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網路> 關於網路的作文(9篇)

網路的作文

關於網路的作文(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網路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網路的作文1

  我是從三年級迷上網路的,剛開始網路真的幫了我不少忙。每當教師佈置一些課外作業需要查詢資料時,我只要用GOOGLE一搜,我就可以飛快地找到我想要的資料。有一次老媽想找老爸公司的一個職員有急事,恰好是星期天,辦公室電話沒人接,手機又聯絡不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就用qq聯絡到他,幫老媽解了燃眉之急。老媽逢人便誇我聰明,使我徒增自豪之情。

  可是後來,我們班流行起玩“泡泡堂”,整天聽他們在講,我也就心癢癢,便開始玩了起來,漸漸入了迷。常常一回到家不寫作業就坐在電腦前玩,直到父母下班回家對我發火才依依不捨地退出。再後來朋友之間流行起玩“熱血英豪”的格鬥遊戲,我轉爾玩熱血。白天玩不過癮,晚上我會很早上床假睡,等到父母都睡熟了就從窗戶爬出去沿著陽臺爬到另一個房間去玩電腦。後來家裡的電腦被老媽設了密碼,我就半夜起床打的到老爸公司玩遊戲,然後乘父母沒起床時打的回家。假如父母都出差,我乾脆不回家呆在公司裡,通宵達旦地上網。中午午休時間也不放過,鏖戰一番才迫不得已去上學。遲到了則騙教師說睡過了頭。課堂上我無心聽課,腦子老是晃動著格鬥的場面。下課時迫不及待地與同學交流遊戲心得。回家先玩夠了再胡亂應付作業。就這樣惡性迴圈,成績一落千丈。

  雖然我也想剋制自己,但網路遊戲太吸引人了,使我欲罷不能。在遊戲裡我可以上天入地,騰雲駕霧,天馬行空,為所欲為。這種感覺太美妙、特過癮,特別是打贏別的玩家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感。老爸老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我儘管也很內疚,但只要一上網,一切的豪言壯語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我對網路遊戲的沉湎。

  今年暑假我和老媽受電視臺的邀請到《政情民意中間站》欄目做《網路與青少年》節目。在製作節目的過程中,我聆聽了教授、醫生和IT界的精英們對網路的看法和沉湎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我還幸運地結識了電視臺的資深記者沈楚叔叔和他的“沈教師作文網”。我把打遊戲的一部分精力騰出來努力創作,在沈教師的幫助下一口氣發表了九篇文章,當上了“沈教師作文網”的作文之星。我發現當作文之星的成就感跟在遊戲裡打贏玩家的快感實在是天壤之別!

  在遊戲裡勝了沒什麼了不起,即使整個遊戲玩第一也只有玩家知道。可是當上作文之星,真的有一種明星的感覺。同學、親戚還有很多人碰到我便說在網站看到我。暑假我和老媽去上海旅遊,老爸在上海的朋友都知道了,當著我的麵點擊網站,欣賞我的文章。老爸滿臉寫著幸福和自豪。三伯伯甚至叫我擺酒請客,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最令我感動的是,《網路與青少年》的節目編導劉敏俊叔叔還給我發來簡訊,祝賀我的成功並鼓勵我繼續努力。總之,這種成就感是我以前從未體會過的。我在網路生活中嚐遍了酸甜苦辣,我想有了這次經歷,我以後一定不會迷失方向。我要利用網路好好學習,做網路的主人,對得起關心和幫助我的人。

關於網路的作文2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資訊的傳播速度已經不能用飛來描述了,只要開啟網路,各類資訊不管是真是假總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應接不暇。作為網路世界的受眾,總有人在不斷感嘆,網路讓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以戴上面具和全世界進行交流溝通,我們暢所欲言,彷彿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樹洞。可是,網路也不是法外之地,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的一言一行,也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有言論自由,但是在網路這樣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裡,我們要更加註重自己的言行,下面就結合實際來談一談我心中的“中國好網民”。

