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搖籃曲的學習教案

搖籃曲的學習教案

搖籃曲的學習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搖籃曲的學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透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並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學重難點

  感受搖籃曲這類體裁的特點

  用聲音動作表現

  教具準備

  錄音、打擊樂、各種毛絨玩具及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聆聽《搖籃曲》—女聲獨唱

  1、回憶自己小時候媽媽是怎麼哄自己睡覺的?

  (生:輕輕唱著歌,拍著我,搖搖籃)

  2、假如你來哄一個小寶寶睡覺,你會怎麼做?

  (學一學、做一做—提示搖籃曲的特點)

  3、(師):“那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搖籃曲》是不是象我們剛才說的那樣?”

  4、初聽樂曲,讓學生感受搖籃曲的特點,並用語言,動作表現出來。

  5、老師講解搖籃曲的特點,它具有舒緩、優美、安靜、抒情、中速(稍慢)力度稍弱的特點。

  6、復聽樂曲,並用動作表現了歌曲的情境。

  7、用線條表示出歌曲的'情緒

  (師):“剛才我們聽的是一首德國作曲家他作的搖籃曲,你們想知道中國的媽媽怎樣哄寶寶睡覺嗎?噓—你聽……”

  二、聆聽並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並隨音樂輕拍節拍。

  2、對歌曲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情緒、力度、速度……)最後確定是屬於搖籃曲。

  (師):“下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小寶寶睡著了》。”

  3、老師有表情的範唱歌曲,學生仔細聽,歌詞中都寫了些什麼?

  4、用聽唱法,分樂句,學習歌曲的演唱。

  5、在教唱的過程中,提示學生要演唱得連貫、輕柔、唱準音高(老師要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不足)。

  6、隨老師的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邊唱邊體驗搖籃曲所表現的意境。

  7、分為4個小組,討論一下結尾應怎樣唱更好聽(提示小寶寶漸漸的睡著了)。

  8、展示自己設計的結尾(漸慢、漸弱),並進行表演。

  9、自己設計為歌曲加入打擊樂伴奏(自己討論應怎樣敲才符合歌曲情緒)。

  10、出示教具—毛絨玩具,分組進行歌曲表演,

  I唱II

  演III敲

  11、(師):“剛才我們用線條表示出了搖籃曲的情緒,低溫否可以為這種體裁的音樂選擇一下合適的顏色(淺色)—感覺柔和的。”

  12、師生共同表演《搖籃曲》一課外的:老師唱—媽

  學生演—寶

  共同感受搖籃曲的意境。

  課堂小結:

  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