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永恆> 永恆的親情作文4篇

永恆的親情作文

永恆的親情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永恆的親情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永恆的親情作文1

  我們生活在用愛編織的藍天下,如小鳥一般歡樂。有如盛開的花朵在愛心編織的藍天下,還有金色的向日葵,也有純美的丁香花……小溪寺坪舅爺家門前有一條小溪,終年溪流不斷,小溪的上游水流很急,有節奏地打著岩石,發出悅耳的聲音,有時又像一位脾氣暴燥的先生;中游水速不急不緩,如一隻溫順的小綿羊;下游可算得上是涓涓細流了。

  我和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們在中游玩,我坐在細軟的沙灘,忽然,我的腳丫感到了疼。痛,急忙拿起一看,啊,是一隻小螃蟹,我嚇得大叫,爸爸趕忙幫我取下那隻螃蟹輕輕地放在沙上,風趣地說:嘿!子佳,你的腳可以當做釣竿了。我一聽,不高興了。媽媽瞪了爸爸一眼,又對我說:你怎麼說話的。對、對,我說錯了,來,子佳,親一個。哈……笑聲一直傳到好遠好遠……後山後山有許多大樹,我們坐在柔軟的小草上,在大樹下乘涼。我趴在媽媽腿上,爸爸摟著媽媽。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我們一起說呀,笑呀多開心呀!後來我發現那邊有一棵柳樹、柳條彎垂下來真好看,我跑過去,踮起腳,拽下了幾根楊柳,編成了兩個不像樣的草環,又採了幾朵小野菊,插在草環上。然後又跑回大樹下,把草環戴在了父母頭上,爸爸媽媽也不脫掉,反而摟緊了我。

  場地舅爺家門口有一塊水泥地,面積可大了。中間還有三個木桌,每次我們來到舅爺家玩,舅爺總會把一些糖、水果、瓜子、茶水等放在水泥桌上,讓我們品嚐。有時吃晚飯,我把飯端了出來,和大家一起看那絢爛的煙花。我閉上眼睛,許下心願:願我們一家人生活幸福溫馨……青山綠水,比不上親情有看頭,藍天白雲,沒有親情長久。鮮花再美,也會凋謝,但親情卻會永恆。

永恆的親情作文2

  一年的時間不算長,每次回故鄉之前的日子總是覺得過的很慢,於是多了許多的期盼,也多了一份忐忑。

  在上下車之後,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就跳在眼前了。這山山水水比記憶中的風景更加俊秀,讓我產生時光倒流的幻覺;這清風、這花香、這鳥語、這蟲鳴比夢中的鄉情更真實,讓我清醒我又回來了;只有父母臉上增加的皺紋和頭上的多出的白髮讓我在這夢幻與真實之間多出了許多傷感。

  我兩手空空而歸,激起了母親臉上笑容的浪花 ,那是一份期盼,那是一份牽掛;我和兒子匆匆歸來,點燃了父親久違豪情,那是一片赤誠,那是一片深情。每晚陪著父親在繁星的夜幕下聊天到夜深,想起曾經在他懷裡數星星,憶起他曾經為我收集的螢火蟲,忘不了他給我講的那些故事和道理,如今我再次傾聽著他說起的往事,再次陪他看星星,只是無情的歲月給我們都留下了數不清的印記,只是兒子沒有陪我們的興致。一貫少語的母親常常唸叨著在外不要擔心家裡,自己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哥哥姐姐都在忙碌的日子中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感受到故鄉的依戀,曾經一起長大的喜怒哀樂都在相見的笑容裡融化成了一杯溫情的水,也許有些淡卻能滋潤我們的心田。人說血濃於水,這份親情是可以跨越時空的,是可以不計貧富的,是可以忽略得失的。我們都過著清貧的日子,我們可以被世界忽略,但我們彼此是牽掛的,是有情有義,也許時間最終會把我們無情的分離,可是我們還有回憶,還有祝福,還有對下一代的期盼!

  是否生命裡註定我將漂泊?是否生活中註定我們將離別?我心歸處,便是故鄉!

