法是一樣的。

  且第2種思路中“比例尺1:8000,也就是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80米”,這樣的理解有跳躍性,我覺得還是讓學生理解為“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8000釐米”,最後讓學生看問題所求的單位名稱與計算結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樣,需要統一單位,這樣學生比較好理解。用比例的方法來解答這類問題,可能學生對這樣的解法和方程解有一樣的感覺,怕麻煩!但作為一種新的解題思路,必須讓學生掌握,所以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我準備讓學生這兩種思路都掌握。在以後的練習中,如果題目沒有要求解題方法,那麼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答。

  五、說教學程式

  1、複習準備

  本節課是緊接著前一節課的學習內容展開的進一步研究,所以,在學習新知道之前,對前一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積極的回憶,有利於學生主動應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識,也有利於學生獲得整體的,系統的知識。因此,我一開始按擺了複習。

  2、聯絡生活學新知

  參與是發展的前提,興趣是參與的內驅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促進學生髮展的前提,學生只有在參與中才能得到發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必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活動的強化劑,它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趣味性是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這裡我沒用課本中的例題,而是根據實際改編的。

  我們知道,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捕捉貼近學生的生活的素材,這樣會使冰冷的數學產生親和力,使學生感到親切,也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生動體現。接下來分析條件和問題。在設知數時,使用哪個長度單位,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板書中,我故意空出來。提問:你覺得這裡設什麼單位更便於計算?然後用紅筆加以強調。再寫出關係式,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對照列方程解答。

  設未知數列出方程,再由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接著結合嵐皋地圖,設計了課中小練習,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的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如身臨其境,這樣就會產生親切感,有利於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

  之後進行了課中小結:怎樣求實際距離?要哪些條件?

  3、鞏固練習

  數學的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

  4、課堂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