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菜的小學作文600字
篇一:介紹我的家鄉菜
記憶中有一縷清香,那是思念的味道。
心中對家鄉菜的掛念深極了,也曾多次嘗試過烹製,可終究模擬不出那種味道啊!多年的異地生活似乎已有幾分淡忘,但也更增加了幾分懷念。朦朧中,那股熟悉的味道又彷佛縈繞在心頭。
“奶奶,再給我嘗一口,還有沒有?”“怎麼不多弄一些呢?”這是兒時逢年過節時最熟悉不過的生活鏡頭。幾個孩子圍著奶奶手中的那碗魚糕轉,目不轉睛的盯著又吵著嚷著讓奶奶塞一口在自己嘴裡。每逢喜宴上這也成了宴席上的主菜,無論大人小孩對此都情有獨鍾,百吃不厭。魚糕是家鄉盛行的一道菜,無論是色香味都是無可挑剔的。它的主要材料來源與新鮮的魚肉,奶奶說過:“魚肉的精華成就了魚糕的鮮美。”可見的選材的謹慎性。這燉的火候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鮮美之本可就靠這火候了!”這也是奶奶多年製作的老了。
如今,奶奶依然硬朗,製作魚糕的技術更是不在話下。逢年過節,她老人家總是親手做魚糕,甚至堆滿整個保鮮箱,就盼望著哪天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回來能馬上嚐嚐家鄉菜,過足食癮。奶奶是上個世紀走過來的人,經歷了社會的動盪局面,對於每次的烹飪食餚的機會總是倍加珍惜,這也許是來源於老人家那不尋常的經歷吧!
隨著家人在異地生活多年,卻依然無法忘卻這道家鄉菜,縱使再多的美味佳餚也比不上它,也許源於內心深處那份獨特的情感。所以每一有機會回老家時就總會抓緊吃的機會,即使只是短短的幾周,也依然樂在其中,美在心裡。今年春節爸爸回老家了,來時奶奶硬是將家鄉小菜塞滿了三個大包,足有百斤,但爸爸依然是鼓足勁兒把它們帶了過來,心裡洋溢著一種溫暖。吃著新鮮的魚糕,心裡美滋滋的,“在異地依然能嘗上家鄉菜是一種福氣”這是我最深的感慨,心中那幾分幸福的暖意在血液中奔騰,在鮮美的魚糕中彷佛看到了老人那一顆欣慰而又滿足的心。
香味繚繞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奇特的味道,那叫思念。
篇二:家鄉菜
家鄉菜去年暑假,爸爸帶我去遠方旅遊,每當走進餐館時他總要點幾樣家鄉菜品嚐品品嚐,我明白那是因為這樣可以緩解對家鄉的思念。
在異國他鄉還能吃到家鄉菜,真的是令人興奮的事,可我總感覺菜裡少了些什麼,沒有家鄉的地道。
家鄉最常吃的就是衝菜。它是用青白菜做成的,把青菜洗乾淨後,放入鍋中燙一會。再拿出來曬一曬,採用獨特方法醃製,最後放入調料,一道美味的衝菜就做好了。醃好的菜是蠟黃色的,晶瑩透亮,汁水溢位來了,看著就讓人直流口水。你可以看,但千萬不能把鼻子貼近去聞呀,真正做好的衝菜是非常辣的,聞一聞就會直流眼淚,鼻子流鼻涕,像吃錯了藥似的,很難受。所以在我們家鄉有一個說法,只要誰做的衝菜辣,誰就更厲害了,外鄉的人總是隻能吃一點。只要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人都愛吃衝菜,因為是吃著它長大的。
另一道家鄉菜就更不可忽視了,雞蛋糕。它是我們家鄉獨有的一道菜,是喜慶的象徵,每當誰家過喜事或過年過節時,桌上總少不了這一道菜,而且習慣把它放在桌正中,意思是說雞蛋糕是主菜。所以在我們家鄉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又有雞蛋糕吃了’,是指村裡又有喜事了。
雞蛋糕是又叫‘年糕’,是用多種材料組合在一起做成的.,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表面還有一層‘紅’,小巧精緻,剛出鍋的雞蛋糕是最美味的,香軟可口,回味無窮。咬一口,爽口及了,地道的家鄉味迴繞在嘴唇中。
雞蛋糕的製作方法很複雜。先要把瘦弱攪碎,放入香秘製的調料醃製。再把生雞蛋,豆粉,和瘦肉放在一起攪拌。也可以加入少量水果碎末,那樣會更可口。最後把他們放到蒸籠裡用旺火蒸,火候也是有講究的。
還有一道起特的菜,便是豆腐乳了。豆腐乳的味道有點臭,而且還長了許多黴菌,白酶。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驚奇了,有黴菌的東西怎麼能吃呢。科學研究表明,這種白酶對身體是無害的,對人體合成氨基酸有益。它吃起來風味獨特,老少皆宜。做豆腐乳剩餘的東西叫做豆腐渣,經過秘製後也是一道美味佳餚。
寫著寫著,一縷縷家鄉菜的清香便迴繞在鼻樑間,對家鄉的思念漸漸變得更濃了。
無論走到哪裡,我都不會忘記家鄉的衝菜,家鄉的雞蛋糕,更忘不了生我養我的那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