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關於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彙編7篇

小學數學教案

關於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彙編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瞭解並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理解並掌握體積高階單位與低階單位間的化和聚。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體積單位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

  (二)複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

  教學用具

  投影片,電腦動畫軟體(或活動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教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後老師板書: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釐米

  教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後教師板書:面積單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釐米2

  釐米2

  口答填空,並說明演算法和算理:

  4米=( )分米=( )釐米。(演算法:進率×高階單位的數。)

  500釐米=( )分米=( )=米。(演算法:低階單位的數÷進率。)

  教師:我們複習了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的進率,和高階單位和低階單位之間轉換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轉化。板書課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電腦動畫圖(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稜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1分米3。)

  給一條稜塗色,提問:稜長多少釐米?(10釐米。)

  1釐米3為單位,一個一個塗,塗滿一排,提問:體積是多少?一排一排塗,塗滿十排(一層),提問:體積是多少?一層一層塗,塗滿十層(即全部塗上)。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釐米3)。)

  教師:由此可知1分米3等於多少釐米3?學生口答後老師板書:

  1分米3=1000釐米3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稜長1米,即體積為1米3,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再請學生看一遍電腦動畫圖後,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米3=1000分米3。

  教師:能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2)教師:(指黑板板書)這些是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及進率,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處?(名稱、進率兩方面。)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化,現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問題改寫成如下形式:(板書)

  8米3=( )分米3

  0.54米3=( )分米3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階單位向低階單位轉換,還是低階單位向高階單位轉換?如何計算?並說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後歸納,老師板書:

  因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個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題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釐米3, 96釐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寫成算式:3400釐米3=( )分米3

  96釐米3=( )分米3

  教師:審題時首先要注意什麼?試說出這兩道小題的解答過程和算理。

  學生試算,討論後,歸納並板書:

  因為1000分米3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個1000分米3,就有幾個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題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師:請對比例3,例4,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後歸納,老師再小結並板書:

  (例3下面)高階單位→低階單位,用進率×高階單位的數。

  (例4下面)低階單位→高階單位,用低階單位的數÷進率。

  教師:想一想,體積單位間的轉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有什麼相同處與不同處?(換算的方法相同,但進率不同。)

  (3)*試解下面幾題: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化?沒轉化的部分如何辦?學生口答後

  再板書: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 )分米3( )釐米3;

  教師: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轉化?(板書)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 )米3( )分米3。

  請學生直接說出列式和結果。

  老師:從上面三道題的解答中,你們有什麼體會?(複名數與單名數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階單位向低階單位轉化還是低階單位向高階單位轉化外,還要注意審清題中哪一部分需要轉化。)

  書面練習:(請4位同學寫投影片,集體訂正)課本P38做一做和補充題。

  出示例5:(投影) 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2米、寬1.5米、厚0.0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請同學們自己解答。老師巡視中可抽選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學去板書。集體訂正時由同學自己確定哪種演算法較好。

  (三)鞏固反饋

  口答填空,說出計算過程。(投影片)

  0.5米3=500釐米3( ) 2.6分米3=2米3 60釐米3( )

  (四)課堂總結

  1.體積單位的進率。

  2.體積單位的轉化方法。在學生總結基礎上,將例3,例4後歸納的方法彙集成一個,並板書出來: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個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內容:

  【教學內容】

  【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標明確流程清晰預設充分意圖明顯行文嚴謹回顧全面

  ⑴教學內容。

  要寫明所教學的內容是哪個版本第幾單元(第幾資訊窗)第幾頁。

  ⑵教材簡析。

  要寫明本節教材的來龍去脈,即本節的知識基礎和為哪些後續知識做準備(即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及資訊窗所呈現的素材意圖。

  ⑶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都要兼顧,不僅要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⑷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要找準,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解。

  (5)教學過程

  1.教學環節要清楚明白。每一個大環節、每一個大環節中的每一個小環節都要層次清楚,目標明確。

  2.重要知識不要遺漏,尤其要注意練習環節。以前老師們往往不注重練習環節的設計,只是呈現練習題的內容,而對於練習過程的預設、練習題的處理沒有一一寫明。現在要求要把練習的的每一個環節呈現出來,要充分預設。

  3.要注意和教學實錄的區別。教學實錄的形式一般是師:生:,教案撰寫則要運用諸如談話、引導、提問、小結等用語。

  4.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有設計意圖,即這一環節你之所以這樣設計的原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注意,設計意圖不是教學環節。

