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實施方案優秀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網格化實施方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網格化實施方案優秀1
為創新環保監管方式和手段,提升環境監管水平,進一步強化環境監察工作的調理性、高效性、全面性,及時有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創新環境監管方式為抓手,透過實行環境監管網格化模式,強化精細化管理,及時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妥善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透過“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工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將環保部門管轄的區域劃分為網格,採取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的方式將環境監管基本工作任務全面落實到具體人員,從而使網格內各重點排汙單位、主要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監管。
此外,透過“分塊管理、網格劃分、責任到人”的網格化執法模式,制定出臺相應的監管內容、監管流程、工作程式等配套制度,建立標準明確、責任細化、考核公平、獎罰分明的管理體系,逐步構建一個覆蓋全市的環境監管網格模式。
二、範圍及時間安排
綏芬河市環境保護局組織環境監察隊負責進行轄區網格管理劃分工作,確定網格範圍、及相關責任人等。按照“統一部署,整體推進,分佈實施,及時總結”的原則,分三個階段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
1、準備階段(20xx年2月30日前)。積極動員,統一思想。建立完善的監管職責、工作程式、監督考核等制度,明確網格劃分、責任人員、監管任務等。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11月)。全面開展網格化監管工作,做好工作指導,交流相關經驗做法,確保試點工作取得成效。
3、總結階段(20xx 年12月)。認真開展總結工作,探索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三、主要工作內容
(一)網格劃分
以實現區域內所有排汙企業全覆蓋為基礎,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到人”的原則,我局按照市政府劃定的禁燃區域劃分3個網格,並根據網格內企業規模、汙染物種類、排汙量等情況,分為三類,其中A類企業包括國控重點汙染源,涉重金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重點監管物件;B類企業涵蓋木材加工、供熱企業、規模化畜禽養殖、鄉鎮醫療機構等一般監管物件;C類企業為小規模、輕度汙染、以及長期處於停產企業為監管物件。
(二)網格責任人員
(1)局領導班子成員。局領導班子成員,負責對各網格責任人員進行監督領導,職責包括:理清網格管理的思路,獨處網格環境監管工作落實,對重點環境監管工作和突出環境違法問題親自安排部署和直接組織查處,對所屬網格責任無故不落實人員提出處理建議。
(2)網格負責人。負責組織制定網格環境監管工作落實的具體計劃和措施,按規定落實各項環境監察制度,落實現場環境監察內容,做好環境汙染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
(3)網格直接責任人。完成現場環境監察頻次,做好現場環境監察記錄,對環境違法案件及時調查取證,及時調查處理信訪糾紛,做好環境汙染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
每個網格區域需要2名以上執法人員強化環境管理,具體工作內容包括:
1、企業日常環保監察。
2、環境違法行為查處。
3、環境信訪調查和反饋。
4、配合做好環境汙染事故調查處理。
5、做好資訊互通工作,與相關業務科室做好銜接,必要時移交相關環保管理業務,做好各網格之間的相互工作交流。
6、向企業宣傳環保法律法規,指導企業做好汙染治理與環境管理工作。
7、其他相關工作。
四、網格化管理工作要求
1、開展日常巡查。各網格管理區域內的執法人員,應將網格內的國控及重點監管企業作為重點,加強執法頻次,提高執法力度。
2、掌握轄區汙染底數。各網格執法人員應透過巡查摸清各類排汙企業的分佈情況,清楚各類汙染物的排放數量和去向,熟悉主要環境敏感區域、主要環境風險隱患及群眾關注的重點環境問題等。
3、及時響應舉報和應急處置。各網格區域執法人員,在接到管轄網格內的環境違法排汙行為舉報,應儘快組織查處;管轄網格內發生的各類突發環境汙染事故,執法人員應按照指令要求第一時間前往事故現場開展前期處置工作,即使想上級和有關部門上報事故處理情況。
環境監察機構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分析自身工作特點,積極臺塑和創新,對於網格化和精細化管理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梳理和反饋,從而確保工作執行暢通。
網格化實施方案優秀2
為落實上級消防安全會議和消防安全檔案精神,落實開發區部署的消防安全任務,實現年度安全目標管理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和有效減少一般火災事故的發生,現制定赤港開發區安全工作網格化管理內容如下:
一、網格工作管理
為確保消防安全任務按照網格化落實責任和實施各項工作,成立開發區安全網格化工作管理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安全網格化工作。組長由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勇擔任,負責消防安全工作任務部署;付組長由兩委成員程立國、何潤生、陳瑢、鄭瓊姐、何鵬飛擔任;機關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按轄區屬地進行覆蓋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二、網格工作劃分
按照區消防聯席會議精神和消防安全檔案要求檔案精神,把開發區轄區範圍分為四個網格,企業基本網格27個、住宅區基本網格33個,配備消防管理人員數量38人,配備消防協管員數量60人,配備消防巡防隊員10人,網格涵蓋生產經營建設單位及其沿街店鋪、住宅樓及其出租房、學校、市場,把消防安全任務掛鉤包乾給機關具體人員。
