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暮江吟的語文教案

暮江吟的語文教案

暮江吟的語文教案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暮江吟》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簡介作者。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詩,老師念第一句“籬籬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嗎?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他寫這首詩時只有15歲,他的詩通俗易懂,在廣大群眾中廣為流傳下來的詩有1914首,今天我們學習其中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題目是《暮江吟》。板書:暮江吟

  二、揭題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樣理解的?在這兒起了什麼作用?

  ②“江”在題目中交代了什麼?

  ③“吟”是什麼意思?

  ④從題目中可以看出詩人吟唱的物件是什麼呢?

  ⑤從詩的題目上你讀懂了什麼?

  三、新授

  1、自由讀,初步瞭解詩歌大意。

  思考:這是一首什麼詩?寫什麼時候的景?在詩中畫出表時間的詞語,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2、範讀

  3、思考、討論: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這些景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齊聲朗讀前兩句詩。

  5、重點理解詞語。

  “殘陽”是什麼意思?

  “鋪”是什麼意思?這個“鋪”字你體會到了什麼?把“鋪”換成“照”、“射”可不可以?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6、出示燈片

  提問:江水為什麼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7、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8、學習後兩句詩。

  ① 指名朗讀後兩句詩。

  思考:作者描寫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寫的?

  ② “可憐”是什麼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農曆已進入深秋季節這句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是深秋。

  ③ 詩人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深秋的夜景?為什麼這樣打比方?

  珍珠晶瑩閃亮,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用珍珠來比喻露珠就照應了“可憐”,詩人寫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彎弓。

  ④ 指名說說後兩句詩的意思。

  ⑤ 想象全詩意境,大家閉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朧的夜晚,彷彿我們來到了江中的小島上,看到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弓一樣的月兒,月兒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像珍珠一樣可愛,你們看到了嗎?)

  ⑥ 詩人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那麼詩人抒發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⑦ 齊聲朗讀

  請同學們有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詩人對傍晚時分江面美麗景色的喜愛之情。

  四、練習

  (1)作畫

  景色的美體現在哪裡?詩人用他的妙筆給我們描繪了幾個畫面,請同學們根據詩意,把詩人筆下的美景畫出來。

  一道殘陽鋪水中可憐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紅露似珍珠月似弓

  (2)寫話

  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人筆下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