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童年作文彙編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童年作文 篇1
一雙雙小手一滴滴汗珠,在我成長的歌謠裡撒下了一個個回憶,每個音符都有著獨特的意義,讓我快樂、開心但也有悲傷的時候。
小時候媽媽的大手牽著我的小手給予我溫暖和安全感,在寒冷的冬天給予我溫暖讓我不在寒冷、孤獨、無助,在每個音符裡都有媽媽親切的關懷和問候。
以前媽媽拉著我去看病,一滴滴汗珠落在我的懷裡,急切的心情使她不知所措擔心我會出什麼事我卻不懂得去珍惜,為她增加負擔讓她一次次為我擔心一次次的不知所措一次次餵我傷心流淚。
有一次,在晚上我咳嗽不停媽媽連睡衣沒換就把我送進醫院擔心我出什麼事。在我打點滴時她因疲勞而睡著我並沒有吵醒她,看她慈祥的面容我不禁流淚了,媽媽你像我的天使每天守護著我為我勞累,在我危險時挺身而出,在我寒冷時給我溫暖,在我無助時向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傷心時守護我,可我都不懂得珍惜浪費這些寶貴的關懷,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撒下一個個音符,我已經12歲了,回頭去望好像溫暖變小了,這都是我自作自受,我現在深深的後悔當初沒好好珍惜那份情和愛那份深深的關懷和親切的問候,我應該珍惜現在的機會把握現在的幾年好好的為媽媽效勞,珍惜最後的童年機會讓自己在童年的時間裡無怨無悔,我的妹妹請你也和我一樣好好珍惜現在吧!不要讓自己有個遺憾的童年,當你回頭去看望童年時你也會像我一樣發出深深得的遺憾,像有說不完的感激之情。
童年的歌謠感覺時快時慢,當你不去珍惜時它已經偷偷溜走了,它由一雙雙小手一滴滴汗珠和一個個回憶組成的它永遠有著獨特的意義。
童年作文 篇2
轉眼,童年逝去。
童年,就像一場夢,短暫而美好。身處夢中的人卻渾然不知。他們幻想長大,長大後,卻發現,原來世界,並沒有那麼美好。童話故事,永遠只存在童話裡。
我和媽媽一起走在街上,然後,又被媽媽一個轉身拖進了一家服裝店。這個服裝店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每年媽媽都會帶我來這兒買衣服,算起來,大概有五年了吧(我五歲時才搬來的)。我不太喜歡逛服裝店,並不是不喜歡買衣服,而是不太喜歡買件衣服總是試來試去的,那樣實在是太麻煩了。但是大人們卻很喜歡。比如:我媽媽。她在一大堆衣服裡走來走去,一會兒拿起一件,然後和售貨員談論幾句,看看衣服上的標價,搖搖頭。我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將視線轉移到一隻小兔玩偶上,一隻藍色的小兔子,一隻可愛的小兔子。我站起身來,仔細觀察它,它被一隻透明的塑膠袋裝著,上面有一個很清晰的標籤——119。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心裡盤算著如何湊足119那麼多錢。但想想還是算了,因為就算我存再久,也無法湊夠。但以後每次去買衣服,我都會痴痴的望上一陣。
現在是夏天,所以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是一條裙子,我穿上它,便到樓下去找小雯了,小雯是我持續五年來的好朋友,我們在同一個班上學,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一起玩,幾乎形影不離。但是很可惜這次她沒在家。所以,我很沮喪地回到了家。
明天又是星期一了,就又要上學了。我嘆了口氣,又猛地想起一件事——作業。玩了兩天,作業一個字也沒動!現在去補?不行,我老早就和媽媽說寫好了,要是被她看到,少不了一頓臭罵。所以,只好等到媽媽出去再說了。
我開啟電視,就聽見一陣敲門聲,便連忙扔下遙控器,跑去開門。“小琪,你的作業寫了沒?”小雯壓低了聲音問道。我搖了搖頭,“你呢?”“一樣。”小文朝我身後望了望,“你媽媽在家嗎?”我點了點頭。“唉!本來想來你家補作業的。”她揚了揚藏在身後的作業。“我也正愁著呢!”
夜黑風高,補作業!
唉!其實,每次星期天的晚上,我都會半夜起來補作業,都已經形成習慣了。
“起床了!”