各組成網格人員及其網格單位具體見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
三、網格人員主要職責
1、負責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把消防安全宣傳到機關、到企業、到學校、到管區、到家庭。
2、負責消防安全隱患排查、跟蹤整治,把安全檢查、隱患整治及其有關情況登記報備,每月至少檢查、報備一次。
3、督促主體責任單位履行安全工作職責,自查安全各項工作。
4、加強颱風季節、節日期間的安全巡查,消除安全隱患。
5、與住宅樓協管員充分溝通,對群眾反映的安全問題予以關心重視,落實解決。
6、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及時逐級向安全主要負責領導反饋。
網格化實施方案優秀3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強組織、增活力、迎接”主題,牢牢把握“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的總體要求,突出加強社群黨組織建設這個核心,以建立健全組織體系為支撐,以推進社群管理體制改革為切入點,以全面提高社群管理社會、維護穩定、服務群眾能力為目標,透過黨建引領、區域統籌,條塊聯動、整合資源,全面推進社群“三化”建設,使社群黨組織在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
(二)目標要求。到20--年底,全地區50%以上的社群實行“網格化”覆蓋,特別是流動人口集中、出租房屋較多、情況複雜的社群全面實行“單位化”管理。到20--年底,縣(市)城鎮社群全部推進“三化”建設。透過實行社群“三化”建設,實現黨組織覆蓋更加全面、社會管理更加有力、社群服務更加高效、基層基礎工作更加牢固的“四個更加”的目標。
二、主要工作任務
以加強黨組織建設為核心,實行“單位化”管理、推進“網格化”覆蓋、實現“社會化”服務。
(一)按照“三有一化”要求,加強社群黨組織自身建設。
明確社群黨組織在社群內的領導核心地位,積極完善社群人、財、物投入保障機制。
1、透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競聘上崗等方式,充實社群黨組織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社群黨組織書記無特殊原因不得空缺。全面落實每100戶居民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要求,轄區管理和服務任務較重的社群可適當增加。提升社群幹部待遇,對社群國家幹部實行每月不少於150元的專項崗位津貼,對承擔包戶任務的公益性崗位人員和聘用人員,每月每戶按3-5元進行補助,保證每月實發工資不少於1200元。
2、建立健全社群經費和場所保障機制。將社群辦公性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經費、社群工作者工資報酬以及社會保障資金單位應繳部分,一併列入縣(市)財政預算。社群組織辦公經費每年不少於8萬元,並根據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原則,保證逐年遞增。建立社群組織陣地管理使用、黨員教育培訓、群眾文化活動專項經費補助制度,保障社群黨組織切實發揮作用。
3、進一步加大社群基礎性設施建設力度。從20--年起,全面落實新開發居民商住小區同步建設社群場所的規定。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區連片改造居民區的建設單位,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納入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沒有社群居委會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或者不能滿足需要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建設,也可以從其他社群設施中調劑置換,或者以購買、租借等方式解決。在有條件的小區,按照人口數量建設社群服務和群眾活動場所,形成社群服務站點網路。
(二)實行社群單位化管理,提高維護穩定工作水平。“單位化”管理就是改進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把社群特別是流動人口集中、人員結構複雜、出租房屋較多的重點區域作為實體單位,實行封閉式或半封閉院落式、小區式管理,促進轄區和諧穩定。
1、分類推進封閉式小區建設。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根據不同社群實際情況,建立若干封閉或半封閉式小區。對重點區域可以建立封閉式小區。對不具備隔離條件的片區,實行區域性封閉管理。建立影片監控、車輛人員進出管理系統,設定治安崗亭和24小時值守等方式,實行單位式管理。對無人管理院落,社群要建立值班室,選出熱心服務群眾的居民代表配合社群工作人員、巡邏隊員共同管理。
2、提高社群整體防範水平。強化社群物防、技防設施建設,透過縣(市)財政保障經費投入,加快小區內治安崗亭、影片監控系統等設施建設,從重點複雜區域開始,至20--年全面覆蓋到每個居民小區。整合社群維護穩定的'各種力量,形成以社群黨組織為核心,社群綜合治理、政法組織為骨幹、群防群治隊伍為補充的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網路。深入推進社群警務戰略,全面落實“一區一警、一區多警”要求。建立有效承接社群管理和服務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群眾文化等各類組織,選齊配強居民小組長、樓棟(巷道)長。按照每年不少於500元的標準發放樓棟長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提高發放標準。
3、建立基層綜合配套化解社會矛盾協調機制。在社群按照網格區域分片建立社情民意資訊臺帳和矛盾糾紛排查臺帳,形成網格化資訊服務平臺,實現網格資訊分級動態管理和分類分級處理機制。發揮社群基層組織覆蓋優勢,協助相關部門建立重點人員、重大社情動態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轄區重點社情動態。在此基礎上,動員基層各方面力量,強化綜合協調機制建設,定期分析、排查社會矛盾,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源頭上預防減少社會矛盾發生。
