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3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3篇

  《呼蘭河傳》以蕭紅的故鄉生活為原型。結構不同於一般小說,各章故事相對獨立,沒有主角人物,也沒有故事主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呼蘭河傳》讀後感,歡迎閱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一

  因著寫了一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臉》的小詩,意外獲獎並得了一張六百元的購書卡。故而無比興奮地走進了書店。一本《呼蘭河傳》令我眼前一亮,很多年前看到過有關這本書的簡介。知道它是由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著的。心儀已久。便毫不猶豫的買了。

  整日裡匆促無為卻又忙忙碌碌,於前日終才看完全本。雖是膚淺閱讀,卻極其欣賞蕭紅細膩平實有趣的文筆。更是被她文字中所傳遞出的那種寂寞感所驚歎。在《呼蘭河傳》裡,作者童年生活的不幸,以及在她筆下塑造的那些個小人物的悲慘命運觸動我內心深處柔軟的地方。每每讀到悲憤動人處,也曾好幾次哽咽失聲。聯想起作者本人一生命運多舛,歷經磨難,不禁唏噓不已。真是天妒英才,紅顏薄命。

  可以說,整本《呼蘭河傳》的基調,是孤獨和寂寞。

  蕭紅,最大的人生悲哀則是因為她是個女人。所以,她的童年缺失親情與關愛。起初,她那有著封建根深蒂固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親不喜歡她。後來,她的繼母更不喜歡她。所以蕭紅便懷著那份寂寞的心情,有意識地反抗著這幾千年傳下來的封建傳統思想。

  幸而,蕭紅有一個對她疼愛有加的祖父。有一個她童年時光裡最美好的“天堂”後花園。在後花園,有祖父種的嫩綠的大倭瓜、小黃瓜、韭菜、有飛舞著的蜻蜓、五顏六色的蝴蝶、有鮮豔的玫瑰花、有祖父用黃泥巴包起來烤熟的小豬、掉進井裡的鴨子,還有跟在祖父身後的大黃狗,以及祖父教她背誦的那一首首詩句。這些無不成為慰藉蕭紅孤寂心靈的溫暖回憶。故而,蕭紅將兒童和成人雙視角寫法運用其中,以此加深了字裡行間的寂寥與悽清。也正是這種獨特的敘事結構,讓她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創造出了特有的散文式的抒情小說體式。

  蕭紅的文字,透著深深的悲涼寂寞。這本書中的人物,除了疼愛她的祖父,於大部分都是冷漠的、麻木不仁的。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更是將這一“孤獨”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團圓媳婦,一個實際年齡只有十二歲,有著一根油黑的長辮子,皮膚黑黑的,臉上總是笑呵呵,走路帶風的天真小姑娘。卻被一群封建思想束縛著頭腦的大人們議論成“頭天到婆家,就吃了三碗飯!”“總是笑也不知羞!”“才到家,一定要給個下馬威。”最後,竟因長期受婆婆欺負瘧待,在封建迷信愚昧無知的社會環境裡,導致精神失常,後又遭受各種非人的殘忍折磨,最終悲慘而死。這其中,所有的圍觀者看客,都是麻木不仁,甚至都是致使團圓媳婦慘死的幕後推手。當那可憐的小姑娘,被強迫淹進滾水中“治病”時,一夥眾人先是圍觀新奇,後又是盼著死看熱鬧,再又驚訝於沒有死,再又慫恿著小姑娘再次被摧殘折磨,直到最終屈辱死去,方才罷休。無疑,蕭紅在寫這段文字時,內心一定是悲愴的,是憤怒的,而又是無助的。

  《呼蘭河傳》裡,也有似乎在寒冬陽光穿透雲層,給人以希望和溫暖的文字。例如“馮歪嘴子”這個人物的命運。他是個小磨倌。他住在破舊不堪的小磨坊裡,卑微的拉磨,認真地做黏糕,卻勇敢的追求愛情和幸福,和“王姑娘”生活在一起。過著雖苦猶甜的小日子。後來王姑娘不幸早逝。苦難和悲痛卻沒有擊垮這個偉大的父親。當所有的圍觀者都以為他會上吊時,蕭紅這樣寫“可馮歪嘴子自己,並不像旁觀者眼中那樣絕望。好像他活著還很有把握的樣子,他不但沒有感到絕望已洞穿了他。因為他看到了他的兩個兒子,他反而鎮定了下來。他覺得他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是要生根的,要長得牢牢的。……於是,他照常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照常地負者他那份責任。……喂著小的,帶著大的,他該擔水,擔水,該拉磨,拉磨。大的孩子會拉著小驢到井邊上飲水了。小的會笑了,會拍手了,會搖頭了,而且小牙也長出來了,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來了。”這些文字是溫暖堅韌的,卻又透露出那個國破家亡,人心惶惶的年代裡,人們之間的冷漠,和蕭紅自己內心的寂寞。

  在蕭紅的文字裡,呼蘭河城裡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忙碌著生,忙碌著死。而蕭紅的筆,是那樣沉重和平和。這表現在《呼蘭河傳》中的人們愚昧、平庸,對生、老、病、死之事都沒有任何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老,這也沒有什麼辦法;病,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呢?死,挖一個坑就把這人埋起來。埋了之後,那活著的仍舊回家照舊地過日子。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人們就在這座訊息閉塞的小城裡,千年如一日的過活。

  “眾人皆醉”,唯蕭紅獨醒,她必然是寂寞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二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一個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叫蕭紅的女作家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書中,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蕭紅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而其他人卻非常歧視她。書中有一處情節最是我難忘,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說:“這季節的玫瑰真香啊!”蕭紅在旁邊哈哈大笑。

  讀到這裡,我感覺蕭紅的童年是過得非常無悠無律同時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興,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為蕭紅感到惋惜,因為她31歲就死了,如果她不這麼早死的話,也許還能給我們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樣,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拋不開,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蘭河畔的生活,故事裡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什麼叫魂啊的,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裡人是蕭紅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一個寂寞的世界。迷信還是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雖然這麼愚昧,這麼這個樣卻在這麼個家庭還有這麼個溫馨,點點的那種,好像炊煙一樣迷茫,摸也摸不著,碰也碰不透。

  《呼蘭河傳》裡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但見之於全書的情調,也見之於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一樣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三

  這個星期,我們整個班都在讀《呼蘭河傳》。這本書頗好看,這是作者蕭紅記錄她美好的童年。

  蕭紅住在呼蘭河城,她和祖父一起生活,每天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玩耍,鋤草,學詩……就連花園裡的植物也是自由的,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若願意長到天上去,也沒有人管它們。蕭紅就這樣快樂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她祖父去世了,家裡一天比一天荒涼,沒有了歡笑聲,沒有了朗讀聲,花園裡的植物也乾枯了,失去了生命力。

  這本書讓我記憶深刻的人是馮歪嘴子,他是靠賣年糕為生,生活很艱難。他娶了一個妻子,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從那以後,每次馮歪嘴子去吃飯,人們多會諷刺他說:“少吃些吧,把饅頭留給兒子吃吧!”又過了幾年,他的妻子又要生子,但妻子的身體越來越瘦弱,產後不久便死去。雖然生活更為艱辛,馮歪嘴子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生命,放棄兒子,他堅強的維持著一家人。

  透過這本書,我還了解了很多呼蘭河城的民間風俗文化,如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呼蘭河城是個特色濃郁,熱鬧的地方。

  這本書有哲理,也富有童趣,含有豐富的情感,全部表達的是作者的心裡話,真實的生活。