  5.預設要充分。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這個環節會出現什麼情況,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情況,教師分別應採取什麼措施,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做到胸有成竹、遊刃有餘,這樣就會達到心中有學生的境界。(教案右側,有專門寫預設與設計意圖的地方,寫的時候請註明預設:設計意圖:幾個字)

  6.回顧要全面。課堂“總結回顧”時,不能走過場草草了事,也要充分預設,要引導學生對全課的所學知識點、學習方法、情感體驗等進行梳理歸納,在交流時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以前的知識進行前後的聯絡,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總結提升。

  7.撰寫教案時行文要嚴謹。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號、大小標題的序號寫法、標點符號等等都要非常規範。

  教案撰寫的水平,體現了老師理解教材的水平以及靈活調控課堂

  的能力,從而為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第一單元 倍數與因數

  3的倍數的特徵

  第6課時

  [教學內容] 數的奇偶性

  [教學目標]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利用數的奇偶性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利用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教師適當進行“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試一試:

  本題是讓學生應用上述活動中解決問題的策略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最後的結果是:翻動10次,杯口朝上;翻動19次,杯口朝下。解決問題後,讓學生以“硬幣”為題材,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開展遊戲活動。

  活動2:探索奇數、偶數相加的規律

  先研究“偶數+偶數”的規律,在經歷“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論—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後,再引導學生用這樣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數+奇數”“奇數+偶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最後讓學生應用結論判斷計算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還可以引導學生研究減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板書設計]

  數的奇偶性

  例子: 結論:

  12 + 34 = 48 偶數+偶數=偶數

  11 + 37 =48 奇數+奇數=偶數

  12 + 11 =23 奇數+偶數=奇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p86,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

  教學目的:1、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明確加,減法之間的關係,進而使學生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3、學習了加地各部分間的關係可以利用這一關係驗算加法。

  4、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

  明確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過程:

  準備訓練。

  說出算式各部分名稱。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課題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

  出示例1

  (1)

  先讓學生說出每幅線段圖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

  40+30=70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和與加數=關係。

  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數=和。

  從而引出加法的意義;

  說清圖意,列式。

  引導學生把(2),(3)與(1)比較。

  誰是已知的,誰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麼變化。明確第(2)題是求第二加數,

  第(3)題是求第一加數。

  從中引導減法的意義。

  引導學生看書,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著重引導學生想,為什麼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將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與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加以比較。

  得出:一個加數=和一另一個加數

  師:學習了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可以利用這一關係驗算加法。

  試做:驗算 743+257=1000,對不對?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數

  □+6=13 根據一個加數等於和減另一個加數由生填,講清怎樣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數。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後,回答怎樣想的。

  三、小結:

  什麼叫加法?什麼叫減法?

  加法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運用這一關係可以驗算加法。

  四、鞏固練習

  根據加,減法的關係,在下面算式的□裡填數。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求□中的未知數

  □+378=1082 4657+□=7102

  □+265=930 1896+□=3024

  □+489=814 2743+□=5000

  堅式計算,並驗算。

  3748+627 9134-514

  課後作業:

  1.根據560+430=990,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

  □-□=□

  2.根據500-240=260,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

  □-□=□

  3.求□中的未知數

  589+□=1062 □+495=702

  298+□=594 □+324=500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學 科 小學數學

  二、課例名稱 小小商店

  三、執教教師

  四、指導教師

  五、課 型 實踐活動課

  六、年 級 一年級

  七、教材版本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八、教學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購物的實踐活動,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換算及簡單計算。

  2.透過各種途徑瞭解商品價格,培養收集資訊的能力及思維靈活性。

  3.在活動中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增強與人合作,進行數學交流的意識,並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以學生的購物經驗和已學的加、減計算和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為基礎開展的實踐活動課。針對一年級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特點,我把教室佈置成小小商店,設定玩具櫃、學習用品櫃、食品櫃, 讓所購物品更貼近生活實際。採用快樂教學法,讓學生置身真實的活動情境,運用角色扮演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但是,一年級學生自制能力較弱,因此實際操作的難度相當大。活動的有序組織就成為保障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為此,特意設計了宣傳商品、招攬顧客、給顧客和售貨員提建議等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活動中應該怎樣做,並滲透文明購物的教育,力求營造一個有秩序又有意義的良好活動氛圍。

  (三)活動準備

  教師:總經理卡1個、經理卡和售貨員卡各3個、會員卡若干,課件1套,錢盒3個。佈置一個小商店,設定玩具櫃、學習用品櫃、食品櫃。

  學生:每人準備2-3件商品(玩具、學習用品、常見食品),瞭解物品價格,製作價格牌。準備若干模擬人民幣,自帶一個錢包。

  九、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組圖片,請你看看這是哪兒?你去過嗎?(多媒體展示超市圖片)

  指出:這是我們這兒最大的超市家得福,是購買物品的好去處。

  2.提問:每次去超市,你最喜歡哪個櫃檯的東西?為什麼?自己用錢買過哪些東西?

