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五年級作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七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許許多多,比如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節日是端午節。因為在端午節時,我可以吃粽子,大人們則可以包粽子、賽龍舟等。

  記得有一年過端午節時,媽媽和姥姥正在吃粽子時,我跑進家去向媽媽要了一個大大的粽子。媽媽幫我把粽子那綠綠的大褂子脫了下去,又把它大卸八塊並撒上了白砂糖。我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送到嘴裡,一邊吃一邊想起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到端午節就要吃粽子呢?難道是為了好吃嗎?

  為了解開這個謎題,我去尋求媽媽的幫助。媽媽聽完告訴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詩人,因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國家滅亡而投江自盡,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小魚、小蝦去吃屈原的屍體,就從家裡拿來米飯和雞蛋投入江中,這樣,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從此,人們就把屈原自盡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我聽著聽著入了迷,又夾了一塊粽子送到了嘴裡。過了幾分鐘後,我又向媽媽要了一個粽子,撒了白糖繼續享受粽子的美味。

  端午節這一天,我不僅吃到了可口的粽子,還知道了許多知識。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為國投江。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裡,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裡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著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粽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裡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為什麼要賽龍舟、投粽子了。

  我愛家鄉的粽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端午節放假,我和爸爸媽媽去拜訪了郭爺爺和郭奶奶。

  郭奶奶家坐落在一個小山溝溝裡,爸爸開著車,七繞八繞,一路顛簸的來到了郭奶奶家。我發現,郭奶奶家依著山勢建的小房子,非常樸素。圍繞著房子是許許多多的大樹,樹下還有美麗的.花朵,外面很熱,這裡卻很涼爽,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彷彿來到了世外桃園。

  媽媽最感興趣的卻是郭奶奶家的一塊塊菜地。媽媽很興奮,居然教起我認菜苗。“看,這是大蒜,這是大蔥,那是小白菜。。。。。。”所有菜中,最好玩的是黃瓜,黃瓜苗長一段兒會長出一個細細的、打折卷兒的小條條,媽媽說那是瓜蔓兒,瓜蔓兒“抱”住架子,繼續向上生長。我故意把一個小瓜蔓兒從架子上弄開,找媽媽:“媽媽,一個黃瓜的蔓兒從架子上掉了。”媽媽一看,“沒事,它很‘聰明’,自己會‘抱’回去的。”不等媽媽說完,我就大叫:“媽媽,黃瓜花下面長腫瘤了!”媽媽很好奇,一看就大笑起來,“什麼腫瘤,這明明是沒長大的小黃瓜!”媽媽說完繼續大笑。我卻突然告訴她:“噓,一隻蝴蝶。”媽媽一聽,眼睛瞪的老大,好奇的問“哪?”我指給她看。“明明是兩隻!”媽媽說。“它就一對兒翅膀!”“可那不兩邊都有頭嗎,翅膀疊到一塊兒了!”“媽媽,叫它雙生蝶吧?”“好”媽媽一邊答應著,一邊準備給它照相,蝴蝶好像感覺到了媽媽的氣息,呼兒的一下飛走了。

  走出來後,在郭奶奶家拐彎兒的地方,有三隻小羊,它們乖巧地趴著,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我,他們好安靜,我很想去親近他們,當我走近的時候,突然想使壞,便去揪最小的小羊的角,小羊很生氣,“媽!”的一叫,站了起來,後腿一踢,沒踢到我,很不開心的一邊兒去啦。好像在說“不要碰我!”

  這次在郭奶奶家雖然只待了一會兒,但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說起這首兒歌,大家都知道吧!今天,我就帶你走進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去買粽葉,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也買來了粽葉和糯米跟其他奶奶一起包粽子。節日裡,從家鄉的村子裡走過,你會發現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插著“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節時,自然也少不了吃!在家鄉,過端午節要吃粽子、鹹鴨蛋、發了芽的蠶豆、雄黃酒。遺憾的是,在我的家鄉賽不了龍舟,不過,從電視裡可以看見賽龍舟時的景象,正當我看得目不轉睛的時候,一股粽子味撲鼻而來,原來是粽子煮熟了,我立刻跑進廚房,把粽子端出來。

  吃著粽子,看著電視裡的轉播,我不禁想到了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學問淵博,受到了楚王的重用,眼見國家日益衰敗,希望全體國民振作起來,就抱石跳江自盡。

  我看了電視轉播,又吃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又歡快的唱起了這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出生在端午節這一天,所以端午節註定與我有緣。每到這一天,全國人民都在為我過生日,那感覺簡直是太爽啦!