  首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交往中都有著很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身邊的很多人總是喜歡用道德的標尺來衡量他人,在道德的高地上對他人頤指氣使,可當事情真正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卻總能找到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而在網路這個匿名的環境裡,每個人都可以戴著面具,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肆無忌憚的表達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有素質的人,含蓄委婉、禮貌地進行跟帖回覆,別有用心的人則可以充分利用網路的隱蔽性為自己隱身,打著道義的大旗,說一些不負責任而又傷害他人的話,評論結束還不忘註上一句,“如果我是你,我就……”,作為看客的我真想說上一句站著說話不腰疼,這不禁讓我想起那句“以道德約束自身,為聖賢;以道德約束天下,為賊寇”。作為一名中國好網民,在任何時候、發表任何言論都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上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以文明為尺度,以道德為標杆,仔細斟酌,謹言慎行,因為中國好網民會對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

  其次,網路是一個溝通的平臺,各類資訊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生活之外的大千世界,但網路不是我們肆意發洩情緒的工具,翻開不少明星的微博評論區,總有一些罵罵咧咧的聲音,好事者今天看不慣這,明天看不慣那,戴著一雙有色眼鏡,讓人家滾出這個娛樂圈,更有甚者問候完人家祖宗還問人家怎麼不去死。這本就是一個價值觀多元的社會,我們有自己的價值選擇和判斷,中國好網民不會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他們尊重每一個讓這個世界增加不同色彩的人,他們也值得每個人尊重。

  最後,中國好網民會在網路的世界裡充實自己,溫暖社會。對於我們每個平凡的個體而言,網路最大的意義是給予了我們一個獲取資訊的平臺,讓我們足不出戶便知天下。透過網路我們暢談對某件事的觀點和看法,監督政府依法行政,督促相關部門執紀問責,我相信在我們這些中國好網民的監督與努力之下,我們的祖國會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我們的社會將向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越走越遠,我們的人民將永遠秉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思想溫暖世界。

關於網路的作文3

  當“www。網路。com”在不知不覺紅成為你我生活的點綴;當e時代悄悄地孕育並滋生;當聊天室的大門被狠狠踢開,總會有人為走在網路上的青少年擔心:他們稚嫩的身影如何在這虛擬的世界中穿梭自如?

  談及網路,人們都知道:網上購物,省事;網上查詢,快捷;網上管理,方便。但也會說:網上聊天,害人。

  於是乎,不管網路曾做過多少益事,終究就因為這少年瑕疵而被定了罪——網路:二十一世紀的精神上癮。

  好個“精神上癮”。我不禁為這個詞的出現而“拍案交絕”。順著推下去,那聊天室裡不計其數的網民豈不成了二十一世紀的東亞病夫?

  事實上,對網路嗤之以鼻的人,大多都不瞭解或是從未接觸過網路。他們從一些報刊上“覓”到了少許在網上被騙的傻瓜們的經歷,便大聲呼籲人們遠離網路,他們能舉出的.例證也無非是“我聽說……”抑或是“我鄰居的姐姐的二姨的侄子的同學如何如何”,而就這些人本身而言,對網路常常一無所知。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我曾見有人在網路上的bbs中把韓寒罵得暈頭轉向、滿地找牙、七竅流血,將其才華如同圓周率中小數點後八位數字一樣忽略不計,最後卻說:“其實,韓寒這臭小子的文章我壓根兒就沒讀過。”天哪!怎麼會?這廝太聰明瞭,把這句話留到了最後,若放在開頭,這帖子就一定沒人繼續看了。明擺著嘛,沒讀過人的文章,有什麼資格發表意見?同樣,一個對網路一無所知的人,哪有發言權?