  (二)創辦商店

  1.佈置櫃檯

  (1)揭題: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也來開辦一個小小商店好嗎?

  (2)教師介紹櫃檯,提出活動要求:先想好自己帶來的物品應該放在哪個櫃檯出售,然後再放上去,還要把價格牌整齊地擺在商品前面。

  (3)學生布置櫃檯,師生共同檢查擺放的是否合適並適時評價,表揚有條理分類擺放的學生。

  2.招聘員工

  (1)招聘售貨員

  ①談話:現在每個櫃檯上都擺放著商品,大家想買嗎?不過作為商店,好象還缺少點什麼?

  教師毛遂自薦擔任小小商店總經理(掛卡),並提

  出現場招聘3名售貨員。指出作為合格售貨員要懂得算錢,將以答題形式來招聘。

  ②出示貨架,學生介紹商品和價格。

  ③講述規則:注意聽題,說開始才可以舉手搶答。

  ④出示考題一,學生搶答。

  追問:買這兩樣物品,付了一張10元和一張5元的,作為售貨員應該怎麼做?

  根據答題情況,選出食品櫃售貨員。(掛卡)

  出示考題二,學生答題。追問:如果你是售貨員,請問30元怎麼找?選出玩具櫃售貨員。

  出示考題三,同桌交流,指名答題,並讓一名學生擔任主考官,再提一個購物問題考核,選出學習用品櫃售貨員。

  (2)招聘櫃檯經理

  ①過渡:為了保證小小商店經營順利,我還想招聘3名精明能幹的櫃檯經理負責管理。當然,經理也得經過考核,才能上崗。

  ②出示考題一,小組交流,指名彙報,任命玩具櫃經理。

  ③出示考題二,學生在小組裡交流,組織反饋,形成解題策略,要想買的多,就要選價格便宜的商品買。聘任學習用品櫃經理。

  ④考題三:食品櫃經理以猜價格方式招聘。教師出示一盒巧克力,告訴學生價格藏在了背後,誰猜中了誰就勝出。

  (三)活動指南

  1.宣傳商品

  談話:經過兩輪競爭,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到位,作為總經理,我宣佈小小商店正式開業!(多媒體演示開業場面,並播放喜慶音樂)

  引導小經理推銷自己的商品,招攬顧客。

  2.活動指導

  (1)採訪小經理:在你的管理中,想對你的顧客說些什麼,或者有什麼提醒他們注意的?

  適時進行文明購物的教育,提出活動建議:①要文明購物,注意排隊。②注意觀察,學習他人的購物經驗。③提前計劃,做好準備。④文明購物,會得到文明顧客標記和會員卡,下次購物優惠。

  (2)小經理對售貨員提出要求和建議。

  適機教育售貨員要文明待客,檢查顧客付的錢是否正確,同時注意算好帳、找對錢。

  (四)模擬購物

  1.講述活動要求:大家購物時,我這個總經理隨時為你服務。我還有一個要求,請買好東西的顧客和小組同伴說說自己買東西的'經過和感受。現在請工作人員站到自己的崗位,做好接待顧客的準備,各位小顧客拿上自己的錢包,排好隊到自己喜歡的櫃檯購物吧!

  2.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自由購物。

  3.小顧客和各櫃檯工作人員分別在小組裡交流買(賣)東西的經過和感受。

  4.組織學生交流活動體驗。

  5.交流:你在購物時遇到了什麼麻煩或問題嗎?你是怎樣解決的?誰還有什麼好辦法?

  6.評選文明顧客,徵求建議。

  表揚文明購物的顧客,指出:他們文明購物,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大家在公共場合都能做到講文明、有禮貌!