永恆的親情作文3

  到了農曆八月,秋天的腳步就加快了:天高了,雲淡了,樹葉枯黃了,不少花兒凋謝了,蟋蟀在草叢中唧唧叫個不停,五顏六色的菊花開得十分熱鬧。大自然的一切,年年如此。然而,就在今年的秋天,我由家庭生活的一幕也發現了人世間一種永不改變的東西……

  中秋節那天下午,我放學回家,剛到家門口,就聞到飄出來的飯菜香味。我放下書包,往桌上一看,哇,多麼豐盛的宴席:紅燒雞、醬鴨、糖醋排骨、海蟄頭……滿滿一桌!這是爺爺、奶奶為我們精心準備的中秋晚餐。看到這麼多美味的菜餚,我迫不及待地大吃起來。

  席間,我向爺爺、奶奶、姑姑、姑父分別敬了酒。姑姑一直忙著照顧才上一年級的表妹,爺爺忙著給我夾菜,奶奶不停地招呼大家多吃一點。一桌豐盛的宴席就在全家的談笑間被一掃光。

  剛丟下飯碗,我就和表妹到陽臺上賞月了。不知怎的,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圓,分外的亮,就像一個璀璨的玉盤懸掛在天空。這時,爺爺拿來幾個又紅又大的石榴,那珍珠瑪瑙般的石榴籽和酸甜可口的味道著實讓人喜愛。我還沒品嚐完石榴,媽媽又捧出一盒月餅。一隻只金黃的月餅有的放在小花籃裡,有的裝在小船裡,猶如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我邊吃月餅邊問媽媽:“你們小時候中秋節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嗎?”媽媽搖搖頭,笑著說:“我們那時過中秋節,月餅憑票供應,每家只有幾塊,公公、婆婆總是省給我們吃。唉!也不知道遠在家鄉的公公、婆婆今晚怎麼過的?”這時,爺爺凝望著天空,自言自語道:“是啊,也不知老爺爺在老家好不好?”

  聽到爺爺和媽媽的一番話,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我不由得想起了王維的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儘管我們的社會在不斷地改變,生活在不斷地變化,但是人世間最珍貴的親情卻始終沒有改變,它將一代一代傳下去,直至永遠……

  這就是我在今年秋天裡心靈深處的發現,這個發現好像讓我長大了許多。

永恆的親情作文4

  前不久的清明節,我們要去掃墓。我對掃墓十分好奇,我覺得這是一個瞭解中國文化的好機會,所以便和爸爸以及其他親戚一起去參加這個神聖而又肅穆的活動。

  到達包車所在地點後,已經6點了。上了車,我們找好座位,望著車廂外的'景色:樹木整齊地排在路的兩旁,綠油油的一片,十分養眼。幾隻鳥在湛藍的天空上一掠而過,讓人心曠神怡。

  到了掃墓地點,我們便開始爬山。這山路雖然修了樓梯,但是起伏很大,又十分溼滑,並不好走。年紀輕的腿腳好,但是走起來也費勁,更別提年紀大的了。所以,我作為小輩,一定要幫助他們爬上山。因為離他們很近,所以我聽見了他們因氣息不夠而發出的喘息聲,十分心疼。我扶著他們的手,一步一步地踏上階梯,為了更方便他們爬樓梯,我嘴裡喊著一二一二的口令。

  奶奶笑著對我說:“你可真是個乖孩子,要不是扶著我,我還爬不上來呢!”

  我回答:“這是我應該做的,也是掃墓過程中的一種歷練啊!”

  奶奶摸了摸我的頭,表示贊同,我繼續說:“更重要的是,這讓我們間的親情,更加融合了。”

  沿途有許多墓碑,墓碑上刻著人的名字。奇怪的是有的塗了紅色,而有的,沒有塗色,我便問爸爸:“為什麼墓碑上的名字有的塗了色,有的沒塗呢?”

  爸爸回答我:“塗色的是已經去世的人,沒塗的,是還未去世的人。”我又追問:“那沒去世的人為什麼要寫在上面呢?”爸爸回答:“這叫壽約,是預留的。”

  原來是這樣,小小的墓碑上也有學問啊!

  我看了看周圍,周圍的景色也別有一番風味。這裡是人們最後的歸屬,許多人都在這裡永眠,所以四周很安靜,偶爾有幾聲鳥鳴,讓人感到肅穆而神聖。我看到路的兩旁有五顏六色的野花,兩行整齊的綠油油的樹。

  我開始思考掃墓的意義。掃墓,是為了表示生者對死者的懷念,讓生者對活著的人珍惜,透過祭拜自己的祖宗表達感恩之情,更體現了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和中國文化的一脈相傳。我一定要把對先人的崇敬,對家人的珍惜,對生命的尊重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