我迅速從床上爬起來,胡亂地洗漱了一番,便拎起書包“飛”了出去。“小雯,開門呀!”我邊敲邊喊。幾乎每天這樣的情景都會出現,不是我找小雯,就是小雯找我。門打開了,映入眼簾的是頂著熊貓眼的小雯。“你怎麼了?”小雯收拾著書包,不停地打呵欠:“昨晚媽媽有沒有出去,害我晚上才能補。她又睡得比較晚,我熬到十一點才睡。”“好慘啊!”記得上回我也出現過這種狀況,不幸的是,我定力不太好,還沒堅持到媽媽睡覺,自己就睡著了。
矮小的我們背上肥大的書包,一同走在上學的路上。夏天的天亮得很早,即使6點鐘出來也不會覺得黑。我們上學的路上要經過一個不大的廣場,說是廣場,其實跟操場沒什麼兩樣。我和小雯雖然天天走在一起,但總有說不完的話。我們會討論昨晚沒看完的動畫片,藏起來的不及格的考試卷,櫃子裡的餅乾,草地上的螞蟻洞。小孩子的世界,就是簡單。
童年作文 篇3
每個人的童年都很快樂,我的童年就像一個五味瓶,包含了我童年中的歡聲笑語和酸、甜、苦、辣。當然,在每個人的童年中,我想一定包含的甜最多吧!
小時候,一到夏天,我們家就買來好多大西瓜。因為那是暑假,所以我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吃我喜歡的大西瓜了。一次吃完西瓜,我就冒出了一個想法:自己種西瓜。說幹就幹,我把鏟子、水壺和樹枝,還有西瓜籽拿來準備行動。我先出門找了處有土的空地方,用鏟子挖了一個一尺見方的小坑兒,把水澆進去,等水慢慢滲了進去,就放了些西瓜子,然後把土填好,最後還用樹枝把那塊地方圈了起來。好了,我就等著長出大西瓜來呢!
那以後,我幾乎天天都來看它,只不過,因為那時還小,不知道要澆水。過了一個多月,我發現它竟然還不發芽。只好用鏟子又把土挖了出來。結果,一看,那些種子都“逃走”了,而且“逃”得無影無蹤。我只好傷心地找到了媽媽,向媽媽說明了情況。媽媽一聽,哈哈大笑起來,笑夠了,對我說:“傻孩子,種西瓜,一般都是春天種,夏天收穫的。西瓜籽要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溼度、陽光、水,而且,還要定期給它澆水、施肥,才可以長出西瓜來的。”看來,不管做什麼事都是需要動腦筋的,並且要掌握一定的知識。
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的有趣,趣事、傻事一大堆。不過我的童年是一個七彩的童年,歡樂的童年,令人留戀的童年。雖然這段快樂的時光正慢慢離我而去,但是,我相信,我的童年一定會成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童年作文 篇4
那一天,我吃完晚飯,一如以往般地進行帶減肥目的的黃昏獨行。走到一個名叫徐鄧村的地方,看到倆男孩在曬穀場上推鐵箍圈玩。倆小子你追我趕,滿頭大汗,兩臉紅撲撲,嘻嘻哈哈、玩得正歡。我見此,忍不住停下了腳步,先是站在一邊看他們玩,接著和他們套上近乎,開始是指點一下推的技巧,後面他們居然讓我把玩了會兒,但我推了一會兒,鐵箍圈就倒了,被這兩小子笑話了一回,畢竟歲月不饒人,我已跑不快了。
推鐵箍圈是我們男孩子兒時常玩的一種遊戲。推鐵箍圈,其實就是找一根小竹竿,在其一端紮上一個U型鐵絲鉤,就做好了推鉤,再做一個圓的鐵箍圈,直徑在三十至五、六十公分就夠了,能用新鐵絲紮成鐵箍是最好,也是最好用的;實在找不到新鐵絲的話,最便捷的方法是打家中現成的鐵箍的主意,或舊飯甑上的鐵箍、或舊小木腳盆上的鐵箍,甚至是舊尿桶上的鐵箍都用上了。雖然在家裡東尋西覓、東翻西找很吃力,但一弄好了,出門便用U型鐵絲鉤套好鐵箍圈,在弄堂、在曬坪上,幾個小傢伙就瘋狂地推開了。推鐵箍圈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讓鐵箍圈倒,倒了就輸了。玩法有時是比誰跑得快或跑得遠,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聲吆喝,就撒開腳丫子,推著鐵箍圈往前衝,只要鐵箍圈不倒,衝鋒不停,激烈程度不亞於體育比賽;有時則比誰推得最慢,於是屏住呼吸,夾緊小腿,全神貫注地盯著鐵箍圈,用右手小心翼翼地推著,那股專注勁一點都不遜於專業的運動員。