  引導小顧客評價小小商店的服務,並提出建議。

  (五)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自己親手開辦了一個小小商店,並且開展了非常有意思的購銷活動,你們快樂嗎?回家後別忘了把這份快樂與爸爸、媽媽分享!以後,你們還可以做他們的小幫手,去幫他們買東西。

  十、課後反思

  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如何上出實踐活動課的數學味和活動味?本課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1.課內外學習相結合,創設開辦商店的完整情境,為學生創造親身實踐的機會。課外佈置學生準備商品並透過不同方式調查價格,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收集資訊的能力。課上,學生自己佈置櫃檯,能讓學生感受分類的好處,培養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透過佈置櫃檯、招聘員工、宣傳商品、模擬購物等環節,讓學生親歷開辦商店的全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培養實踐能力,學生成了數學學習的真正主人。

  2.合作交流,師生互動,體現實踐活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招聘活動實質上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購物活動中的應用意識。學生為了競爭上崗,便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購銷中的數學問題。而活動後充分利用學生購物後的愉悅心態,及時組織交流,這實際上又是一場分享活動。同齡夥伴間無拘無束的交流,更能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愛上數學活動,喜歡學數學。

  十一、課例點評

  綜觀這節課教學,教師能夠準確把握實踐活動課的課型,遵循一年級孩子愛動好玩的規律,模擬了真實而完整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輕鬆愉快地完成了知識到能力的昇華。具有如下幾個特色:

  1.在教學過程設計上,以活動為主線,把學數學變為做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是新形勢下的數學教學與傳統數學教學的本質區別。本課將創辦商店(佈置櫃檯、招聘售貨員和經理)活動指南(宣傳商品、給顧客和售貨員提建議)模擬購物(買賣商品)等幾個活動串連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的活動整體。在這動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有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縱觀整個教學活動,既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看考題解決問題競爭上崗),又有學生的操作與表述(模擬購物中顧客與售貨員的對話);既有小組的合作交流,又有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師恰當的引導和點撥。整個教學活動形成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體。在這多維互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參與機會,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2.在教材處理上緊密聯絡實際,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本課設計充分體現了運用教材但不拘泥於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將教材中貨架情境呈現問題,改成招聘員工的考題,從而使整節課的情境顯得完整而緊湊。同時,考題是精心設計的,在內容上結合學生實際進行了適當重組,在呈現形式上藉助多媒體豐富的畫面、聲音等,動態呈現,更吸引學生。增加的猜價格形式,既考察了學生的數感,又貼合學生生活。幾個考題針對各個崗位設計,為學生後面開展活動做好孕伏。

  3.在課程目標的實施上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關注能力的形成。

  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良好的行為品質,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綜觀整節課不難發現,師生完全是一種朋友式、夥伴式的合作關係,課堂氣氛是和諧寬鬆的。例如,你們的建議非常合理,我一定採納。謝謝你們!(鞠躬致謝)教師溫馨的話語,對學生心靈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勵。正是這樣的課堂,才保證了學生暢所欲言,迸發出創新火花。但是,和諧的教學氛圍,友好的師生關係不等於任其自由發展。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和辨別能力較差,因此必要的常規訓練,良好習慣的養成也非常重要。所以課上許多看似不經意的細小環節,實際上都是教師精心設計的。例如,為了使學生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及時表揚分類擺放商品的學生;活動中適時進行文明購物教育等。這些細微環節的設計滲透了教師的一番良苦用心,正所謂細微之處見真情。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統計與機率是《數學課程標準》四大學習內容之一,它透過對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刻畫,來幫助人們做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本節課是對課本54—55頁所學統計知識的複習與鞏固,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登入入表、畫成統計圖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教學內容生活味、教學過程活動化、探究時空開放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將資訊整理分類,並將統計結果登入入表,畫成統計圖。

  2、智慧目標:提高收集資訊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團結協作意識和能力。透過自評與小組評,培養反思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 透過探究、展示和調查等活動,感受成功,體驗統計的意義,體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將資訊整理分類,並將統計結果登入入表,畫成統計圖。

  教學難點:

  將資訊整理分類,並將統計結果登入入表,畫成統計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鋪墊

  這兩天的天氣如何?你們是怎麼知道第二天甚至是後面幾天的天氣情況?(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方便。 天氣情況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看這些圖形分別表示什麼天氣情況?(晴天、多雲、下雨)

  氣象小組根據每天記錄的天氣情況,製作出每個月份天氣的情況統計表。

  出示課題:天氣統計

  二、探究

  1、統計並填寫統計表。

  看,這是上海20xx年6月份的天氣情況表,你們能從這張表中知道什麼,誰能說給大家聽聽。(生可能知道天氣情況三種標記,知道5月份晴天有……、多雲天有……、雨天有……) 你怎麼知道的?(分類數出來的) 同桌一起數一數,把結果填入統計表內。

  師:從表中一眼看出了什麼?

