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通用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本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著本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裡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著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為何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裡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著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感覺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著自己的成果,
本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2
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裡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麼,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裡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由於五月份正值春夏交替、梅雨季節來臨,溼氣重的關係,所以蚊蟲、病菌,很容易繁殖。以前的人們就因為這樣認為,才會有各式各樣的名間習俗的產生。掛艾草、菖浦、喝雄黃酒,還有帶香包在身上可以達到驅蟲、驅邪的目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故事,他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大臣,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時時刻刻為國操心。但是楚王對他的變法政策不苟同,屈原被奸臣所害流放在外。最後終於走上投江自盡一途!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怕他的屍體被海中的魚蝦所吃,所以才用竹葉包了米飯丟入江中把魚蝦餵飽。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大家都會去河邊紀念他。當年划船敲鑼打鼓的緊張情形,逐漸演變成今天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
端午節我們會做些什麼事呢?我們在家除了包粽子以外,爸爸媽媽還會準備艾草、菖浦,讓我們避毒驅邪。把艾草、菖浦插在門上,形成端午節的特殊景觀;還有喝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爸爸媽媽就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一樣有驅毒的功能;還有端午節的中午,我們也會嘗試立蛋,傳說在端午節的中午,可以將雞蛋直立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5
我心中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日期是農曆五月初五,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節文化。
端午節又有“端陽節”、“龍舟節”等二十多個名字,最主要的習俗就是扒龍船,也就是龍舟競渡。還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放紙鳶、遊旱龍、打馬球、拴五色線等許多風俗呢!
今年的端午節我吃了好吃的糯米粽子,還去東區龍子湖觀看了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呢。這場比賽真是熱鬧呀,湖兩邊彩旗飛舞、人山人海。湖面上一排停著六艘龍舟,船上的運動員們穿著不同顏色的隊服。他們在船頭擺好大鼓,一個人站在鼓前,雙手揮舞著鼓槌,其他幾個人兩人一排坐在船身,雙手握緊船槳,雙腳蹬緊船底。只聽一聲清脆的槍響,六艘龍舟倏地駛過起點,像離弦的箭一樣快速向前。敲鼓聲震耳欲聾,吶喊聲此起彼伏,身穿紅色衣服的紅隊暫時領先,他們的隊員動作整齊,身體一起向後仰,再向前傾。手裡的船槳上下翻飛,讓我看到他們鬥志昂揚。但是黃隊緊隨其後,氣勢上一點也不差,彷彿拼盡全力也要趕超紅隊。我的心也跟著激動起來,不由自主地給他們加油助威。我想,這就是民俗的魅力吧!
我認為端午節是很有意義的節日,它是我們國家的民俗文化,傳統文化。我們要把這個傳統節日繼承下去和發揚光大,一直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我們家要包粽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著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竹葉拿在手上,捲成圓錐形,再往裡面放糯米、大棗,然後摺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粽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讚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粽子包完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裡煮,半個鐘頭後,熱騰騰的粽子出來了。
散發著陣陣香氣的粽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粽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粽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粽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開啟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讚歎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麼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為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讚歎!
飄香的粽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7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傳說於古時,楚國杯秦國佔領,屈原跳河死去,人們就划船去找屈原,但一直沒找到屈原的屍體。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我們有了賽龍舟的活動。賽龍舟的人們都非常快樂,船頭有一個人在敲鼓,其他人跟著鼓聲的節奏划船,大家齊心協力劃得很快。
端午節不僅有賽龍舟的習俗,而且還有包香袋的習俗。香袋外觀各種各樣,千奇百怪。我就有個小香囊,它也叫香包,香袋子。香包上有很多花紋,我香包上縫著每種花色,真可謂百花齊放。你看,這些花有的是鮮豔的紅色,有的是翡翠般的綠色,還有的是金燦燦的黃色,美麗極了。香包的布料以五色絲為主,袋中一般採用艾草等中草藥,其作用是用來防蟲咬,也可以保佑人們幸福、健康。
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真多啊!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裡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訊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一屍一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婆婆在包香軟可口的粽子。“加油,加油”電視上正播著賽龍舟的熱鬧情景,我突然有了一個疑問,端午節為什麼要塞龍舟呢?我問了一下媽媽,媽媽是這樣說的。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趕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我說:“屈原的故事可真感人啊!”媽媽又說:“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除了媽媽說的,我還知道一些習俗,端午節還有包粽子,於門上艾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
就在我說完的這一刻,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是婆婆包的粽子煮好了,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的吃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