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兩則
【林清玄《謙卑心》】
宋朝的高僧佛果禪師,在擔任舒州太平寺主持時,他的師父五祖法演給了他四個戒律:
一、勢不可使盡----勢若用盡,禍一定來。
二、福不可受盡----福若受盡,緣分必斷。
三、規矩不可行盡----若將規矩行盡,會予人麻煩。
四、好話不可說盡----好話若說盡,則流於平淡。
這四戒比“過猶不及”還深奧,它的意思是“永遠保持不及”,不及 謙卑的態度。
高傲的人常表現出“大愚若智”,謙卑的人則是“大智若愚”。
【林清玄《兩隻眼睛》】
情感是我們心的眼睛,智慧只是其中一隻,慈悲是另一隻。當我們過度鍾情的時候,一隻眼瞎了,因為鍾情使我們痴。當我們懷恨在心的時候,另一隻眼瞎了,因為懷恨使我們嗔。一個愛恨強烈的人,兩隻眼就會處在半盲狀態。在我們從愛慾中得到菩提,有更廣大的愛時,在我們對那些可恨的人都能生起無私的悲憫時,我們心的.眼睛就會清明,有如晨中薄霧退去的潮水。
【林清玄簡介】
臺灣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主筆等。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表作品;三十歲前獲遍臺灣各項文學大獎;三十二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作的“現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四十五歲錄製《開啟心內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典;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選為青少年最佳讀本;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被選為中學生優良讀物。
三十多年來,著書百餘部,且本本暢銷。其作品風了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