  2、統計並畫統計圖。

  要一眼看出哪種天氣情況多,我們曾經什麼辦法?(塗格子)

  咱們用這個方法也來試一試吧,請大家在統計圖上畫一畫。 大部分小朋友完成了,誰願意與大家交流,你是怎麼畫的?(學生自由發表) 同桌能互相評價一下嗎?(同桌互相評價) 從圖中你一眼看出什麼?(學生充分發表)

  3、欣賞比較。

  各位小朋友完成的都很棒!現在請你們比較一下記錄表、統計表、統計圖,你認為哪種形式更一目瞭然地反映6月份的天氣情況?(學生觀察比較,發表意見)

  三、加固+拓寬

  1、統計同學們愛吃的冰激凌

  那麼根據這統計圖,你能提出問題讓同學來回答嗎?先在組內準備一下提什麼問題。 (學生分組準備) 可以交流了嗎?(學生互問互答)

  2、統計圖形。

  小朋友很了不起,根據資訊提了那麼多問題並解決了這些問題,現在老師這裡有許多亂散的圖形,你能從不同的方面來統計一下這些圖形,並製作一張統計圖嗎? (學生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大組反饋)

  3、 調查統計。

  各位小小統計員真不錯,謝謝你們的整理與統計,獎勵你們每人一個卡通粘紙! (學生興奮地挑選著自己喜歡卡通粘紙圖。)

  各種卡通粘紙獎勵掉多少個呢?你們想不想對粘紙作調查統計?那怎麼調查統計呢?(學生小組討論、出謀劃策,調查交流)(用分類的方法整理成統計表、統計圖。)

  觀察統計圖,你能看出什麼?能提出有關數學問題或建議嗎?

  四、總結延伸

  各位小小統計員,今天的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學生自評、互評) 你有什麼感想和收穫?(學生暢言)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試用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會正確地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

  2、透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

為什麼必須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教學過程:

  引入:

  1、同學們都認識什麼數?

  2、這節課我們來初步認識分數。

  3、猜想:這種數為什麼會叫分數?

  準備:

  (一)分與平均分

  問題:6個蘋果可以怎樣分?

  方法:對幾種平均分的結果提問。

  小結:象這樣每份同樣多的分法是平均分。

  (二)分數的產生

  問題:3個蘋果可以怎樣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每份還能用整數表示嗎?

  說明:這就要求產生一種新數----分數。

  新課:

  (一)認識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

  1、認識二分之一

  演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

  說明:2份中的1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2、認識二分之二

  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說明:這樣的2份是2個1/2,也就是蘋果的2/2。

  3、強化平均分

  演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

  問題:2份中的1份還是這個蘋果的1/2?為什麼?

  說明:只有平均分成的兩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4、過渡:

  學生動手操作:折出圖形紙的1/2;

  問題:怎樣折出圖形紙的1/2?

  方法:學生演示摺紙的方法和結果。

  問題:如果大家繼續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嗎?

  (二)、認識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幾

  方法: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展示摺紙的結果。

  問題:為什麼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正方形的1/4?

  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這樣的2份,3份是這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

  閉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麼樣?

  舉起正方形的4/4;

  問題:為什麼4/4是整個的正方形?

  2/4,3/4,4/4都和誰有關係?

  說明:1/4這樣的分數很重要。

  過渡:如果繼續平均分,還能得到幾分之幾呢?

  (三)、認識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幾

  出示:一根鋼管

  問題:要得到鋼管的1/3需要怎樣平均分?

  出示:一個圓

  觀察:鋼管的1/3和圓的1/3

  問題:你又發現什麼?

  說明:把誰平均分了,得到的分數就是誰的。

  (四)加深理解

  出示:花瓣圖,看圖說分數

  小結:1/2,2/2,1/3,2/3,3/3......都是分數;

  幾分之一都很重要,有這樣的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

  學生舉例

  (五)看圖自學

  1,看書:P178頁(學生邊看邊說)

  2,說一說:對分數又有了哪些瞭解?

  3,反饋:看圖寫分數、讀分數

  (1/9)(5/9)(4/9)(9/9)

  鞏固練習:

  1,判斷:圖1的紅色和綠色部分各是線段的幾分之幾?

  圖2中的綠色部分是線段的5/8嗎?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蘋果圖

  問題:每一部分不是蘋果的1/2,大概是蘋果的幾分之幾呢?

  用什麼方法可以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準確呢?

  學生總結:對分數的初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