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我家鄉的XX節> 【推薦】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合集6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推薦】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合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1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2

  端午節的早上,細雨濛濛,給空氣增添了幾絲涼氣。我和爸爸、媽媽,早早起床,我們象往年一樣,帶著臉盆、毛巾、牙刷去我們家附近的河邊去洗漱。

  傳說,端午節這天,河水非常清澈,毒無汙染。人們在這一天用河水洗頭,可使頭腦聰明;用河水洗臉,可使人變的年青;用河水刷牙,也使牙齒潔白;用河水洗澡,可洗去一年的晦氣。所以一大早,我們就來了河邊。

  河邊的人很多,大人、小孩、個個臉上洋溢著節日的氣息。你一盆,我一盆的洗漱著自己。有的老人不能來,他們的家人就用盆子或水壺把河水帶回家,讓老人用。我和爸爸、媽媽洗漱後,也用水壺給奶奶帶了回去。

  我們一進家,奶奶已經把包好的粽子,煮好的茶葉蛋,還有沿制的大蒜擺放在桌子上。奶奶說,端午節吃粽子可使生活過的甜蜜,吃大蒜可使人的頭腦聰明,吃雞蛋可使人做事圓滿。和往年一樣,吃過早飯後去河堤邊拔幾顆艾葉,端午節這天插在門口,一可以燻蚊子,二可以避邪。

  到了黃昏的時候,家裡的人會聚在一起,也算吃團圓飯吧。到那時,我爸和大伯都會現示一下自己的廚藝,我爸是個典型的酒鬼,原本就好酒這又加上親人相聚的歡樂,難免不會喝醉。但每一次團圓飯上總是十二道菜,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概是家鄉的風俗吧。

  願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說法,我非常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3

  過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俗,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裡有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到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裡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黴乾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握著船槳動作協調、齊心協力地奮力向前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落,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4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我的家鄉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5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這裡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端午節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佩香囊,有驅趕瘟疫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用以驅瘴。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聽老師忿忿地說,韓國要將端午節申遺了。作為炎黃子孫。真有點坐不住了。從我做起吧!今年端午節,要讓它過得更有中國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6

  端午節在我們那裡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節日。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那裡沒有慶祝過所謂的端午節。沒有其他地方舉行的什麼賽龍舟等活動!只不過到那一天的時候,家家都忙著包粽子,其他的都沒有什麼了。

  小時候,對端午節沒有太多的記憶。也不知道怎麼跟大家說。只不過在最近幾年我們村有不少人開始重視端午節。

  到那一天,家家都以掛艾葉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刀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當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大多家庭都自己包粽子。一家人忙忙糊糊的,忙著過節,感覺很幸福。

  自從出來上學工作之後就很少回家了,也沒有在家過過端午節,所以現在我們家裡有什麼風俗習慣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不過總之賽龍舟和吃粽子及插艾,是絕對不可能少的。

  以上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沒有什麼太大的活動,所以在我的記憶中也沒有什麼值得可想可給大家說的。也許我們的家鄉太落後了吧!這個也不清楚,在加上農村的人不太重視這個節日,所以大家有時候都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