  朋友,去試著瞭解網路,或者去直接瞭解聊天室吧,它不僅僅是一臺冰冷的機器中混雜著文字的簡單交流,更不是難以抗拒的誘惑?而是人們在周遭生活的壓力下起落於心中的交流的慾望。誰天生便無憂無慮?誰能說自己的心靈永不受到傷害?誰又能保證不需要和別人去溝通?面對陌生的朋友,有時讓人更容易將悲傷啟齒。

  網路是可怕的。因為它裡面溶入了血、肉,那時網蟲們的心與情!它是一個虛擬的社會,卻絕不是虛偽的!記得《第一次親密接觸》裡有一句話說得好:虛偽的是人性而永遠不會是網路。《小妖的網》裡說:網路裡,人們在麻醉裡獲得心靈的自由。在一本雜誌中看到更為經典的一句話:生活中,人們用真名字說假話;網路中,人們用假名字說真話。

  可是,面對一幕幕不可否認的悲劇,難道與網路絕緣才是最好的方法?當然不是。我們總不能因為刀子太鋒利容易割破手,就說它不好,就不在使用它。提高網民的素質與德行才是關鍵啊!

  處在e時代的你:

  如果已能輕鬆地在網上查閱資料,恭喜,你會獲得一小筆財富;

  如果還能利用網路做更多的事,來吧,讓我們共同感謝比爾﹒蓋茨;

  如果“伊妹兒”讓你感到了郵票的不便,呵呵!喜新厭舊不是你的錯;

  哪怕你只懂得上網聊天,也罷,就當給生活塗抹一道新的色彩。可是,如果你的心靈受傷了,請不要責備網路,是你自己先違反了遊戲規則。

  網路,改變了我的生活。網路無罪。

關於網路的作文4

  網路,成為了現代人主要的聯絡工具。它的新穎、便捷,吸引了無數人。

  每一個人就像一個網路終端,而電子裝置就將這一個個終端連線,織成複雜交錯的網。網路上似乎比現實更加美好。

  微信的朋友圈,qq的空間,微博的個人動態,每一個人都在展現著美好。分享完美、令人嚮往的旅途、食物、聚會、小資生活、秀恩愛的……但發現現實生活並不可能這麼完美時,彷彿一個虛幻如天堂般美的夢,很容易被打碎了。

  分享把自己p得完全變形的照片,往往甚是醜陋;分享走遍世界各地照片的人,往往是沒有旅遊機會的人;分享高檔的貴族生活的人,說不準已付不起本月的房租;分享與情人的恩愛時,也許感情也只有到純粹的“秀給別人看”;分享那些心靈雞湯,非主流照片的,是最沒有安全感的人……

  之前覺得,網路很美好,但接觸久了,原來有那麼多美好只是空虛,因為它與現實相差甚遠。網路,“讓有圖也變成無真相”了。他們秀,是因為他們缺乏。

  微信裡,我的奶奶會經常給我“明白這三十件事,你的人生會很完美”、“十七張圖,讓你的學習毫無壓力”、“中央電視臺又曝光了,別買菜場的豬肉了”……標題黨越來越多,但發現開啟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想想:人生完美指的是什麼,它有定義嗎?三十個離譜的笑話讓你前程似錦?不可能!十七張圖,中考進重點高中,高考進清華北大?要是真這麼容易,哈佛遍佈全世界了吧?

  所以,網上的謠言傳播速度之飛快,我們不容小覷,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也許世界上很多的不真實與謊言,就是這麼傳播開來的,我們,可以一眼辯別這些是真是假,但我們爺爺奶奶這代人,也許就中了這些非人之套。

  資訊的真假,讓我們傻傻分不清。詐騙,借錢之類的謊言再多不過,被騙後,方才發現,原來他,早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他,再發一條資訊,卻顯示“對方設定了許可權,需要實名認證”。他把你刪了,而所謂的兄弟情,閨蜜情之深厚,瞬間破滅。

  網上超市,京東,淘寶上也處處有陷阱與非法營銷手段。這件事,我們家親身經歷。我爸曾買了一件針織衫,貨到了,欣喜去取貨,打開發現針織衫上有一個拳頭大的洞,線頭也到處是。買家秀與賣家秀好比天壤之別。我爸一氣之下,給了個差評,發了零星牢騷。事情就這麼冤枉結束了?不是的。從此事件之後,賣家先是辯解是買家個人損破的,質量無問題。因為他讓我爸把差評撤了,來個好評,我爸無動於衷,堅決不撤。從此我爸手機似乎就像中了病毒似的,隔兩分鐘一個陌生電話,投訴也無效,賣家不退差評不罷不休。我爸手機被打到卡機,也設不了黑名單,因為每次他們打過來的號碼都不一樣,我爸乾脆換了一個號碼。這件事,終於結束,也讓我們明白了買貨需謹慎,看透網路的虛假。

