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反思《寶寶餅乾屋》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反思《寶寶餅乾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有益的學習經驗:
一、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掌握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二、在親身參與有趣的情景活動中提高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分類速度。
三、體驗勞動和工作的快樂。
四、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五、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電視機、錄放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磁帶。
實物圖形餅乾:
拱形門、貨架、貨筐;大嘴動物頭;圍裙。
活動過程:
一、做個餅乾屋小員工。談話引入情景,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
二、開心分餅乾。
1、按形狀分類。
(1)觀看採購員到餅乾批發市場上貨的錄影。
(2)明確第一項工作任務——請小員工將餅乾按形狀進行分類。感受分類的樂趣。
(3)師生共同檢查按形狀分類的結果,體驗初獲成功的喜悅。
2、按顏色及形狀分類。
(1)接到訂購電話,明確第二項工作任務。
(2)看實物投影,再次明確顧客的要求,開始分類工作。
大班—紅色包裝的圓形餅乾
中班—黃色包裝的正方形餅乾
小班—綠色包裝的長方形餅乾
託班—藍色包裝的三角形餅乾
(3)師生共同檢查按餅乾的形狀及顏色進行分類的結果。
3、遊戲《我餵動物吃餅乾》。請小員工根據動物嘴巴的不同形狀喂相應的 餅乾。
三、神秘禮物。
請小員工們摸一摸神秘袋裡的禮物,並說出它的形狀。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透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