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瓶子寶寶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瓶子寶寶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瓶子寶寶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瓶子寶寶,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瓶子寶寶1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瓶子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

  2、感知10以內的數量並能按數取物。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大小、高矮、材料不同的.透明瓶子每人10個,1——10數字卡片每人一套;黃豆、蠶豆每組一盆;大籮筐10個,貼上1——10數字。

  教學過程:

  一、觀察比較

  1、上放的是什麼?

  2、這些瓶子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二、操作排序

  1、第一次操作,幼兒自由將瓶子排成一排。

  你有幾個瓶子?

  2、二次有規律的排序。

  你是按照什麼規律把瓶子寶寶排成一排的3、三次操作,引導幼兒將瓶子排列成中間低兩邊高的“V”字形。

  三、給瓶子寶寶編號

  1、請幼兒取出信封裡的卡片,看看有哪些數字。

  2、請幼兒將1——10數字分別貼上到10個瓶子上。

  四、給瓶子寶寶喂豆子

  1、教師提出要求:請幼兒給每個瓶子喂和它身上貼的數字一樣數量的豆子。

  2、幼兒操作,按數取物。

  3、驗證,請幼兒把瓶子給客人老師看一看是否正確。

  五、分類請幼兒將瓶子送到和它數字一樣的籮筐裡。

  活動反思:

  依據《綱要》精神和合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並利用操作、探索、觀察這三種不可分割的教學手段突破本節活動的重難點。教師還讓幼兒透過探索獲得感知經驗,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積極思考,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教師能分配好自己的角色,起到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節活動還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去學習、遊戲,孩子們對本節活動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玩中、在遊戲中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瓶子寶寶2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瓶子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

  2、感知10以內的數量並能按數取物。

  3、能夠積極、愉快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

  教學準備:

  大小、高矮、材料不同的透明瓶子每人10個,1——10數字卡片每人一套;黃豆、蠶豆每組一盆;大籮筐10個,貼上1——10數字。

  教學過程:

  一、觀察比較1、上放的是什麼?

  2、這些瓶子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二、操作排序1、第一次操作,幼兒自由將瓶子排成一排。

  你有幾個瓶子?

  2、二次有規律的排序。

  你是按照什麼規律把瓶子寶寶排成一排的3、三次操作,引導幼兒將瓶子排列成中間低兩邊高的“V”字形。

  三、給瓶子寶寶編號1、請幼兒取出信封裡的卡片,看看有哪些數字。

  2、請幼兒將1——10數字分別貼上到10個瓶子上。

  四、給瓶子寶寶喂豆子1、教師提出要求:請幼兒給每個瓶子喂和它身上貼的數字一樣數量的豆子。

  2、幼兒操作,按數取物。

  3、驗證,請幼兒把瓶子給客人老師看一看是否正確。

  五、分類請幼兒將瓶子送到和它數字一樣的籮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