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實用的找春天教案合集6篇

找春天教案

實用的找春天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找春天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找春天教案 篇1

  設計意圖:這個故事是我在《東方寶寶》的一本書上看到的,我發現該故事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插圖也很美麗,於是就拿來和小朋友分享,我將看到的該故事編成了教案,與幼兒分享這優美詩意的故事,希望透過共同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幼兒閱讀能力以及興趣。

  一、活動目標

  1、在觀察圖譜的基礎上,能嘗試用動作來表示出語句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講述故事並嘗試創編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文字的優美

  二、活動準備

  1、“小刺蝟的春天”大圖一張

  2、“小刺蝟的春天”圖譜一張

  三、活動過程

  匯入:“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

  “春天美不美啊?”(美)

  “老師這裡就有一副很美的關於春天的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欣賞圖畫“小刺蝟的春天”

  (1)“你看到了些什麼呢?”

  (幼:花,小刺蝟,草地)並引導幼兒用動作來學一學花是怎麼開放的?小刺蝟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來學一學吧。

  (引導幼兒說的內容向故事中的內容靠攏)

  (2)“花的顏色有哪些?”(幼:紅的黃的藍的)“那我們可以說紅的黃的藍的,各種各樣的花開了”(幼兒緊跟著唸了一遍)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各種開花的動作。

  (3)“小刺蝟在幹什麼呢?”(幼:縮著身體、滾來滾去)我們來學一學小刺蝟的動作吧,呀,它原來是“小刺蝟團成一團,滾來滾去!”(幼兒緊跟著唸了一遍)

  (4)“小朋友,小刺蝟滾來滾去以後,它身上發生了什麼變化?”(幼:身上都是花瓣)“就像穿了一件花瓣衣服,對吧!身上穿起一片片花瓣”(幼兒緊跟著我念了一遍)

  (5)“你覺得小刺蝟這樣滾來滾去像什麼?”(幼:皮球、西瓜、輪子)

  “啊,一隻彩色的大皮球在草地上奔跑!老師覺得它像大皮球!”(幼兒也緊跟著唸了一遍)

  色彩豔麗、直觀形象的圖片,有利於提高幼兒語言的領悟能力、豐富幼兒想象力並且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所以我參考《小刺蝟的春天》中的背景圖,加以修改變成本次活動中的一副讓幼兒欣賞的圖,讓幼兒首先透過視覺直觀感受春天的氣息,並嘗試用語言闡述自己所看到的東西,然後我加以引導,讓幼兒學習並運用優美的語句去描述所看到景色,有利於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力,並且豐富了幼兒的詞彙,圖片便起到了幼兒對新詞彙的認識過程中的解釋作用。

  2、欣賞故事“小刺蝟的春天”

  “這副圖呀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你們聽到老師剛剛故事裡哪些句子?”(師補充幼兒沒有說到的句子,再請幼兒跟著說一說)

  (3)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一句呢?引導其他幼兒一起學一學,說一說。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嬰幼兒階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我透過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幼兒來感受故事中語言的美以,使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得到教育,並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而透過第一環節的活動,幼兒對新詞彙的學習已經有了“預熱”,本環節中出現同樣的詞彙,吸引了幼兒更多的注意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聽到過,所以充滿了自信。

  3、嘗試講述故事內容

  展示圖譜“咦,我們來看,這是什麼呀?”

  (1) 提問幼兒,在幼兒說出相應句子的時候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詮釋(個別幼兒回答後,再請集體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2) 補充幼兒所沒說到的內容

  (3) 師和幼兒邊做動作邊完整念兒歌

  透過以上兩個環節的活動,幼兒對《小刺蝟的春天》已比較熟悉,而對於其中出現的詞彙的理解,透過這個環節中的圖譜的展示,幼兒已經能理解,並嘗試用動作來告訴我他們的想法和詮釋,本環節中圖譜的出現,讓幼兒眼前一亮,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慾望。透過做一做,念一念,以及我的補充,幼兒已能掌握這個故事的基本語言詞彙。

  4、複述故事

  現在呀,小刺蝟要來考考我們大家了,它把一些內容給擋住了。

  “這個擋住了,你知道是故事的哪部分嗎?”

