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精彩記敘文:我喜歡的蠶
我喜歡的蠶
我家養了一些蠶,它們很可愛。開始買來的時候還是一顆顆圓圓的、扁扁的小卵,像人體內的紅細胞。蠶孵出來了,細細的、短短的、黑黑的,看起來懶洋洋的。它們是蟻蠶。
照顧蟻蠶要非常細心,每隔幾個小時就要清除蟻蠶的糞便。我先輕輕地把蠶拿到另外的紙上,因為重了就會把它們捏死;再用乾淨帕子抹淨盒子後,才用幹紙把屎從盒子上擦下來倒進垃圾桶。
蠶吃桑葉。我一天只把一片桑葉撕成幾塊餵它們就夠了。它們吃食的時候很有趣:先慢慢地爬上桑葉的邊沿,再懶洋洋地轉頭從左向右啃著吃,只聽得“沙沙沙……”的聲音。吃飽後它們像死了似的一動也不動,但睡覺時卻把頭和身子的二分之一抬起來,很獨特。
過了幾天,蠶一動不動也不吃桑葉了,原來它們在脫皮。等尾巴上那團黃而透明的皮也掉了時,蠶寶寶又猛吃起來。又過了一週,蠶又脫皮了。這時的蠶長得很快,兩三天以後就有二至三釐米了。它們的食量增加到每隻蠶一天要吃六片桑葉了。就這樣經過四次脫皮,蠶就長到七釐米左右,每天要吃二十片桑葉。它們想動的時候,總是慢慢地把頭先向前伸,身體收縮:然後頭翹起再往前伸,後半身再收縮,動作非常地慢,簡直就是蠕動。看著我餵養的蠶這麼可愛,我心裡別提多帶勁了!
大約兩個月時,蠶開始什麼也不吃,而是爬到盒子的角落吐絲。它吐絲把自己圍起來,就結成了繭。繭是橢圓的、白白的。我一摸,繭硬硬的,表面絨絨的。到二十天之後,它們吐出了一種黃色的水——胃液,可以把繭腐蝕了。等它們把繭咬開再爬出來的時候,就變成了金黃的蛹。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盒子裡,不時還要開啟蓋子通風。過了幾天,蛹就出現了黑邊。
接著蛹又要接受一個艱難的任務——脫皮。脫皮可是很痛的',要把全身的皮都脫光才能進化到蛾。雌蛾和雄蛾可是要尾巴對尾巴交配的哦,然後雄蛾就死掉了。幾天後我用小刀輕輕地剖開雌蛾的肚子,刀口不能超過三毫米哦,超過了它就有可能死亡。它的肚子裡有很多藍色的小點點,那就是卵了。到了明年春天就又可以收穫蠶寶寶了!
透過養蠶我知道了蠶的生命是短暫而美麗的。它們從出生到死亡最多兩個月。蠶的一生中有卵、幼蟲(蠶)、蛹(繭)、成蟲(蛾)四個發育階段。蠶對人類有很多幫助,比如繭可以做衣服,蠶沙可以做成枕頭……
我很喜歡家裡養的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