  網路,有利也有弊,起初的我們,會相信網路上的各種,其實不然。逐漸我們知道網路實質像穿了一層厚厚的盔甲,被包裝得完美無瑕。很多不真實,讓我們學會了鑑別與低調,學會了自我保護,辯別是非,辯別虛擬與現實。

關於網路的作文5

  “加油!”“快點!用百米衝刺的速度!”……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激動呢?原來是學校在開運動會呢!大家在歡呼雀躍揮舞著彩旗,高聲呼喊助威的同時,可可卻不見了蹤影。他可是最用心、最激動的觀眾呢,以前,作為拉拉隊隊長的他每次還自帶喇叭給班上的運動員吶喊助威的,然而這一次,他去哪兒了呢?

  可可的同桌牛牛說,家裡自從有了電腦,他就沉迷於網路遊戲了。

  運動會結束後,我們來到他家。果真,“滴滴”聲從他的房間裡面傳出來,他正玩的不亦樂乎,似乎聽不到敲門聲。我們只好自己走進去,只見螢幕上面是些暴力遊戲,可可繼續打他的遊戲,瘋狂的手指停不下來,一副不歡迎我們到來的樣子。牛牛看了看他搖搖頭說,這似乎不是他自己了,因為可可臉上寫滿了瘋狂,學習和運動已經成為不了救他的繩索。

  學校裡,可可經常曠課,上課發呆,踢桌椅、打同學。有一次,跟老師發生了一點小爭執,他居然拿了小刀傷害老師,這簡直是太瘋狂了。作業更是亂寫一通,成績也是一落千丈,爸爸的責打,媽媽的勸告,都不能使這個小子從網路世界中擺脫出來。

  叮鈴鈴……,上課鈴聲劃過寧靜的校園,上課了,老師那雙大眼睛掃了掃教室,指著可可的座位對同學們說,他由於多次無故曠課,破壞學校財產,傷害同學,不聽教育,已經被學校退學了。

  而在家中的爸爸媽媽卻唉聲嘆氣,急得團團轉,“你這孩子呀!怎麼能退學呢,希望都寄託在你一個人身上啊!”爸爸瞪著像鈴鐺一樣的大眼睛,媽媽則捂著胸口,嘆氣不止,可可挑著眉毛,用手指了指腦袋,丟下了一句,“你們的兒子是個天才一個”,又躲到房間繼續上網了。爸媽心裡就像刀割一樣的疼,可可心裡卻美滋滋的,為不用上學而偷笑了起來,他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他的網友“蝶兒飛揚”,他們還約好了第二天見面。

  第二天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微微的涼風中透著桂花的香氣,可這個美好的清晨卻阻擋不了噩夢的來臨。怕爸媽反對,可可偷偷地拿了些家裡的錢,和網友見面去了。走在大街上,可可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了與網友見面的地方——夢之酒吧,可可好奇地走進去,突然從角落裡闖出一群男子,把可可硬是拖走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呼叫聲從酒吧裡傳出來,越傳越遠……….

  晚上,本地電視新聞頭條播出了一個訊息:“上午,在市區的夢之酒吧發生了一件搶劫殺人案,受害者是一個13歲的少年,瞞著父母從家裡偷錢出來見網友,被網友及其同夥的一幫社會不良青年殺害。目前,公安機關已經將罪犯抓捕。”在電視機旁,可可的爸爸媽媽已經哭得幾乎昏了過去……

  多麼可惜啊,一個花朵般的生命,就這樣被網路的陷阱吞噬了!同學們,看完這個故事,希望大家吸取教訓,千萬不要像可可一樣沉迷於網路,這樣會害家人害自己,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一起來抵制網路陷阱,文明上網咖!