  (1)將若干個圖卡上的圖遮擋住,讓幼兒集體試著複述

  (2)再遮擋幾個圖卡,讓幼兒集體複述

  (3)繼續遮擋掉幾個圖卡,請個別幼兒試著複述

  (4) 遮擋掉所有的圖卡,全體幼兒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

  我發現,當幼兒接觸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時,學習時就不易感到疲勞,注意力也比平時大大增加。但有些知識,少數孩子也難免會不喜歡,所以我採取了遊戲的方式來鞏固幼兒的知識,以擋住一張圖片到擋住所有圖片,讓幼兒嘗試從簡單到複雜,層層遞進的方式學習,不僅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5、創編故事

  “春天裡,除了小刺蝟會出來玩,還有誰也會來玩呢,我們來把它也編進故事中吧,誰來試一試?”(邀請2—3個幼兒來創編,而後集體跟著講一遍故事)

  故事中生動、有趣的情節,對幼兒有著一種特殊的吸引力,故事這種教學形式,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滿足其心理需要,幼兒在聽故事中獲得語言鍛鍊,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所以我設計了創編這一環節,旨在豐富幼兒想象力的同時,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在這一環節中,能嘗試用更換小動物來創編,也有個別幼兒嘗試了創編小刺蝟的動作,雖然沒有符合我的要求,但可作為延伸放置語言區中,讓幼兒自由的創編。

  6、結束部分

  “今天呀,老師和小朋友在這張春天的圖上,找到一個優美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自己到大自然中去繼續尋找有趣的故事呢?(想)那我們一起去外面尋找吧!”

  小刺蝟的春天:紅的,黃的,藍的,各種各樣的花開了。

  春風一吹,樹林裡下起了彩色的雨,小刺蝟團成一團,滾來滾去,身上穿起一片片花瓣,啊,一隻彩色的大皮球在草地上奔跑。

找春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9個,讀音難點主要有“遮、觸”(翹舌音,“遮”讀一聲)、“嫩”(韻母是en不是un)。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感知課文的內容。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描寫春天景物的語句,懂得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童謠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音樂課上,音樂老師教你們唱過一些很好聽的歌曲,其中包括這一首歡快的歌謠《春天在哪裡》,有哪位同學願意把它唱出來?

  同學們唱得真好聽!歌詞中描寫的春天是在哪裡的呢?(指名同學回答)

  (板書課題《找春天》)

  二、帶著問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課文,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有幾個問題,你們帶著這些問題邊讀邊思考。

  1、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尋找春天的呢?

  2、小朋友找到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呢?

  3、小朋友在哪些事物身上找到了春天?

  三、細讀課文,深刻理解

  1、小組合作解決第一小題

  (先分小組朗讀第二自然段,在朗讀前提示學生從動詞“脫”、“衝”、“奔”入手去思考第一小題)

  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組的小夥伴一起根據老師剛才提示的那三個動詞去討論解決第一小題,然後各小組派一個代表彙報討論的結果。

  (根據各小組討論的結果總結答案:急切、激動的心情)

  現在有哪位同學嘗試一下把課文中的小朋友尋找春天的那種急切、激動的心情讀出來?

  (先指名個別同學讀,再分小組讀,與沒解決問題之前的那一次小組朗讀進行比較,目的是要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體會課文中小孩子欣喜的心情)

  2、師生共同解決第二小題

  同學們,現在老師朗讀第四至第七自然段,你們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思考第二個問題,究竟小朋友找到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呢?

  (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指名同學回答第二個問題,根據他們的回答板書)

  同學們真聰明,找到了春天的眉毛、眼睛和音符,聽到了春天的琴聲,那你們說春天她美不美呀?(此問題的提出目的使學生開始對春天產生熱愛的感情)

  既然大家都認為春天美麗,那現在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四個自然段,透過我們優美的朗讀去展示春天的美。

  (老師和學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3、解決第三個問題

  現在同學們自由朗讀最後一段,仔細看看小朋友在哪些事物身上找到了春天,用筆把那些事物標出來。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課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嗎?他們在哪裡找到了春天?(指名回答)

  除了柳枝、風箏、鳥兒和花兒,想想我們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春天的影子呢?(此問題在於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拓展他們的思維)

  (指名同學回答)

  那現在同學們再想想,那幾個小朋友經過仔細的尋找終於找到了春天,此刻他們的心情該是怎樣的呢?

  (指名同學回答)

  不錯,他們的心情是高興的、開心的,那現在誰可以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把這種欣喜的心情讀出來?

  (先指名讀,然後分男女讀,最後全班齊讀)

  四、通讀全文,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進發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現在,全班同學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小朋友那種先是急切激動後來高興開心的心情讀出來。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以問題引導學生懂得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要懂得保護環境

  既然春天這麼美麗,小草、野花、樹木它們又那麼可愛,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去對待它們呢?