4、抓好重點區域集中整治活動。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公安、勞動、計生等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責、資訊通報、聯合檢查的持續性動態管理機制,把治安重點整治與維穩集中整治、基層組織整頓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對轄區內流動人口集中、重點人員較多、各類案件高發、情況複雜地區排查整治,著力解決治安秩序混亂、矛盾糾紛突出、基礎設施落後、生活環境髒亂、基層基礎薄弱等問題。對有宗教極端思想的人要加強盯防和教育,堅決防止非法宗教活動發生。
5、加強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務管理。落實“四類管理法”,健全定期走訪工作、定期研判和情況報告制度,全面落實街道幹部和社群專職工作人員分片包戶責任制。落實“以房管人、以證管人、以業管人、以資訊化管人”的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建立流動人口經常性集中排查制度,完善流動人口雙向管理資訊交換、管控合作、協作稽查制度,確保管住管好管牢。對出租房屋全部掛牌管理,依法落實出租房屋業主的管理責任。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延伸黨的工作手臂,探索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新途徑。堅持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真情關心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讓流動人口在就業、子女上學、社會保障等方面,享受同城同地同等待遇。
(三)實行社群網格化覆蓋,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網格化”覆蓋就是把社區劃分為若干個責任網格,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組織體系,確保管理區間、管理物件、管理時限和管理環節全覆蓋,努力實現地無縫隙、人無遺漏、時無盲點的管理效果。
網格化實施方案優秀4
為進一步落實總編室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工作,根據我臺下發的《關於建立各部門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實施方案的通知》,我部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分級管理為主,細化監管工作,實行安全工作“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確保事故隱患排查和處置不留“死角”、不存“盲點”,形成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工作目標
部門實現層層監管,時時監控,責任到人。確保日常監管不留盲區,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預防和減少一般事故發生。
三、總體職能
總編室作為全臺管理協調與綜合服務部門,承擔著決策參考、統籌管理、播出保障、綜合服務等重要職能。
部門工作以“科學管理、主動服務、不斷創新”為理念,圍繞文字綜合、宣傳管理、安全播出管理、資料版權管理、節目評估、收視分析、節目審看等重點職能,堅持吉林電視臺宣傳導向正確,各頻道節目播出安全,著力發揮臺領導參謀助手作用,切實履行為節目部門服務的職能。
四、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職責
主任:負責總編室全面管理工作。
副主任:配合主任負責宣傳管理科、節目評估科、播音科、學術交流科、行政組的管理工作。
副主任:配合主任負責編審科、收視分析科、技術檢測組、資料版權科的管理工作。
部門內設9個科組,具體職責如下:
1、行政組:
組長:負責部門的消防安全宣傳、管理工作。
2、宣傳管理科:
科長:負責文字綜合、宣傳導向管理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科內10人,具體分工為文字綜合、宣傳精神傳達、重大宣傳報道工作的組織統籌。
3、節目評估科:
科長:作為吉林電視臺節目論證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負責全臺各項節目評估工作,做好節目准入、播前市場價值預估,做好節目退出監管,做好播出效果評估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收視分析科
科長:負責全臺各頻道、欄目日常收視率資料的統計、整理和傳送,第一時間為臺領導提供資料資料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科內6人,負責臺內衛視、都市、生活、影視、鄉村、公共新聞、綜藝文化等7個頻道和欄目的收視資料分析統計等工作。
5、資料版權科:
科長:主要負責節目版權及智慧財產權和各類資料管理、開發利用。媒資編目工作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版權管理6人,負責節目版權管理,節目用帶管理。
媒資編目12人,負責人:負責電視劇及欄目的具體編目採集工作。
6、播音科:
科長:責全臺13個化妝室的管理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7、學術交流科:
科長:負責學術交流中心管理及科內消防安全工作。
8、編審科:
科長:,主要負責媒資上載、媒資審片、媒資編單的日常管理工作,確保全臺7個頻道安全優質安全播出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副科長:配合科長管理媒資上載、媒資審片、媒資編單及科內消防安全的日常工作。同時,承擔衛影片道值班導演工作。
科內21人,其中媒資編單值班導演7人,具體負責臺內7個頻道播出節目的編單工作。媒資審片人員12人,負責欄目節目的播前複檢及原版電視劇和衛視剪輯版電視劇審看工作。媒資上載人員1人,負責新購買的電視劇上載工作。
9、技術檢測組:
組長:責部門機器裝置維護保養、電視節目技術指標合格保障節目安全播出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科內1人,負責機器裝置維護保養、電視節目技術指標檢測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