關於網路的作文6

  如今這個現代資訊社會,電腦也隨之走進了千家萬戶,上網聊天成了各中小學生的業餘愛好,這普遍的現象,也促使了網路語言的泛濫……“DD”(弟弟)、“GF”(女朋友)、“PMP”(拍馬屁)、“醬紫”(這樣子)、“偶(我)”、“KPM”(肯德基、皮薩餅、賣當勞),“偶稀飯粗稀飯(我喜歡吃稀飯)”:“暈倒,樓主剛從火星歸來?(指不懂你的意思)”拿著這幾個詞語讓家長認認,相信,很多人看了都會一頭霧水,但這些話在孩子們中間卻十分流行。走進各所大中學校,我們隨處可以聽見“恐龍”“青蛙”“灌水”“BF”“MM”等這樣的網路語言,若無註解,真不知其所云何以?一位語文教師說,網路語言已滲透進學生的語言文字交流裡了,有的同學在作文或日記中使用相當數量的“網語”,句式雷同,表意模糊,有些簡直是莫名其妙,單純為了表明自個的“時尚個性”。個別作文好的學生還能稍微變通。但總體而言,她不贊成學生本末倒置,單純求新求異,而忽視傳統文字的魅力與表現力。

  還有一位小學教師說,現在的學生開口“哇噻”閉口“酷MAN”的,讓人不知所云。更可怕的是,有些學生在作文,尤其是日記、週記裡面充斥著大量的類似語言。據瞭解,學生們都是從網上學來的。這位老師呼籲,現在學生上網的越來越多,而學生們又正處於打基礎的時候,如果對網路語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會對傳統正規語言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美國學界有句話:“也許垃圾處理不屬於學術,但是垃圾處理的歷史則是名正言順的學術。”同樣,網路語言也許不是學術,但網路語言研究則不僅是學術,而且是跨學科的尖端學術。”網路語言的語境的不同使它表現出以下的特點:語言的口語化,簡短零碎,直觀,雖然採用的是類似書寫的方式,但因急於表達談話主題,常常會直接切入,少鋪墊和描述。上網族年齡的年幼化,自我化又使網路語言充滿朝氣,幽默,活波,富於創新,出現許多新的表達方式,如語言符號的交叉使用。如此繁雜的內容,我想你看也看暈了吧。

  漢字是我們國家的文明根源,是我們祖先的靈魂創造。我們不應該隨之改動。倒退N年,誰也沒有料想到網路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就像美國快餐麥當勞,KFC以其全球的統一產品、服務,迅速征服了中國食客的胃,網路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成為青年人的新寵,並大有越來越火熱的趨勢。也許它是智慧的,簡潔的,或者它是粗糙的、亂改的,它可能讓正常人不會正常說話,也可能讓很少說話的人說起話來讓人捧腹大笑,這就是網路語言的力量。無論它的出現是否好是壞,畢竟他已經走進了網路,活躍在電腦螢幕上。現在改變也許是太晚了,但是,我們是不是該自我約束呢?我們青少年正處於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我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係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我們是否應該自覺地遵守我們自己的語言規範呢?規範我們的語言,振興我們的國家,這才是我們的責任,才是我們的本分!

關於網路的作文7

  在四年級時,疼愛我的父母為我買了電腦。從此,我的生活因它而發生了許多變化。

  在以前,我們小區裡只要一到七點,總是有有許多許多學生在樓下玩耍。躲起來,讓別人繞小區幾圈都找不到,玩“三個字”的遊戲。那時是可快樂了。但漸漸的,樓下玩的人愈來愈少,我才知道,他們都與“網路”這個我沒聽過的名詞一起玩,許多朋友都笑話我。於是,我也哭著鬧著,讓父母買了電腦。

  果然啊!“網路”上游戲多,你怎麼玩都玩不膩,那時候“賽爾號”、“摩爾莊園”,這些我們小學時候為之瘋狂的小遊戲,伺服器總是爆滿,誰還會去玩那些無聊之至的遊戲,玩無聊了,看電影、動漫、電視劇,只要是電視上能做的,電腦都可以做,就連以前最簡單的遊戲手柄上的遊戲,電腦上都有,誰能抵擋網路世界的誘惑?