  五、作業園地

  1、把這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爸爸媽媽聽。

  2、同學們,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如果你去尋找你最喜歡的那個季節,你會去哪裡尋找呢?你尋找到什麼了呢?請把你尋找到的寫下來。

  板書設計:

  看到了小草、野花、樹木

  聽到了小溪的水聲、杜鵑和喜鵲的叫聲

  聞到了花香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認讀生字並口頭組詞。

  (小黑板出示生字)

  二、寫字指導。

  本課要求寫的9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除“野、解”二字外,其餘的又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可以把書寫指導的重點放在“左窄右寬”的字上。指導時重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規律,如可以把左窄右寬的字集中一起,引導學生先觀察其結構特點,讓學生自己發現左窄右寬的規律後,再指導他們臨寫。

  “探、躲”二字是本課新認讀的生字,建議重點指導。

  指導寫“躲”字,要注意提醒第七筆撇不出頭,“朵”字寫得瘦長一些。“探”字比較難寫,除提手旁外,右半部分可以一筆一畫地細緻分析、指導:禿寶蓋不宜太寬,“小八”的右邊是點,“木”字橫要短,撇捺要舒展。此外,“溪”字右邊比較複雜,也要作細緻的指導。

  三、朗讀感悟

  朗讀本文,要注意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營造一種童話般的情境,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表達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整體朗讀感悟。

  1.讀著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讀“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衝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一定會體會到作者急切、嚮往、激動的心情,一定能感悟出“衝出、奔向”等詞語蘊含的意思。

  2.你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能體會到什麼?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說說初春的特點,從而體會課題中的“找”字,體會課文表達的發現的樂趣。也可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天。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覆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體驗發現的快樂。可讓學生用富有童真童趣的聲音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的美感和蘊含其中的感情。

  4.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從課文結尾的省略號出發,以“我的發現”的形式,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在課前找到的春天。然後老師可用課件顯示不斷找到春天的情景,最後形成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畫面。

  四、鞏固練習

  1.詞語積累。

  尋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

  2.找找說說,看誰組詞多。

  (1)做課後“找找說說”的練習。

  (2)照樣子,填一填。

  遮掩 遮遮掩掩 認真

  躲藏 躲躲藏藏

  3.讀讀記記。

  (1)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4.寫一兩句讚美春天的句子。

  五、實踐活動

  選擇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到野外實地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自己發現的春天,準備在“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課上交流。可從氣候、植物、動物、人們的活動等方面的變化著眼進行觀察。

找春天教案 篇3

  新課標“倡導對文字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字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其實也是把文字的語言轉化成自己個性化的語言。學生有了文字的憑藉,談感受自然是水到渠成。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學生在談感受時,教師千萬不能冷眼旁觀,以防學生漫無目的地無端發散,過度進行個性化解讀。

  表面看上去熱熱鬧鬧,學生海闊天空,說短道長,氣氛似乎很熱烈,但實際是彩色泡沫,“繁花滿園未必是春。”因此,當一個學生從文字的字裡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著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

  這一引一撥,學生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詩情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找春天教案 篇4

  【學情分析和設計思路】

  本班男生佔四分之三,大多數活潑好動,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但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口語訓練,他們已經越來越喜歡口語交際了。本次口語交際安排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之後,教師將教材內容“帶孩子們到公園裡找春天”改成“到校園裡找春天”。本地沒有公園,大部分孩子也沒有去過公園,而本地有著美麗的大自然田園風光,本校又是泉州市的“綠色學校”,教師充分發揮本地本校資源,調動孩子們到村外田園,在校園裡找春天,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加強實踐,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在交際過程中主動的和創造性的表達。

  【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有關春天特徵的錄影資料。

  2、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資料,如圖片、兒歌、諺語等。

  3、佈置學生把找到的春天畫下來。

  4、指導學生製作木牌。

  【教學過程】

  一、找春天

  1、師生交談:

  小朋友喜歡春天嗎?

  (喜歡)

  為什麼?

  (春天花兒開了,小草綠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春天的風兒輕輕地吹,真舒服!春天我們可以去放風箏……)

  小朋友,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大自然可美啦!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到大自然裡去找春天,喜歡嗎?