這種遊戲既不要花費錢,又能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小男孩們玩起來就不再去外面惹事或打架。於是,做父母的也樂得爭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到了吃飯的時候才站在門口吼上自家兒子的乳名,加上一聲“又死到那裡瘋去了,還不快回來吃飯”,於是,我們這些人才匆匆地提起鐵箍圈,作鳥獸散,各自歸屋。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農村家庭還沒實行計劃生育,絕大多數家庭都有四、五個以上的孩子,我們村最多一家有十一個,前面十個小子,最後終於得了一個妹子。因此,村裡與我們同齡的孩子成堆成夥。而那時還是生產隊,靠成年人掙工分,孩子們也就沒有多少的農活要幹,上小學也就語文和數學兩本課本,這樣就給我們童年提供了更多自由玩耍的時間和空間。人多加上普遍比較窮,父母們既沒有過多精力去照料這麼多的孩子,更沒有多餘的閒錢去為孩子購買什麼玩具,孩子們基本上是自娛自樂的。
男孩更調皮,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強,玩得都是土法上馬的自家造。白天裡玩得最多的是看牛時學戰鬥電影中英雄,拿著自制諸如彈弓、木刀、木槍、射水槍等玩具在小山坡上,有勁時衝上衝下,打鬥不停;累了時則直接一屁股從坡頂沿著沒長草的紅壤槽往溝底溜下來,這常讓本已打補丁的褲子張口得更快,甚至有的小夥伴是捂著褲襠回家的。接下來的,要麼是用根小竹竿捆上個小樹丫在滿村的房前屋後收集蜘蛛網絲,做成粘網,去村口荷花塘、菜地裡、果樹上甚至跑到田野裡去粘一些蝴蝶、蜻蜓和知了玩;要麼是拿個竹符鬥和竹魚簍去稻田裡弄禾花魚、小河裡摸魚蝦。天黑了,也不消停。有月亮的晚上,趁大人們到村裡記工分時就跑出來要麼捉迷藏,要麼分“好的”、“壞的”倆方繼續玩白天的打鬥。幽暗的晚上,則出來捕捉螢火蟲,拿一個洗乾淨的空墨水瓶裝著,回家後放在床頭,讓它在漆黑的夜裡,一閃一閃地放著光明,同時也寄託著我們童年的無數個夢想。當然童年的我們也會幹些的小壞事,嘴饞常去偷吃的,如去偷鄰村西瓜、花生、杏李子吃、甚至有的小子到人家菜地裡偷黃瓜,慌亂中把人家留的黃瓜種也摘了,酸不溜秋不好吃,只好仍了,結果人家一告狀,往往是全都被各自父母逮了回去,一頓“竹筍炒肉”(注:小時挨竹杆打的代名詞)侍候,然後在第二天上學路上又湊在一起,分析是誰洩的密,策劃下一步對告密者的行動,說不定在中午放學後,那家的冬瓜或南瓜下就被他們挖個洞等。男孩子就這樣調皮著、捱揍著、慢慢地長大,直到小學畢業才會好一些。
相對男孩的撒野調皮,女孩就更懂事文靜的多。那時絕大多數的女孩都要帶弟弟妹妹,並乾點家務事,玩的時間也相對少些。因此,女孩玩的往往都是小傢什,如踢雞毛做的毽子、用瓦片在土曬場上畫八個格子的“跳房子”,還有玩得最多的是“跌石子”。 “跌石子” 就是人蹲下來或席地而坐,用五顆光溜的小鵝卵石作道具,先用右手先上丟擲石子,接著立即用同一個手要把地上的`石子全部撈起,並還得接穩剛才丟擲去石子,如果沒撈全或沒接住石子,就算輸了。五顆石子透過變換不同拋、接、撈手法,居然可以玩成十幾級由易到難的闖關遊戲,讓女孩們玩得越來越心靈手巧了。
回味了我們的童年,再看看我們的下一代。計劃生育使他們變成了獨生子女,為了確保人身安全、老一輩們將他們捧在手裡怕摔掉、含在嘴裡怕化掉,自然不會讓他們在外地裡撒野了;為了明天的前途,父母和老師們都害怕輸在起跑線上,沒完沒了的補課與作業,自然不會讓他們會有空閒去調皮了。即使有玩,玩具雖然很精美,場地雖然很現代,但再也無法和我們童年擁有的時空相媲美。有時,看到他們那雙期待的眼神,我心裡真的有點悲哀。也許正因為這一點,我忽然覺得那倆推鐵箍圈的男孩是幸運的,雖然他們生活在農村,但起碼他們的父母讓他們擁有一片自由的空間,讓他們保留了一份童真,一份無憂無慮的快樂,一個人活天地寬的夢想。