  隨著我們的成長,只要沒事做,就開電腦玩遊戲,穿越火線、地下城與勇士,QQ飛車,直至現在的英雄聯盟。我們的成長隨遊戲崛起,玩家突破百萬,隨它沒落,關閉伺服器。這些都離不開我們這些青少年。而且,曾今帶給我們快樂的遊戲變得越來越貪婪,遊戲總是更新,許多道具要花費人民幣來購買,你總有新目標,為了新道具學生們想了許多辦法來向父母騙錢,然後充值,網路的弊端開始出現。

  什麼東西有利就有弊,它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就能危害我們的生活。現在,許多孩子寧願呆在家玩電腦,與那些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見的網友聊天,玩遊戲,都不會與樓下等待自己的夥伴外出,與我們一樣,沉溺在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完全忽略了現實中永遠愛我們關心我們的人。父母看不慣我們一直坐在電腦前,敲擊著電腦鍵盤,提醒我們休息,我們卻因沉迷認為父母煩,去和父母頂嘴,甚至離家出走。真正等待的朋友置之不理,仍認為好朋友在網路上,盯著聊天工具,等他上線。

  現在,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少年,為了一個遊戲道具,不惜“偷”家裡的錢,或者直接偷盜,要麼就是呆在網咖,幾天幾夜,家人到處尋找,自己卻在娛樂。而且對於我們的學習、視力、家庭和睦影響也很大,假如剋制力不強,大部分人都會臣服在網路面前,事業的衰落,學業荒廢,生命將會荒蕪。

  網路,對於人們娛樂、資訊、工作、學習、交友、購物等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因它而改變,推動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但是現在,表現出的確實弊大於利。網路就似毒品一樣,給人一時之快,卻容易讓人上癮,帶來讓人無法承受的後果。

  所以要正視網路,認清網路。用其利,避其害,讓它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不要沉迷於其中。

關於網路的作文8

  自從頻繁使用網路後,我的日子就多了一份黑暗。

  我不喜歡網路,以前還能對網路保持中立,但現在,我對它的厭惡越來越明顯。

  說到關於網路的煩惱,可以說,罄竹難書。所以,就挑最讓人討厭的幾點來說吧。

  我相信某些老師會跟我有同感。好好的開啟電腦,就不說那讓人眩暈的光,光是那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廣告,就真的很令人討厭。本來一個詩意的早晨,洗漱完畢,來到書房,翻起一本雅緻的書,水仙幽幽的樂聲在耳畔迴盪。更有那鳥鳴,婉轉、豪邁,我甚至能嗅到窗外春天的芳香。再喝一口冒著熱氣的白開水,真的會感覺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一切都是那麼讓人期待。

  可是為了聽網課,我只能開啟電腦。唉,每次一定會跳出來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最可怕的是有一次,居然跳出了個裸體人的照片。面對這種東西,哪裡還有詩意的生活可言!

  還是耐著性子聽課吧!我開啟QQ視訊通話,開始上第一節的語文課。雖還未上課,但我已覺察到了異常,死一般的寂靜。直覺告訴我如此情況肯定不對,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禱不要有什麼事,或許是老師全體靜音罷了。但事實像在嘲弄我。某同學似乎在背書,可我卻模模糊糊聽不家他說什麼。完了,我慌亂起來。我拼命點選,拼命檢查話筒,檢查喇叭,檢查網線,可一切都顯示正常。完了,完了,我該怎麼辦?!這個壞東西,偏偏在父母不在家時出現這種無法檢測、無法預測的錯誤。