  (學生歡呼雀躍)

  老師注意看著每位小朋友,看看誰的眼睛是亮晶晶的。

  2、看錄影:

  錄影內容《大自然田園風光》,並配上《春天在哪裡》的歌曲)師帶領孩子們找春天。小朋友,把你們找到的春天說出來吧。

  (學生爭先恐後地說看到的春天:農民伯伯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插秧;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都開了;青蛙出來捉害蟲了;田野到處綠油油的;燕子媽媽帶著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3、師小結:

  小朋友眼睛裡的春天真美啊!原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裡。

  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主導,教學伊始,教師帶領學生看錄影,找春天。春天有多美,有多迷人,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激起學生把找到的春天告訴大家的慾望。

  二、畫春天

  1、檢查“特別的作業”:老師昨天佈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讓小朋友也到大自然裡去找春天,找到了嗎?

  (學生把找到的春天一一放在桌面上,那是一幅幅美麗的春景畫。)

  2、誰來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

  (學生主動拿畫上臺說自己找到的春天,教師相機引導。師在引導時不僅要注意學生說話的內容,而且要注意說話的順序。要求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話。)

  3、師小結:小朋友畫筆下的春天真美啊!原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畫筆下。

  在感悟了課文《特別的作業》之後,教師再次佈置學生把找到的春天帶到課堂上,學生已經懂得了尊重花草樹木的生命,他們把找到的春天畫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春景畫。這些圖畫是學生細心觀察感悟出來的,再讓他們說,是再一次的感悟過程,從而激發學生表達對春天的熱愛。

  三、頌春天

  1、從古到今人們寫了不少詩歌來讚美春天,你想用什麼來讚美春天呢?

  (教師引導孩子找《語文同步閱讀文庫》中描寫春天的詩歌;回憶唱過的有關春天的歌曲。)

  2、小朋友紛紛上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熱愛。

  (我想朗讀一首寫春天的小詩;我想唱一支春天的歌;我畫一幅春天的畫貼在我們的教室裡;我想表演一個春天的舞蹈;我要自己寫一首春天的小詩……)

  3、聽了你們的表達,老師也越來越喜歡春天了,原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心窩裡。

  本環節教學是學生將平時學到的小詩、歌曲、繪畫、舞蹈都拿出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從自主性和創造性來說學生的情感表達都達到了高潮。

  四、留春天

  1、春天也來到了我們的學校,校園裡的春天在哪裡?

  (課前已佈置學生在校園裡找春天,這時可適當地讓孩子說說校園裡的春天。)

  大家想把它留住嗎?留住春天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呢?

  (我們不摘小花,不踩小草;我要經常給小樹澆水;如果有同學不愛護花草樹木,我會幫助他改正;小樹彎腰了,我會把它“扶”起來;老樹生病了,我會請啄木鳥醫生來為它治病……)

  師:聽了小朋友的心裡話,小花小草小樹都笑了。

  2、為了讓全校的同學都來愛護花草樹木,如果我們在校園裡立幾個木牌,你想在上面寫些什麼?

  3、小組討論,設計校園環保警示語。並寫在課前準備好的木牌上。

  4、集體交流,評選有創意的校園環保警示語,並一起朗讀。

  (“不搖小樹,它和我們一起長大!”“小草也有美麗的生命!”“花兒很美,我們不會傷害你!”“環保小衛士人人誇!”……)

  5、師總結:

  聽了小朋友一句句心裡話,老師知道原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行動裡。相信小朋友們都能成為出色的環保小衛士。課後,請大家把木牌插在校園裡,讓同學們都來留住春天。

  讓學生找春天、畫春天、頌春天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懂得各種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的,他們都是大地媽媽的孩子,激發學生把希望變成行動,並寫下校園環保警示語,共同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永遠留住美好的春天。

找春天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教學準備:

  歌曲磁帶、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裡》。隨機板書:春天。

  隨著樂曲,師生回顧積累的有關春天的詞句。

  2、揭示課題:找春天。

  師: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就與這幾個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2、在小組交流自學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A、春天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讀通句子,檢查生字讀音情況。相機指導書寫:探、躲

  再讀句子,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三、朗讀課文,感悟積累

  師:春天真的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們趕快與這幾個小朋友一起脫掉棉襖,衝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吧!

  1、學生讀課文,結合圖,找一找春天在哪裡?

  全班交流,讀通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讀給同位聽。

  3、指名讀喜歡的句子,相機指導朗讀,感悟積累

  (1)“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讀讀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讀懂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讀句子,相機出示填空題:

  (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 ),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B、師: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嗎?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讀四個句子,有什麼疑問,在小組裡提出來,討論討論。(感受語言的準確,想象的豐富。)

  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口語訓練:

  例: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

  引讀、表演讀等

  (3)第8自然段

  我們繼續去找春天,她還會在哪裡呢?