童年作文 篇5
童年趣事,件件都像一枚五彩的貝殼,這些五彩的貝殼托起了我五彩的童年。
那時,我才五歲,在縣幼兒園裡讀書。學校非常寬敞,有五個足球場那麼大。
這一天,和往日一樣,我坐著爸爸的車來到幼兒園大門前,下了車,就迷迷糊糊地起進教學樓。來到教室,看見我們的座位上擺了許多的本子,當時心情本來就不好又加上看見座位又擺著那麼多本子,我頓時怒氣沖天,說:“誰在我的桌子上放這麼多本子!”接著將本子一推,全掉在地上。我無意地望望四周。咦?這裡的同學為什麼這麼不眼熟呢?難道……我紅著臉,轉身趕緊走出教室,剛走到教室門口,可是——老師來了,說時遲,那時快。我三步並做兩步一下子就又走回了教室,在最後一排躲著,老師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看見地上的本子,有點生氣:“小朋友們,是誰把本推翻了的?”
陌生的同學開始告狀了:“老師,剛才來了陌生人還說這是他的座位。”“沒錯,沒錯,接著又氣乎乎的把本子推倒了,”“那麼那個陌生人呢?”老師十分詫異。“他在我們班最後一排”一個小朋友指著班上的最後一排,頓時全班同學的目光像攝像機似的齊刷刷地“咔嚓,咔嚓”,我的心就像懷惴著一隻小兔子砰砰直跳。在小朋友們責備的目光下,我只好低著頭慢吞吞地走了出來,老師走了過來,我嚇得閉著眼,害怕她打我,但老師卻牽著我的小手,對我說:“小朋友,你做錯了事是沒有關係的,只要你知錯就改就可以。”我聽了這話,我那跳得激烈的小小的心臟終於平靜下來了。於是我也學著老師的樣子大步流星地走到同學們的面前做了個鬼臉,去收拾了。
想起來還覺得臉有點發燙,自個兒沒理還得意,呵呵,也許童年就是這樣可愛吧,呵呵!
童年作文 篇6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翻出了一篇小學六年級時寫的作文《“1+1”定律》,看後讓我忍俊不禁,童年那一幕幕,像飄飛的雪花,紛紛揚揚地灑落在記憶的深處。
這件事發生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我才6歲。
當時我在上大班,有一天,老師給我們講有關數學的基礎知識,比如:1+1等於幾?1+2等於幾……
老師剛開始講課就說今天要學數學。之後老師拿來一些蘋果,那蘋果紅彤彤的,還帶著晶瑩的水珠,看著就想一口吃掉,但老師卻說:“這些蘋果不是讓你們吃的,是我們學習的道具。”“學習的道具?”我不禁想知道用蘋果怎樣學習。老師先拿出一個蘋果,說:“這是幾個蘋果?”“一個。”我和小夥伴一起喊出來,老師又拿了一個蘋果,說:“現在有幾個蘋果?”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兩個。”老師接著說:“那麼,這就是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也就是1+1=2。”“噢……”我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時,我腦子裡飛快地掠過一個念頭,我大聲叫老師:“老師,如果一隻毛毛蟲加一個蘋果等於什麼?”老師先愣了一下,然後就厲聲批評我:“司高,上課注意聽講。”小朋友們看我這樣問,也開始問:“老師,兩個毛毛蟲加一個蘋果等於幾?”“一個棒棒糖加我等於幾?”……老師拿我們沒有辦法,只好說:“你們自己下去想一想吧!”
在放學的路上,我一直在想:“1+1到底等於幾?一個毛毛蟲加一個蘋果等於毛毛蟲把蘋果吃掉,那麼就只剩一個毛毛蟲了,可老師為什麼說1+1=2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我再想起這件事就會捧腹大笑,但這又使我發現了“1+1”的定律。在生活中,1+1不一定等於2,如果展開想象的翅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