  錯過了一堂我最喜歡的語文課,那還了得!我又向班級群、我父母發訊息。唉,可是沒有人幫得了我。父母幫不了我,他們也忙。我發的訊息都淹沒在如海的資訊中。

  對,還有手機!我像瘋了一樣衝了過去,雙手顫抖著捧著手機進入課堂。要死,手機卡了。還好總算進課堂了,還好是《傅雷家書》導讀,我已經讀過幾遍,如果是其他特別重要的內容,我真的要急出心髒病來。

  其實,不只是學生這頭出問題,老師那頭也會出問題。那天正準備上物理課。結果方老師的電腦出問題了,於是通知大家先寫作業,下午三點再上課。於是,關掉討厭的電腦,拿走手機,我需要安靜地看書做作業。結果悲劇發生了,我對同學群裡的訊息一無所知。直到媽媽打電話來急吼吼地喊我:心心,老師叫用qq電話上課!當時,我真的感到一陣眩暈,難道物理課又要耽誤了?

  當我雙手顫抖的進入課堂時,老師正準備講一道很重要的難題。看來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但因為剛剛的緊張不能一下子擺脫了,感覺自己似乎什麼東西都進不了腦袋,只是很機械的記筆記。

  經過這兩次驚險,現在的我更加不喜歡電腦,不喜歡網路,更加體會到了平時的上學是多麼幸福。

  好期待能早點擺脫網路,遠離電腦,好期待能早點沿著春天的香徑,走進校園,親眼看到師長的面容,親耳聽到他們的聲音,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真是隻有失去了,才知道擁有的可貴。

關於網路的作文9

  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普及,預示著人類社會已進入了資訊時代,網路作為資訊科技的代表,無不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它改變和制約著人們的行為觀念;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近一段時間來,各種媒體都相繼報道了,中小學生因迷戀網路而荒廢了學業、或徹夜不歸;相繼發生離家出走的事件;更讓人觸目驚心是,由此引發了許多的刑事案件以及跳樓、服毒等自殺案件。這是家庭的災難;也是社會的悲哀!既是家庭的問題,也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網路遊戲作為資訊產業文化的一部分,在網路資訊傳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項新興的經濟產業,它主要面對是青少年,特別是少年兒童,並對他們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遊戲設計者們利用自己掌握的資訊科技手段,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出了天方夜譚、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加之聲、光效果逼真傳神,讓人感覺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些打打殺殺的血腥場面,刺激著每一個遊戲者,他們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意識已經融入到整個遊戲環境中,他們就是其中的一員。每殺一個人都會累積他們的自豪感;每過一道關都會增強他們的榮耀感;這就是網路遊戲對人的誘惑力,它讓遊戲者從著迷、到迷戀、再到痴迷……

  雖然,政府的相關部門相繼採取了一些措施,但這種現象還屢屢發生,還是不能從源頭上改變或制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就在前幾天,幾家著名網站用大於其他標題的字號,在非常顯著的位置刊登了這樣一副標題:某某網路遊戲即將在何時進行內測、公測。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個網路遊戲值得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嗎?值得如此大張旗鼓地宣傳嗎?這樣炒作的背後無非有利益的驅使罷了。

  雖然文化產業也是經濟的一種存在形式,但它和其它的經濟產業對社會生活有著不同的影響,它直接影響到人的精神內涵,那些透過網路遊戲不斷賺去高額利潤的開發商和經營者們,你們考慮過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副作用嗎?也許你會說:我們沒有教他們們犯罪;沒有讓他們去跳樓、去自殺;我們沒有責任。但我想問:這對我們的社會進步有促進作用嗎?能讓他們產生愛國主義情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還是讓更多地父母不再到處尋找那些網迷的孩子?知道嗎,在你收穫金錢的背後,有多少個家庭被網路遊戲問題所困擾?多少個家長期盼著網迷的孩子浪子回頭?早點回家呀!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孩子長期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吸取如此的精神食糧,他們的道德觀念能夠健康嗎?他們能夠成為國家棟梁嗎?能夠撐起我們祖國的一片藍天嗎?

  我認為,首先在全社會要強化責任意識,樹立責任感和道德感;從網路遊戲的設計開發到經營者都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開發出能促進社會和諧、家庭和睦、具有積極向上、能夠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