  今年的端午節更是不一般。我們班特意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你一定猜到是要包粽子,吃粽子啦!但是隻對了一半。不信,你看……

  活動開始了。只見兩位小主持人李泓文、張知行溫文爾雅、亭亭玉立地站在講臺前。一身華麗的漢服把他們襯得格外精神。同時似乎也把我們帶到了偉大的中國古代。這時,張知行開始說話了:“今天……來……有……”哎呀,怎麼一開始就結巴了。原來由於她太緊張了,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了。好在李泓文靈機一動,在緊要關頭接話道:“今天出席我們活動的嘉賓有檀老師、徐老師,大家歡迎。”真是有驚無險,活動順利開始。

  在主持人既風趣又幽默的介紹下,我們初步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為什麼民間在端午節時要包粽子,賽龍舟,泡雄黃酒等等。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環節:大家一起講與端午節有關的PPT。你別看我們年紀小,本領可大著呢。每個人都精心準備了精美而富有內涵的PPT。

  蔣姜的PPT雖然只是告訴我們包粽子的方法,可是每一張幻燈上面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小粽子圖案。有的是伸著手的萌萌的小粽子,有的是可愛的瞪著大大眼睛的小粽子,還有的是看起來就讓人流口水的美味小粽子。真是五花八門,眼花繚亂。可見蔣姜真是煞費苦心!

  下一個是李泓文,他的風格完全不同於蔣姜。他不僅PPT做的精美,講得還特別幽默。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他說到他是吃貨的時候,幻燈上正好顯示的是一隻小豬正在狼吞虎嚥,更可笑的是李泓文還學了幾聲小豬的叫聲。不僅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就連班主任檀老師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就在我們興致高漲的時候,一股股粽葉的清香飄進了我們的鼻子。原來家長團們已經把她們親手包好的粽子煮熟了。“吃、吃、吃……”同學們忍不住大喊了起來。於是一頓美味的粽子大餐讓我們大大飽了一回口福。

  在端午節,在學校,在我的生日當天。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分享端午節的點點滴滴,一起品嚐美味粽子的甜甜蜜蜜。今天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省沁陽市,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鄉的人都要吃粽子、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插艾葉來紀念死去的屈原。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粽子。端午節後細菌多了,粽葉是有殺菌作用的,吃了防病。所以粽子花樣繁多:有蜜棗棕、紅豆棕、綠豆棕、黑米棕、糖棕……各具特色,其味各異。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的時候,那粽子裡藏著的蜜棗,真讓人口水一落千丈。鹹粽子裡白白的棕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好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香極了!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之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的時候,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的時候,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喝雄黃酒,據說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為了避免屈原屍體被江裡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鹹蛋投人江中餵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人江裡,說要藥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鬚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了皮,抽了筋,解除心頭之恨。接著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好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精神的一種欽佩,歌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端午節馬上就要來到了。在我的記憶當中,每當端午節這天,心靈手巧的媽媽就會按照流傳下來的民俗,給我的手腕上戴上花花繩子、做香包包,最主要的要算得上是給我們全家包粽子吃 了!

  早上一起床,媽媽就會先給我戴上用五色線搓好的花花繩子,再把我的書包裡裝上一個包上香草和硃砂的香包包,說是又避邪,又一年都不會被五毒蟲子咬到。吃完早飯,媽媽就到市場上買來 新鮮的粽葉、香香的糯米、甜甜的蜜棗,再買點兒花生豆,到家就開始忙活了。媽媽先把粽葉洗乾淨,把糯米和花生豆泡上半個小時,再把包粽子的繩子、剪刀準備好,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包好的粽 子小巧玲瓏,很是個好看。粽子包好後,媽媽就把它們全部裝在高壓鍋裡,開啟火開始煮了。水一開,馬上就聽到“吱吱、吱吱……”熱氣往外噴的聲音,這時粽子的香味就會飄滿整個屋子,我就饞 的直想流口水。煮好的粽子一出鍋,我馬上就想吃,吹著、剝著、燙著、忙著、粽子終於吃到了嘴裡,香香的、黏黏的,那種感覺好美呀!爸爸也讚不絕口。

  過端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