  朗讀第3句。“

  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由這幾句話,老師想到一些古詩: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你們也能好像老師一樣說幾句春天的詩出來嗎?

  感受了詩情畫意,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多媒體畫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斕、百鳥爭鳴的美景,伴隨優美的輕音樂,學生自由根據畫面背誦有關段落。

  五、走進校園,尋找春天

  春天來了,讓我們到校園裡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觸控春天的腳步吧。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裡的發現。

  六、課外拓展,遷移運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關文章段落,讓學生閱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裡,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觀察,就會發現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

找春天教案 篇6

  活動名稱:小熊找春天

  設計意圖;春天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季節,美麗的春天映襯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來到了每個地方。孩子們對春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由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的句式進行簡單的仿編。

  2。觀察自然環境的變化,瞭解春天的季節特徵。

  3。感受春季到來萬物變化美麗情景,萌發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點:瞭解春天季節的特徵,感受美麗的春天。

  活動難點:學說故事的語句,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準備 :

  1、PPT《小熊找春天》。

  2、音樂《今天天氣真好》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請幼兒回憶春天的季節特徵。

  談論: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裡有那些朋友呢?

  小結:春天的朋友有很多,讓我們一起聽一聽老師帶來的關於春天的故事吧。

  二、按照畫面線索,欣賞散文詩。

  1、欣賞故事:媽媽說"春天來了,快去歡迎春天吧!"小熊說"春天是誰呀?她在哪裡呢?"就出門去尋找。

  觀察討論畫面一:我們看到了什麼,這這些花是什麼顏色?

  欣賞故事:小熊問桃花:“你是春天嗎?”桃花說:“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粉色的春天。”

  觀察討論畫面二:誰來了,她是春天嗎?

  欣賞故事:小熊問蝴蝶,你是春天嗎?蝴蝶說:“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會飛的春天。”

  觀察討論畫面三:小熊爬上小山坡,他的腳踩到了什麼?

  欣賞故事:小熊問小草,你是春天嗎?小草說:“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嫩嫩的春天。”

  觀察討論畫面四:小熊走到山頂上,看到了什麼?

  欣賞故事:小熊問小花,你是春天嗎?小花說,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五顏六色的春天。

  山頂上好暖和呀,小熊走累了,就在暖洋洋的春天裡睡著了。

  暖洋洋的春天是誰呢?小熊抬頭看到的春天是誰呢?

  三、回憶詩歌內容,根據故事中的句式進行簡單的仿編。

  1、小熊找到幾個春天的朋友。她們是誰呢?

  2、用好聽的詞回答是什麼樣的春天?

  3、小熊找到了這麼多春天,小朋友能找到那些春天呢?

  4、繼續尋找春天,用好聽的詞說一說。(蜜蜂是嗡嗡叫的春天,小魚是會游泳的春天。布穀鳥是會唱歌的春天。柳條是輕輕飄的春天。)

  五、拓展練習。

  1、和老師一起跳舞《春天天氣真好》。

  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我們都喜歡春天。那就請你和老師一起到外面去尋找春天。

  活動反思:現在正逢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我們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特徵。在匯入時我透過和幼兒談話,請幼兒說他們所知道的春天好朋友從而引出關於春天的故事《小熊找春天》。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下來我透過ppt展示教師講故事的方法讓幼兒瞭解了故事內容。然後我引導孩子們回想故事中小熊找到了幾個春天好朋友,用故事中的句式進行說一說。在回憶完故事內容後我引導孩子們說一說自己找到的春天好朋友,仿照故事中的句式進行創編。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表現出他們的探索熱情,展開探索活動。孩子們紛紛說:“小魚是會游泳的春天、小鳥是會飛的春天、蜜蜂是嗡嗡叫的春天、白雲是白白的春天、油菜花是黃黃的春天、小花是美麗的春天……”但也有部分幼兒缺乏專注力和耐心,注意力易轉移;還有部分幼兒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活動中或不敢將自己的發現進行表述等。最後一個環節我透過一個歌表演活動《春天天氣真好》再次把幼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在優美的兒歌旋律中幼兒們再次瞭解到春天的好朋友還有蝴蝶、蜜蜂、楊樹、柳樹等。結束部分帶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春天好朋友。

  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

  1、ppt製作不夠精細,有些細節地方處理的不好。在選擇圖片時偏景物,少動物,顯得少了一點兒生機。

  2、在創編的環節很多幼兒不敢表達。今後要多為他們創造說話的氣氛,讓每一位孩子都具有自我表現和創造的空間,用簡練的語言引導和鼓勵幼兒學習用清晰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進而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